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俱到的百搭個性:DC-Cable Dolphin-Conquer「D&C」音箱線


面面俱到的百搭個性:DC-Cable Dolphin-Conquer「D&C」音箱線

摘 要: 國內著名音響線材廠德城成立至今超過三十年,一直以多樣化的設計與豐富產品線充分滿足不同發燒友的需求,不過,德城成立初期的經營重心並非自有品牌,而是以替國外線材品牌代工,與供應其他業者或電料行半成品為主,待累積了足夠的經驗與設計能力之後,才成立DC-Cable品牌。

面面俱到的百搭個性:DC-Cable Dolphin-Conquer「D&C」音箱線


國內著名音響線材廠德城成立至今超過三十年,一直以多樣化的設計與豐富產品線充分滿足不同發燒友的需求,不過,德城成立初期的經營重心並非自有品牌,而是以替國外線材品牌代工,與供應其他業者或電料行半成品為主,待累積了足夠的經驗與設計能力之後,才成立DC-Cable品牌。當年,奠定DC-Cable「江湖地位」,確立品牌份量的是一款名為K-16-2300A的音箱線,這是DC-Cable第一款定位於發燒級線材的產品,當中用集大成方式,將DC-Cable的導體、絞繞、結構、屏蔽…等技術冶於一爐,造就出兼具各面向表現的線材,讓K-16-2300A大受歡迎,進而確立了DC-Cable在發燒線材市場的地位。如今,十三年過去了,DC-Cable推出K-16-2300A後繼版Dolphin-Conquer「D&C」音箱線,不僅是向開國元老致敬,更讓經典款式重現江湖。


面面俱到的百搭個性:DC-Cable Dolphin-Conquer「D&C」音箱線


容易與任何系統完美搭配
Dolphin-Conquer「D&C」音箱線的命名非常特別,其中Dolphin是海豚,大家都知道,海豚是一種聰明、溫順又和善的動物,正好與DC-Cable的品牌形象不謀而合。Conquer則有徵服、勝利的意思,表示它能成功征服任何系統,引申為完美搭配之涵義。透過這兩個字的結合,DC-Cable很清楚地想要表達出「D&C」音箱線是一款具有百搭個性,很容易與任何系統完美搭配的線材。
什麼樣的設計讓線材面面俱到呢?那就是融合不同特性、線徑的導體,配合複雜的絞繞結構與屏蔽方式,讓線材本身便具備多重面向的表現,便能輕鬆適應不同系統的走向了,而這正是DC-Cable的拿手好戲。


面面俱到的百搭個性:DC-Cable Dolphin-Conquer「D&C」音箱線


「D&C」內中運用了純銀線、銅李茲線、銅絞線等,以不同線徑、不同結構絞繞而成。基本上,「D&C」可分成內、外兩層結構。內層是0.1mm與0.18mm的細銀線共240芯,再加上6股0.6mm銅李茲線,合併絞繞成一整股,形成中心導體。外層則是先以0.12mm與0.15mm銅線共210芯絞成一股,然後藉由16股以幾何絞繞方式編為交織網層,將前述中心導體包圍而成。至於絕緣與屏蔽則用上了鐵氟龍、玻璃纖維與特多龍等材質,以多層方式予以包裹,構成一條總線徑達到2.5公分的粗壯線材。有趣的是,上述的李茲線與外部銅線還可互相調換,就成了另外一款線材了。和當年的K-16-2300A相較,兩者在結構上與用料上是相同的,但「D&C」的銀線與銅線多了不同的線徑組合,芯數也比較多,可兼顧不同音頻的需要,讓聲音表現更為全面。


面面俱到的百搭個性:DC-Cable Dolphin-Conquer「D&C」音箱線


不惜工本的高質量分線器
除了導體、結構與屏蔽之外,「D&C」在許多部份也極為講究。就拿分線器來說,一般人都以為分線器的作用是視覺上的滿足多於實際功用,但分線器可避免外界無線噪聲的干擾透過分線處「破口」竄入線材,並可提供適當的調諧震動的作用。為此「D&C」特地使用了大型鋁合金分線器,看起來應該是用CNC車制,又厚又重,抑制諧振的效果更好。端子部分,這條「D&C」採用高質量香蕉插,金屬接觸部位為紅銅材質,並鍍上霧金,前端附有螺旋式逼緊鎖套,往前轉緊可撐開香蕉插,使之與音箱端子座牢牢固定,確保最穩定的接觸。除了香蕉插版本外,「D&C」也接受端子與長度的定製,可更換為Y插版本,甚至是一邊香蕉插,一邊Y插,任君選擇。
試聽工作在U-Audio聆聽室進行,搭配的器材包括Lindemann Musicbook Source串流播放器、Linear Acoustic LAV-60 MKII綜合擴大機與Dynaudio Contour 60落地音箱,正式聆聽前,我先熟化了幾天才開始試聽,初聽之下,「D&C」的整體聲音表現頗為柔和、平順,並無明顯的癖性,屬於十分中性的走向,而且三頻均衡,結構井然,音場開放而大器,讓分離度與層次感格外鮮明有致。


