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流浪地球裡的幻想很美好,但現實並不會像電影那樣寫到一百年後的劇本了。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真實情況又比電影更殘酷,人類早已經開啟了 5.4 億年來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相關研究表明滅絕時間就在本世紀。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並不像前五次那樣,地球自身的環境變化、恐龍的天災,而是因為人類的活動干預了氣候,我們終將無法適應氣候變化生存下去,

1992年全球1700名科學家簽署了“對人類的第一次警告”,2017年全球184個國家15000名科學家又簽署了“對人類的第二次警告”,當然這前後兩次的警告就像你勸人們戴口罩是一樣的效果,不到疫情岌岌可危,沒人會聽話。


當下這場疫情也和環境惡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看來SARS的果子狸的教訓還不夠深刻,才隔了十幾年,人們就忘的一乾二淨了。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近百年來,在人類干預下的物種滅絕比自然速度快了1000倍。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3個物種滅絕。很多物種還沒來得及被科學家描述和命名就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聯合國19年發佈了首份生物多樣性報告


在本世紀,如果我們繼續沿著當前路徑走下去,很可能會失去 50% 到 75% 的地球物種。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理查德·普雷斯頓在描寫埃博拉病毒緣起的《血疫》中說,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與對自然的加緊開發,我們似乎闖入了一個神秘黑暗的禁地,

那些原本與人類相安無事的病毒,由於其原本動物宿主被消滅,或者被當做人類維繫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物資源,於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人類,作為新的宿主。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西非原住民捕獲大猩猩

西非人口的急劇增長和經濟發展的長期停滯,使得當地人幾乎80%的動物蛋白攝入依舊來源於叢林野生動物。1996年2月,加蓬與扎伊爾邊界一個名為梅依波特2號的小村莊中,原住民分食了一隻捕獲的患病黑猩猩,旋即造成31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其中21人死亡。


由於病毒宿主動物體內通常擁有多種病毒,這些病毒會互相交換基因,產生威力更大的“下一代”,並且能夠在不同物種間移動。比如800萬年前 ,當時中非的黑猩猩由於捕食猴子,感染了紅頂白眉猴和大白鼻長尾猴身上的SIV病毒,後來黑猩猩身上的變種SIV病毒傳播至人類,最終變異為造成艾滋病的HIV病毒。


病毒作為地球的真正霸主,已經存在於地球34億年了,它甚至可以跨越物種滅絕存活到今日,海洋和冰川中還有很多我們未知的病毒存在,他們的總重量是海洋所有藍鯨總重量的上億倍。


他們存在於自然界本身就是一種生態平衡,海洋病毒產生的氧氣50%供人類使用,同時海洋會移除人類活動釋放至大氣層50%二氧化碳,這就是生態平衡,環環相扣生生不息。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報告(人類五大威脅)

我們當下最大的兩個危機,氣候與病毒,人類或無法生存於自己親手創造的氣候環境,又或者大面積感染於病毒的變異。


“人類統治地球最大的威脅是病毒”——來自諾獎科學家喬什瓦•李德伯格。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我們從來沒有做好應對災難的準備,2003年通過隔離手段抑制了SARS病毒,病毒的在控制在隔離區之後,傳播複製缺少了群體環境,無法複製交換產生下一代。


理查德·普雷斯頓寫道,“每一次與大規模流行病的戰鬥過後,病毒沒有被擊敗,不過是回到了它們原本安眠的叢林深處,在那裡,它們繼續不斷地進化,變異,有朝一日會捲土重來。”


假如再次襲來,今天醫療科技相比百年前已經如此發達了,但我們阻擊病毒原則其實沒改,三大原則控制傳染源(隔離疫區)、切斷傳播途徑(在家不出門)、常規治療(抗生素藥物),最終能不能熬過去還是要看自身狀況。人類至今沒有製造出既安全又能殺死SARS病毒的疫苗和抗病毒特效藥物,SARS中不少人因為大量使用抗生素導致了骨壞死。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流感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二致命的病毒“西班牙大流感”,1918-1919一戰時期西班牙大流感造成全球10億感染,兩千五百萬到四千萬人死亡(全球的總人口17億),其全球平均致死率2.5%-5%。


這場瘟疫甚至提前結束了一戰,最終西班牙18個月自己完全消失,毒株沒有保存下來,人類在今後的百年一直沒有停止過對1918病毒的探索。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極其低調科學狂人河岡義裕

