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大輔導員張愛:愛不離線“藝”心向黨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柯進 通訊員 黨波濤)“我也期待著,你們的心中,已經默默埋下了學習強國、學習報國的種子。希望我們會一直記得,在人人都企盼著疫情儘快結束的時候,戰鬥在最前線、救萬民於水火的是具備專業知識的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

這是華中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輔導員張愛在給學生的第二封信裡寫的。停課不停學,張愛通過微信公眾號帶領2019級全體學生一起讀書學習,受到學生和家長好評。

張愛就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中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9級本科生輔導員、“藝心向黨”學生黨支部書記。面對疫情,她以畫筆凝聚力量,踐行自己的使命。

為了兜住學生安全的底線,她提醒學生“不要外出,安心複習備考”,並細化日常查寢點名,全覆蓋核實學生寒假離校時間和去向,發出《假期給家長的一封信》等。同時提醒家長學生“及時關注權威媒體信息、行動上遵從專家建議、心態上不慌不亂”,維持安全穩定。她堅守在武漢承擔起24小時學生疫情聯絡報送職責,壓實學生安全底線。

防疫先行,紮實做好疫情信息排查。通過建立學生疫情信息排查小組,她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幹部等骨幹力量,設置班級管理網格,採用學生骨幹承包制管理,逐一摸排學生身體健康。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掌握學生動態情況,形成常態管控機制。

愛不離線,精準落實特殊群體幫扶。強化心理疏導,防止“次生災害”。一是確保留校學生平安,逐一電話聯繫進行情緒疏導、困難幫扶,落實新年禮包、口罩、藥物發放。二是確保身心健康,保持高頻聯繫,構建個性化支持系統。三是重點關注湖北籍學生,構建聯動支持系統。還組織學生骨幹對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少數民族學生、學業困難學生展開摸排,防止因生活困難、適應不良、學業壓力等原因產生的“次生災害”。

為了維護學生思想穩定,她立足華中師範大學信息門戶、官方微信、年級群、工作室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佈《致全體同學的新春祝福》,引導學生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她依託年級、班級、學生家長群通報權威的防控形勢、學校的工作部署、注意事項、紀律規範,爭取全體學生的知曉理解和配合。引導學生做好居家隔離、提醒學生合理利用假期開展學習。

她在朋友圈、QQ空間、畫說原創工作室微信公眾號平臺,發表《武漢日記》,提振學生戰“疫”信心、傳遞正能量。通過鍵對鍵、點對點等扁平化方式,及時傳達校院兩級《致美術學院全體同學倡議書》《致家長的一封信》《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溫馨提示》等,理性認識疫情、科學參與防控。

為了形成思想育人合力,她將專業知識與思想引領相結合,響應學院“筆尖上的思政課”,以《美術學院共同戰“疫”美術作品徵集》通知為抓手,學習防疫一線中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蹟,用畫筆表達對疫情一線工作者的崇高敬意。

此外,她還積極展開家校協同工作,最大限度爭取學生家長的理解和認同,匯聚力量做好家庭思想引導,聚合工作合力。一名學生家長創作了“致敬醫護英雄”系列國畫作品,用筆墨助力武漢,用行動成為學生們的成長榜樣。

在戰“疫”中,除引導學生帶頭做防控知識的傳播者、疫情謠言的制止者,張愛還引領學生用畫筆發聲,做家國情懷的擔當者、做健康社會的守護者。

以畫筆為刃,發出武漢聲音、凝聚武漢精神。她指導的“畫說”工作室收到原創作品一百餘件,推出7期。其中,以“致敬抗疫醫護人員、為武漢加油”為主題系列漫畫視頻,前兩期作品《哼,病毒什麼的我們是不會怕你的!》《武漢伢,我們會贏的!》,被多家媒體報道後,網絡點擊量超300萬,傳遞了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