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同心克時艱龍巖市眾志成城應對抗疫與發展“大戰”“大考”紀實


18日,重點工業企業復工率83.9%;

19日,省市重點項目復工率56.6%,

19日,連續10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已清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龍巖市弘揚老區、蘇區敢於攻堅、敢於勝利的善作善成精神,眾志成城,科學應對抗疫與發展“大戰”“大考”,疫情防控和企業項目開復工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19項政策 精準應考

紅土地戰“疫”扛起硬核擔當

市領導分片掛鉤深入各縣(市、區)、醫療系統、交通防疫檢測點、學校,企業督導檢查,推動防控工作落實;醫護人員挺在一線、黨員挺在一線、幹部挺在一線……龍巖的戰“疫”一線上,凝聚起一股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我市第一時間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下設8個工作組,形成“集中統一、上下貫通、信息共享、實時聯動”的指揮體系,確保市委的統一領導、市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延伸到基層。

分階段、分節點先後召開15次指揮部會議,用一次次高效有力的部署,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全力抓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工作重點,從聯防聯控、醫療救治、物資保障、維護穩定和紮實做好“六穩”工作等方面進行全面安排,推動防控措施嚴之又嚴、實之又實、細之又細落實到位。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黨員挺在一線、幹部挺在一線、醫護人員挺在一線,形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全民戰“疫”,政策措施就是“定心丸”。龍巖市加強研判與統籌,相繼研究出臺19份政策文件,在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加強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跟蹤服務、關愛一線醫護人員、紮實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企業項目復產復工等方面,用一個個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為阻擊疫情提供堅強的保障。

黨組織在 防線就在

黨的旗幟飄揚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生命的最後六天,可以做什麼?

共產黨員、中國移動龍巖分公司政企客戶部副經理李躍龍生命的最後六天,是在奔波中度過的。

1月28日,李躍龍主動請纓,奔赴戰“疫”通信保障一線,扛起康山醫院(市防控定點醫院)整體信息化、智能化改造項目技術主管的重任。2月2日,連續作戰第五天的他倒在戰“疫”路上,年僅42歲。

“我是黨員,我先上!”龍巖廣大黨員在溫暖中堅守,在不畏艱險不懈奮戰中彰顯先鋒本色:把年幼的孩子交給老人,夫妻雙雙戰鬥在一線;母親在大年初一告別滿臉淚水的孩子,迴歸醫院護理留觀患者;各級離退休幹部黨員積極參與群防群控,為疫情防控築起一道“銀色防線”;在職黨員主動到社區報到,當好“戰疫衛士”;捐贈愛心款、防護物資,愛心接龍越結越長。

哪裡有戰“疫”,哪裡就有黨的組織。

全市各級黨組織將黨旗飄揚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在疫情防控戰場深化主題教育,堅持以黨支部為戰鬥堡壘,以黨小組為作戰單元,以黨員幹部為中堅力量,以疫情防控成效體現主題教育實效,確保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細化落實到位。

“成立209個臨時黨組織,組建3500支各類‘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隊’‘黨員志願服務隊’,設立3082個黨員責任區。”龍巖第一時間在防控疫情鬥爭關鍵部位、一線指揮部建立黨的組織,全面發揮黨的領導優勢,在防控疫情的戰役中充分釋放主題教育的巨大效能。

疫情防控,既是大戰,也是大考。龍巖將戰“疫”一線作為檢驗黨員幹部初心守得牢不牢、使命擔得好不好的考場,在戰“疫”一線培養鍛鍊和考察識別幹部,讓廣大黨員幹部在溫暖中堅守、在激勵中戰鬥。