更有甚者美國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大學教授河岡義裕,2014年將流感病毒成功還原到疫情爆發前的高毒狀態,最終改造成能夠繞過人類免疫系統的新變種,一旦釋放將殺死全球上億人,所以有人稱他為瘋子。


流感病毒是一種高度變異性的病毒,它變異的很快,即使科學家不在實驗室裡面把這個所謂的新病毒製造出來,在自然界裡面,新的流感病毒的株系遲早都是會出來的。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聖彼得堡冬天真正的樣子應該是這樣的


在19年12月中旬,應在俄羅斯列賓美院讀書的毛毛邀請,我去了一趟俄羅斯,從聖彼得堡飛到摩爾曼斯克,從摩爾曼斯克走到最北端靠著北冰洋的荒廢漁村捷裡卡別爾,最後飛到莫斯科跨年到2020,整個行程長達半個月的旅行。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從我站進極圈的那一刻,心情經歷了一個很大的起伏,第一次走進北極圈範圍,到達地球最北端心情很激動。但從聖彼得堡來到達北極圈之後,逐漸產生了一些疑惑和焦慮的心情。在翻閱了一些資料之後驗證了我之前的一些擔心,地球真的在變暖。


俄羅斯緯度這麼高的地方迎來了自由氣象記錄140年以來的首次暖冬,這次暖冬並不是冬天晚來幾天,雪少下幾毫米,氣溫浮動一兩度那麼簡單。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今年的聖彼得堡沒有冬天

聖彼得堡被譽為“北方威尼斯”,建在水上的城市,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河涅瓦河,貫穿城市核心區域,被譽為“母親河”。按照往年的情況,冬季平均氣溫零下6.5℃,積雪期持續132天,結冰期從11月中旬至來年4月中下旬。在12月中旬到達聖彼得堡的時候,飛機一落地竟然開始下雨,而此刻的北京早已最低氣溫零下5度,而彼得堡的溫度還在零上徘徊,無法構成降雪和結冰條件。


當時毛毛還在跟我吐槽來了十年了,也是頭一次見,往年這個時候涅瓦河已經可以溜冰過人了。在彼得堡待了8天,每天都在期待天氣預報遲遲不來的降雪,幾乎每天都是淅淅瀝瀝的細雨,一直到我離開那天都沒有下下來。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極圈漁村捷裡卡別爾

起初我也只是覺得天氣不正常罷了,直到我走到了北極圈的摩爾曼斯克,去到了北冰洋海邊的捷裡卡別爾。當時北京的最低氣溫是零下七八度,捷裡的氣溫是零下三度,還沒北京冷,說好的零下30度呢!


我費勁準備了應對嚴寒的裝備有些根本沒用上,只不過是比北京多穿了一層保暖褲而已,畢竟當地的風很大,靠著北冰洋,積雪也很厚,體感溫度感受要比北京冷許多。而最冷的感受也就是在第三天離開捷裡的時候,溫度終於降下來了,大概在零下七八度左右,捷裡迎來了一場暴風雪,瞬間有零下十幾度的體感溫度感受,當儘管如此,這裡既看不到浮冰也與往常冬季的溫度還差了很遠。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最後一站去到了莫斯科,北京早在20多號就迎來了第一場雪了,而此時的莫斯科已經12月末了,竟然還沒有下入冬第一場雪。


在我們到達的第二天才下了第一場小雪,雪很薄一層。往年都要花巨資清雪的俄羅斯政府,現在竟然要花錢人工造雪去裝扮節日氣氛,也是2020開年和本世紀最具諷刺性的一件事。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在跨年當晚,莫斯科紅場終於飄起了第一場降雪,雪很薄,第二天就徹底沒了

那麼俄羅斯的雪到底去哪了,還記得加拿大的暴雪襲擊吧?俄羅斯布里亞特南部的氣溫在零下25至30度左右,攜帶大西洋溫暖空氣的低氣壓則輕鬆越過烏拉爾山脈,而往年應該是到達西伯利亞地區,行成西伯利亞高壓,罕見的高溫讓西伯利亞高壓難以行成。結果就去了加拿大和阿拉斯加,部分到達了外蒙古邊境和我國東北地區。加拿大氣溫達到零下30度,在魁北克達到零下20度,加拿大暴雪就是這麼來的。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加拿大兩米高的積雪

