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翹首以盼的三國蜀漢城,終於“更新”了

近日,三國蜀漢城項目的信息曝光,又一次吸引了眾人的關注。


最新消息顯示,三國蜀漢城項目已經進入在線審批環節。


讓人翹首以盼的三國蜀漢城,終於“更新”了

三國蜀漢城項目信息


其實三國蜀漢城的設想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曾被提出過,自2016年以來,更是被多次提及……


讓人翹首以盼的三國蜀漢城,終於“更新”了

“三國蜀漢城”時間軸


全國最大三國文化綜合體、三國文化消費目的地……一個個惹眼的標籤令人充滿期待。現在,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項目,終於有實質性的動作了!


深挖文旅資源 貼上兩大熱門網紅項目


所有的等待都是為了一個更好的開始。


影響三國蜀漢城落地的一大因素,在於載體——去年成都體育學院老校區的整體搬遷,終於讓項目落地有了新進展。因為項目選址,實際上是2017年4月就已經披露的事情。


此後未曾更改。


至於為什麼一定要等到體院搬遷,答案就在這幅圖中。


讓人翹首以盼的三國蜀漢城,終於“更新”了

三國蜀漢城位置示意圖


如圖所示,黃色框線區域為三國蜀漢城所在地,原體院老校區,背靠武侯祠和錦裡兩大三國文化特色景點。


三國蜀漢城總投資額約85.83億元,地上總建築面積約35萬平方米,預計今年開工,建設週期5年。


如此一來,連成片後的三大項目地上規模將達到50萬平方米,是春熙路的2.5倍、萬象城的1.6倍。


更何況,武侯祠和錦裡,早已是成都旅遊必打卡的景點之二。2019年,以三國文化為主題的“武侯祠成都大廟會”在18天內,就吸引了近153萬遊客前來參觀。


2019年春節期間,武侯祠和錦裡的遊客接待數量更是平均每天在10萬人以上。


三國蜀漢城落址於此,這一波熱點貼得,相當漂亮了!當然,更漂亮的還在後頭!


完善配套功能 定位文化消費中心


信息顯示,三國蜀漢城35萬平方米的地上總建面中,包括

商業11.93萬平方米酒店7萬平方米、產業辦公3.93萬平方米、文創設施3.12萬平方米、現狀保留建築9萬平方米。


地下總建築面積約48萬平方米,其中地下商業16萬平方米、地下停車32萬平方米


眾所周知,充足的停車位和酒店是大體量的旅遊目的地必備配套,那麼,這段話其實可以被總結為:

讓人翹首以盼的三國蜀漢城,終於“更新”了

產爺順手百度了一下,現在項目附近已有的大型酒店並不多,在地圖上顯示出來的只有鳳凰御庭酒店、宜必思酒店、怡家城市酒店和錦弘交通商務酒店等幾個經濟型酒店。


讓人翹首以盼的三國蜀漢城,終於“更新”了

三國蜀漢城周邊現有酒店


以武侯祠和錦裡這兩大景點的客流量來看,現有酒店的房源並不能完全滿足遊客的住房需求。


尤其是在錦裡主打夜遊的情況下,住宿變得尤為重要。


三國蜀漢城規劃7萬平方米的酒店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緩解住房緊張的問題,進一步留住遊客。


32萬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場設置,更是一大加分項,對引流能起到相當關鍵的作用。


三國創意園 打造全球三國文化消費目的地


說完了三國蜀漢城項目周邊,讓我們把範圍擴大,放到武侯區的產業規劃上來。


根據最新公佈的產業功能區規劃,武侯區範圍內規劃了三國創意園、華西大健康產業功能區和武侯電商產業功能區。


讓人翹首以盼的三國蜀漢城,終於“更新”了


資料顯示,三國創意園位於武侯區中部,範圍面積15平方公里,覆蓋漿洗街街道、紅牌樓街道、晉陽街道,建成後將成為三國文化展示地和特色文創承載地。


按照規劃,三國創意園將通過打造“一中心”,推進“一更新”大力發展創意設計、文博旅遊、影視旅遊等文創產業,建設具有全球美譽度的三國文化消費目的地。


讓人翹首以盼的三國蜀漢城,終於“更新”了


其中這“一中心”指的就是以三國蜀漢城及其周邊項目為代表的三國文化中心。


未來,三國蜀漢城及周邊項目將植入古蜀文化展演等特色項目、打造《英雄三國》主題劇,成為武侯區文化展示的一大平臺。


除此之外,2019年10月武侯區區委在相關報道中還介紹到,三國創意園將挖掘川藏路沿線“絲路文化”底蘊內涵,串聯武侯祠、錦裡等三國文化節點和紅牌樓、太平園等絲路文化節點,承載文博旅遊、高端商務、特色商貿等功能,打造川藏絲路“多彩文商軸”。


讓人翹首以盼的三國蜀漢城,終於“更新”了

三國蜀漢城、太平園、紅牌樓


而“一更新”指的則是進一步推進城市更新,針對於紅牌樓、太平園片區形態老舊、業態低端的商業市場進行重建改造。


據武侯區官方數據,近些年來,武侯區已完成13個項目的調遷改造,騰挪出載體空間近500畝。


至此,未來數年,西一環將發生的點滴,將成為成都的談資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