热刺vs莱比锡复盘:无锋阵双翼失势,穆帅改革迫在眉睫

主力前锋接连遭遇伤病,防线老化致命送点,全场数据全面落后于对手,各项赛事七场不败遭终结,蓝白军团在主场不敌莱比锡。波切蒂诺时代的进攻体系土崩瓦解,魔力鸟凭借下半场的换人扭转了被动局面,几位新援的战术作用以及凸显,多线作战将如何搭配,考验着“狂人”穆里尼奥

【箭头折损,重心放在中场】

西索科 凯恩 孙兴慜受伤,埃里克森远走意甲,波切蒂诺时代的进攻体系已经不复存在,阿里 贝尔温等人被迫接受连续作战。冲击型前卫效率不高,穆帅决定从中场下手,以技术型中场作为进攻依托,伺机通过快攻打纵深,洛塞尔索上位有道。

贝尔温 阿里 小卢卡斯接连首发,串接能力强防守积极性高的洛塞尔索和热德松进入首发,先前能力不强的戴尔被舍弃,擅长持球推进的恩东贝莱和拉梅拉被留作后手。蓝白军团此役的姿态放得相当低,打算通过边前卫深度回防保护两闸,中前卫在证明了抗压能力后为锋线输送炮弹

【非对称442形右实左,防守拖累进攻】

拥有边前腰属性的洛塞尔索居中串接,原来负责中路托底的热德松戍边,热刺首发呈现非对称进攻态势。右路热德松作为边路持球点可以辅佐洛塞尔索和小卢卡斯撑起强侧进攻,同时弥补奥里耶插上时肋部空虚的隐患;左路贝尔温减少个人单兵突破,专注于门前一击和纵深保障,阿里左倾保护温克斯,等待后插上的时机冲击禁区。

然而莱比锡此役的3421体系并非像对阵拜仁时的大巴式防守,而是在注重宽度的同时利用局部人数优势冲击热刺的肋部。由于热刺本场没有使用专职后腰(戴尔),在红牛的冲击下两肋频频告急,本戴维斯不敢插上进攻,热德松长期戍边,贝尔温疲于奔命,若非技术型中场在防守上的额外输出,热刺的丢球或许来的更早。

热德松并非边路型球员,在右路获得球权后只能等待奥里耶插上后与小卢卡斯形成合力,保护右闸的代价是进攻提速过慢;本戴维斯自顾不暇,对进攻帮助有限,阿里在前场过于粘球且无中锋作支点,连续在左侧用球却难以控场,贝尔温上半场得到的最好机会是来自于洛塞尔索的反击推进。

【换人收获丰富,前场搭配是重中之重】

边路打不开局面,狂人索性将阿里调到左前卫,贝尔温移师中路加强冲击,恩东贝莱和拉梅拉的出场扭转了进攻乏术的局面,前者在中路的持球推进可以快速将战火烧过半场,后者取代热德松完成右路提速,洛塞尔索获得了更多前叉进攻的机会,成为比赛后段的进攻驱动器。

中轴线接连受伤,阿里之前所依仗的队友几乎全部更换,他无法在原来的前腰/影锋位上后插上,被迫戍边参与防守和持球推进;小卢卡斯作为前场最有创造力的球员不得不常常出现在阵型顶端;阿尔德韦雷尔德领衔的防线摇摇欲坠,依靠中场的输出才能勉强过关;球员特点 阵型选择和技战术风格的配置将是穆里尼奥巨大的考验。

恩东贝莱的持球推进,热德松在中场的“六边形”属性,洛塞尔索在前场的创造力,贝尔温“边路前锋”的冲击都是热刺宝贵的财富。

结语

是堆积技术型中场创造阵地进攻次数,还是继续使用冲击型锋线增加比赛回合,多名新援推动战术改革已是迫在眉睫,在多线作战中合理轮换以及面对风格不同的对手搭配前场将是托特纳姆热刺接下来命运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