今年只有俄羅斯暖冬嗎?我查閱了一些數據,其實全球幾乎都是暖冬,我國在12月份到1月的氣象數據,雖然12月以來大範圍雨雪天氣不少,但升溫也很強勢。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夏天甚至第一次爬上了青藏高原。2019年6月24日,拉薩、貢嘎、尼木、加查4個氣象站的日最高氣溫分別達到30.8攝氏度、31.0攝氏度、30.1攝氏度、32.6攝氏度,均為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值。25日至29日,拉薩連續5天平均氣溫超過22攝氏度。在氣象學定義上,拉薩首次迎來夏天,但這應該只是一個開始。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從很多角度看,2019年的這個夏天都足以載入史冊。人類迎來了有史以來最熱的6月、數十座城市和十多個國家的史上最高溫度、最小的南極海冰面積、最高的海平面、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最高值…..


根據來自俄羅斯氣象局的監測數據顯示,1月16日俄羅斯西部包括莫斯科在內的很多地方的日最高氣溫都在0度線以上,而不少地方的日最低氣溫也在零度線以上,是比較寒冷的海不至於上凍的氣溫。莫斯科12月18日氣溫升至攝氏5.4度,創下1886年有氣象記錄以來12月最高氣溫新紀錄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從俄羅斯回國之後,我就跟朋友商量去乞力馬紮羅爬雪山的事情,為什麼選擇這個地方,因為預測2030年雪山就要全部化掉,過去80多年冰川已經萎縮了80%以上,赤道雪山奇觀要徹底跟人類說拜拜,再也無法欣賞這赤道美景了。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現在的雪山遠眺幾乎看不到雪了

你可能還會覺得這是一座雪山消失的問題,事實上赤道帶一直在加溫,預測30年後溫度將高達60度。赤道升溫帶來了新型的厄爾尼諾現象,預測今年80%高發率,洪澇、乾旱、颶風、颱風,自然災害過後又將加劇全球衛生災害。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而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嗎?北極冰川將在2040全部化完,最先滅絕的就是已經岌岌可危的北極熊,哪怕是距離北極點最近的城市朗伊爾城現在也非常難看到北極熊(這裡曾經號稱熊比人多),冰川融化又讓他們無法獲取實物,北極的海冰面積每年減少5.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3個北京市。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當然北極冰本身存量對全球來講並不是最多的,而佔了地球上最多南極和格陵蘭島冰川同樣在融化。南極和格陵蘭島冰川融化速度像競速賽,比之前預測的融化速度要快的驚人,人為環境影響再加上冰川融化之後,紅土層裸露,同時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又加速這個過程。


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南極冰川下藏著大量的遠古病毒,隨著冰川的移動融化,逐步把這些病毒釋放,不知何時又會進入人類社會。當自然界的動物失去家園和食物,他們迫不得已只能進入人類生活圈謀求生存。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覓食垃圾的北極熊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格陵蘭島常住居民人口已經下降至200多人

早年預計的南極冰川融化時間50-100年,現在應該已經大打折扣了吧?南極冰川每個月融化的面積相當於一個縣城的大小。


科學來講冰川全部化了,會造成“冰後回彈”和“海洋虹吸”效應,不同緯度地區會出現不一樣的情況,簡單的說還是全球災難海平面一定會上升,最慘的還是中緯度地球,海面上升無法回落,高緯度和低緯度上升還會在之後出現回落情況,反正都是升的多降的少。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可能有人還會覺得50-100年太久了,情況更糟的是冰川融化隨時都會對人類社會造成直接影響,有沒有覺得近來來歐洲的洪澇很多,多到要修高牆來堵;沿海城市海水倒灌也比之前嚴重;威尼斯洪災不斷離進入水下的時間越來越近,一次洪澇水高將盡2米;風暴氣旋越來越大,越來越頻繁;這都是冰川融化造成的直接影響。


當然還有更頭疼的全部融化之後66米海平面升高,可能我們要修66米高牆來擋了?(經過測算,格陵蘭島的冰川融化升高6米,而南極融化則升高60米)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威尼斯耗資幾十億美元的“摩西計劃”,修建活動水閘攔截海潮防止滅頂之災,然而面對氣候變暖並沒有什麼用