面面俱到的百搭個性:DC-Cable Dolphin-Conquer「D&C」音箱線


音樂線條刻劃格外有力



面面俱到的百搭個性:DC-Cable Dolphin-Conquer「D&C」音箱線


首先聆聽杜普蕾演奏聖桑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由巴倫波因指揮愛樂管弦樂團伴奏,藉由「D&C」的播放,我很明顯便感受到弓弦摩擦的質地特別清晰,聲音線條具有豐富的變化與強弱對比,這要歸功於「D&C」優異的解析力與乾淨的聲底,讓細節的呈現竟是如此輕鬆。或許是因為用上了銀線的關係,大提琴的音色不僅有很好的亮度,還帶有些許金屬質地,讓線條刻劃格外有力,而且不僅音色純淨,又有厚度,共鳴聲在和諧中並具備優異的密度,使音樂情感也顯得更為豐富。
除了能呈現豐富細節外,「D&C」更厲害的莫過於音場表現了。同樣是聆聽杜普蕾演奏聖桑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我感受到音場自然敞開,樂團平展於舞臺,氣氛顯得沉穩而莊重,相較之下,只採用多芯細銅線絞繞的雙股參考音箱線,音場便顯得沒這麼開闊,而有點侷促之感。透過「D&C」我還感受到杜普蕾的位置在舞臺中央偏左一點點,琴聲的形體感具有很清晰的輪廓,實體感相當好,而且質量與密度都相當優異,琴聲鏗鏘有力,聲音質地較為硬朗,很能夠把強奏時使勁壓弦的力度表現出來,弓弦摩擦的沙沙質地鮮明。除此之外,我還能清楚掌握到樂團各聲部的位置,不僅聲部之間有很清楚的分離度,而且音場前、後的層次豐富,讓音樂畫面更為真實,聆聽十甚至還多了一些「視覺」上的享受。


面面俱到的百搭個性:DC-Cable Dolphin-Conquer「D&C」音箱線


又例如Jennifer Warns著名的「Famous Blue Raincoat」專輯,「D&C」呈現出清晰、精準的定位感。像是第一軌《First We Take Manhattan》音樂開始前左邊有個男聲在講話,接著才開始出現右邊的前奏音樂,兩個聲音的位置拉得很開,讓相對關係顯得更為清晰,也讓音場的開闊感更為凸顯,重點是,「D&C」的開放音場並不會減少聲音的凝聚性、密度與重量感,因此並不會有失了中心的感覺。依我過去使用DC-Cable線材的經驗,他們十分擅長藉由複雜的線材結構型塑音場,往往都能聽到清楚的音場層次、定位與深遠的音場,「D&C」亦是其中的佼佼者。


精準取向的低頻表現
在低頻部分,「D&C」追求的也是精準取向,例如《Bird On Wire》一曲,其中的鼓聲具有乾淨的質地與清楚的輪廓,結實而明快,力度清晰可辨,量感適中,雖不特別豐厚,卻也絕對不至於有不夠的感覺,我認為是非常優質的低頻。更重要的是,「D&C」的低頻延伸不僅十分輕鬆而自然,且尾段的收放恰到好處,足見導體線徑的運用已達非常純熟的程度。另一方面,「D&C」將每個頻段的速度都維持均一,並不因為用了銀線而有中、高頻格外凸出的刺激感,反倒是因為整體速度一致,而給人十分沉著、穩當的中性之感,也因此「D&C」適合聆聽的音樂類型相當廣泛,正呼應了它的命名—既溫順又能征服任何系統與音樂,可說是面面俱到,具有一呼百諾的百搭個性。


面面俱到的百搭個性:DC-Cable Dolphin-Conquer「D&C」音箱線


器材規格
Dolphin-Conquer「D&C」
型式:音箱線
導體:銀線,銅李茲線,銅絞線
建議售價:臺幣29,800元/3米(接受長度與端子訂製)
代理商:德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