截至2月14日,全市共有4328個基層黨組織和63653名黨員堅守在戰“疫”一線,成為阻擊疫情的最美身影。

戰鬥姿態 “疫”然逆行

白衣戰士於危難中築牢鋼鐵防線

18日6:40,龍巖援助湖北抗疫醫療隊迅速集結。

7:00,20名隊員逆行出征。

這是龍巖馳援湖北的第四批醫療隊,面對這群勇士,前來壯行的市領導深深鞠了一躬……

目前龍巖共4批共58名醫療隊員馳援湖北抗擊疫情,8支後備醫療隊整裝待命。

一閩一鄂,千里同頻,共戰一線。

在閩西的抗疫戰場上,數千名醫護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與病毒過招、與時間賽跑,用亮麗的“天使白”驅趕陰霾,為廣大市民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請看:正月初四晚,市第一醫院發熱門診副護士長傅麗文放下飯碗第一時間趕至醫院,給一名腹瀉患者買藥送藥;市第二醫院的護士黃女玉在護理確診患者時腎結石發作,劇痛難忍。為不打亂排班和節約防護服,她咬牙堅持到了換班,後背的衣服已全被冷汗打溼;在一線日夜奮戰的連城朋口鎮衛生院院長傅勝,並在入黨申請人的名字上按下紅手印向組織請戰……

一線戰“疫”,一個個暖心的故事溫暖著市民的心坎。

你在前方戰鬥,我就是你身後最堅強的支撐。龍巖為最美戰士保駕護航,出臺落實一線醫務人員及其家屬服務保障工作措施,建立一線醫護人員家庭聯繫機制,從6個方面給予有力服務保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為築牢阻擊疫情的鋼鐵防線,龍巖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原則,通過加強救治醫院和健康管理場所建設、做好病例集中收治,規範醫院處置流程、加強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加強醫療隊伍建設和保障,全力以赴做好醫療救治各項工作。

目前,全市設置10家定點救治醫院,均設立隔離病區;設置8個密切接觸者醫學集中觀察點;15天的時間完成市定點救治醫院康山醫院的擴容改造,投入使用;組織了市縣鄉村四級醫療衛生人員全員培訓。

加強保障 復工復產

為穩定全市發展大局提供強勁支撐

2月19日,龍巖經開區的福建省力菲克藥業有限公司一個車間內,開足馬力試生產醫用防護服樣品。為抗擊疫情,力菲克藥業騰出一個車間,拆除了原有生產線上的所有機器。從決定生產到防護服下線,力菲克用了5天時間,迅速成為生產戰“疫”大軍中的一員。

百里之外的長汀安康醫療也與時間賽跑、與疫情賽跑,口罩生產線開足馬力全力生產。讓龍巖實現自己製造防護服、口罩的願望。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係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是有效應對疫情的重要保障。把目光聚焦到紅土地上,龍巖正有條不紊開啟“復工模式”。

疫情防控期間,在做實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龍巖科學有序做好復工復產工作,做到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不誤”,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圍牆內的事情企業做,圍牆外的事情政府幫著做。” 龍巖實行“一業一策”“一企一策”“一項目一策”,企業吃下“定心丸”。

通過出臺應對疫情紮實做好“六穩”工作23條措施,從加大財政金融支持、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完善企業幫扶機制等方面,統籌推進全市疫情科學防控與企業項目有序復工復產工作,推動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行業企業儘快復產。

針對口罩和防護服這類緊俏防護物資,出臺支持企業加快生產口罩和防護服八條措施,鼓勵支持企業擴產、轉產、新建等方式加快生產口罩和防護服,幫助解決缺員工、缺設備、缺原材料和資金緊張等問題。目前,已全力推動6家企業轉產口罩、2家企業轉產防護服、1家企業轉產口罩生產設備,並竭盡所能保障企業轉產需求。

為細之又細幫助復工企業項目紓解難題,市委、市政府及時派出由掛鉤縣(市、區)的市領導牽頭、相關部門人員組成的專項工作小組,下沉到一線指導推動企業項目復工復產。

政府“真金白銀”,企業安心生產。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龍巖全市共有793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復工率達70.2%。73家產值超5億元企業復產,復工率83.9%。142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復工,復工率92.8%;19日,99個省、市重點項目復工開工,復工率56.6%。


□高營光 王仰華 石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