除此之外還有2070要滅絕的珊瑚,海洋生態毀滅性打擊(生物消失氧含量下降、海水侵蝕加劇島嶼大陸消失),2019我們剛剛滅絕的中華白鱘….等等太多了,其實每一刻世界都在發生著會毀滅,而這些事情又會牽扯出全球生態千絲萬縷的聯繫,沒有人能逃脫它帶來的影響,我們要面對的麻煩事會接連不斷。比如這個2020的開年:澳洲的森林大火、澳洲最近又遭受了山洪和冰雹襲擊、澳洲30萬蝙蝠的出動、澳洲12億動物死亡113個物種瀕臨滅絕、東非的蝗災、加拿大罕見暴雪、暴風雨雪襲擊西班牙、各國地震不斷、新西蘭南遭受了幾十年不遇的暴雨、美國幾十年不遇的大流感、波多黎各遭遇了100多年以來的最強地震、加勒比海爆發了7.7級地震、馬尼拉火山爆發、尼日利亞爆發不明病毒........ 警鐘已經敲響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澳洲113個物種瀕危滅絕


雖然澳洲雨林已經開始了自我修復,大自然的神奇自我修復功能,但澳大利亞的生態需要恢復到之前的狀態需要一個世紀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澳大利亞大火已向大氣排放約4億噸二氧化碳,這一數字已超過全球116個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國家的年排放量之和,地球全年的碳排放量澳大利亞已經提前透支了。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南極出現了新的高溫記錄


這世界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也無法思維方式的一致,但人類的命運是一個共同體,當面對共同的命運時,我們可以放下成見達成一樣的共識,關於環境保護請保持獨立思考。


保護環境和野生動物,再也不是口號而已,唯踐行之。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假如沒有他們為我們負重前行,我們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


再轉到當下的這場疫情,希望大家明白這場戰鬥並不是那麼簡單,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次與疾病的戰鬥都沒佔盡優勢,而我們的命運的改變全因這些負重前行的人們。


現在全國採取措施的力度和速度都比非典時代強很多,也還依然還處在膠著拉鋸戰階段。大洋彼岸的美國流感已經導致美國不少醫院倒閉,醫院擠兌數據監測失真不通報數據,近十年來美國最嚴重的流感,幾千萬人感染,上萬人死亡,CDC已經開始預估感染死亡數據了,希望大家明白這無關陰謀、種族、政治這些,這是人類共同的災難與命運。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這場災難是我們人類自己開啟了潘多拉魔盒,我們要為GDP利益至上買單、為極度浪費的消費主義買單、為破壞的環境買單、為滅絕的物種買單、為升高的溫度買單…..我們可能需要讓步伐慢下來,讓慾望剋制一些,思考一下我們的生活方式了。


回首過去的半個世紀,隨著人類科技的急速進步和經濟繁榮,全球災難性生物風險事件的發生頻率反而在增高。從某種“因果報應”的神秘角度來看,人類征服自然的行為,導致了後者藉助自身豐富的病毒“存貨”開始傳播疫病,對人類展開了反噬。


此次面對COVID-19的戰鬥,僅僅是新世紀人類生存自救之戰中的一場戰鬥,未來的道路依舊艱險而漫長。


從俄羅斯回國之後,我第一時間就買了一個垃圾分類的垃圾桶,從家裡的做垃圾分類開始。我開始反思過往生活中的一些浪費行為,在當下這個產能嚴重過剩,種草安利販賣焦慮的時代,我是否真的需要那麼多的消費行為?我們又在焦慮什麼呢?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2020很多人給出的關鍵詞是“活著”,經歷過這次全球浩劫,我希望“活著”在今後的人生變成“有意義的活著”。


“我們要杜絕野生動物消費,減少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侵擾,我們人類也要遠離野生動物。" 真正的和諧共處是不去打擾大自然,讓它們自己好好地生活,請遠離一切野生動物的消費行為。


2020之後希望我們不要去懷念2019,那個夏天雖然也很熱,但可能會成為今後最涼爽的一年;病毒也在隨著生態平衡的加速打破,加快獲取進入人類社會“生物秘鑰”的腳步,希望生態環境能及時亡羊補牢。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保持悲觀的頭腦,樂觀的意志,珍惜我們唯一的家園。


我去了一趟北極圈,才意識到2020只是“魔幻世界”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