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的媒介裡有真實的寬恕?專訪《亞爾達,寬恕之夜》導演Massoud Bakhshi

虛擬的媒介裡有真實的寬恕?專訪《亞爾達,寬恕之夜》導演Massoud Bakhshi

在這個隨處看明星和素人真人秀、隨手發抖音自己秀的時代,在虛擬媒介裡的控訴、道歉和和解,意味著什麼?隔著屏幕大聲評論的觀眾,是影像的消費者、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審判長,還是罪惡的共犯?

《亞爾達,寬恕之夜》(Yalda, A Night of Forgiveness)裡年輕的瑪麗亞姆(Maryam)意外殺了“臨時婚姻”裡年長的丈夫而被判處死刑,只有在電視真人秀上取得年齡比她大上一輪多的繼女莫娜(Mona)的寬恕,才能逃離一死。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裡的這部電影剛得了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的評審團大獎,融合寫實風格和想象世界,討論伊朗社會里女人難為女人的困境。

虚拟的媒介里有真实的宽恕?专访《亚尔达,宽恕之夜》导演Massoud Bakhshi

您從哪裡得到這部劇本的靈感?

電影的最初想法來自於一些關於被判刑的婦女的紀錄片,受到真實事件的啟發寫了初稿,劇本前兩版都比較古典,直到某天看了電視上的真人秀,決定在真人秀的框架中講述這個故事,所以劇本的最終版變得完全不同。

電影空間裡有種幽閉恐怖感和監禁感…

是的,我想要這個監禁和封閉的空間,以反映主角的內在和感受。這也是基於藝術的考慮,甚至佈景也被設計成一間間囚禁真人秀嘉賓的牢房一般。莫娜認為自己最終可以逃脫,但一旦被其貪婪和傲慢所囚禁,就不可能實現自由。

虚拟的媒介里有真实的宽恕?专访《亚尔达,宽恕之夜》导演Massoud Bakhshi

無論社會階層如何,金錢都是這些角色作出抉擇時最重要的因素…

我們生活在一個唯物主義的世界,從中國到南美,新自由主義經濟意識形態統治整個世界,世界上不同角落裡有那麼多人遭受不公正待遇。現代性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禮物,卻使我們的人文和道德變得貧窮。對於電影中的兩個女人來說,寬恕是不可能的,因為她們倆都以不同的方式被金錢誘惑和控制。這裡,沒有人是天使,無論是出身貧困或者富裕之身。

在紀錄片和劇情片之間切換是否讓您的電影風格更加豐富多元?

對我而言,紀錄片和劇情片之間沒有區別。電影主要是一種藝術媒介,也是一種表達和記錄的方式。我只是以紀錄片的方式製作劇情片,並且像拍攝劇情片那樣拍攝紀錄片,重要的是在兩者中發掘真相。

您如何克服外在的審查約束,持續表達您想表達的內容?

問題和障礙無處不在,只是形式各異。最危險的約束是自我審查,那就是頭上的一把剪刀。我認為,一旦擺脫了自己頭上的剪刀,就會找到一種講述自己的故事、並更具創造力的方法。

版權說明:本文以Creative Commons BY-SA 3.0 DE版權首發於歌德學院(中國)在線雜誌。

虚拟的媒介里有真实的宽恕?专访《亚尔达,宽恕之夜》导演Massoud Bakhshi

電影學者,影評人以及作者,以及播客節目Reel Chats的主持人。

No Newer Article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