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風暴眼”中的老人們:執拗、衝突與諒解

【在一起·武漢“封城”後】之九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

  “封城”既是無奈之舉,也是必要之舉,為了抗擊疫情,武漢人民做出了巨大貢獻。病毒隔離但人心相通,全國上下,共克時艱,始終與武漢人民在一起。鍾南山院士眼含熱淚地說:“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有全國、有大家的支持,武漢肯定能過關!”

  為此,我們開設專欄【在一起•武漢“封城”後】,邀請生活在武漢的知名時事評論員作為特約觀察員,以一名普通市民的眼光,記錄“封城”後武漢人民的真實生活。

武漢“風暴眼”中的老人們:執拗、衝突與諒解

  本網特約觀察員 斯涵涵

近日,兩則武漢新聞引起輿論強烈關注,一是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武昌醫院下屬的梨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注射室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柳帆,因新冠肺炎相繼去世。二是湖北電影製片廠常凱一家四口染病去世。生命逝去,令人哀慟。

  當我看見“梨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一行字時,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因為我太熟悉了。它就是我一個親戚家所在的“社區醫院”,我曾經多次去那裡幫家人開過藥,去年也曾經因為老人感冒陪其去那裡打過針。這個社區醫院與武昌醫院本部即劉智明院長工作的地方相距約兩站路。我對家裡人說:說不定我都見過這位柳護士呢,唉,可惜!

  因此,我對這兩則新聞特別留心。根據媒體報道,我發現,二則新聞看似不相關,其實有一個連接點,即這位柳護士就是常凱的姐姐。

  2月18日,武漢市委市政府官方答覆了網友相關詢問:柳帆,女,59歲,副主任護師,生前在武漢市武昌醫院舉辦的梨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注射室從事護理工作。2020年2月2日前一直正常在崗值班。2月3日至2月5日輪休三天。2月6日早上7點,柳帆同志給科室護士長打電話訴身體不適,有發熱症狀,護士長當即安排她到武漢市武昌醫院西院區進行全面檢查;2月7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當日立即入院治療,在住院期間,醫院盡全力進行救治,但由於基礎性疾病較多,病情呈進行性加重,2020年2月14日18時30分經搶救無效逝世。回覆稱,在她去世前,其父母和弟弟也先後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丈夫和女兒目前正在隔離觀察中,尚未發現感染新冠肺炎。

武漢“風暴眼”中的老人們:執拗、衝突與諒解

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排查。

  而在常凱的相關報道中,提到其父母都是同濟醫院的教授,書香門第。常凱姐姐平時並沒有與常凱夫妻及父母住在一起。據此推測,其父母先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而常凱姐弟為了照顧年老體弱、病情危重的父母,日夜勞累,雙親猝然去世使其心力交瘁,備受打擊,加之本身身體狀況不太好,導致了一家四口染病去世的悲劇,著實讓人扼腕嘆息。

武漢“風暴眼”中的老人們:執拗、衝突與諒解

小區團購,居民間隔取菜。

  日前,鍾南山院士團隊發佈老年人防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指南,指出老年人免疫功能減弱,且多合併慢性基礎疾病,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老年人群對本次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普遍易感,老年人感染後病情較重,死亡患者多為老年人和合並基礎疾病者。因此,必須提高老年人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認識與防範。

  但是,現實中,老年人防疫意識的嚴重不足卻不乏其人。武漢居民小區防控措施再升級,任何人沒特殊事由不得進出小區,但是在一些小區都發生過老人聚集、衝卡的現象。甚至有老人拿出身份證,說不讓我出大門就如何如何的狠話,對違規的年輕人,警察可以依法拘留,但對於這些患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實在有點無可奈何。

  老年人抵抗力差,常合併其他基礎病,而一些藥確實藥店買不到,加上老年人不善於上網,無法快捷地獲得現代資訊,缺乏對新冠肺炎防護的警覺性,退休金收入一般也不高,過慣了勤儉的日子,而大型超市裡的商品又比團購要便宜,還可以精挑細選,因此老人們往往非常執拗地想要出門。

  最近,武漢市青山區引發本地人熱烈討論。青山區是武漢7個主城區裡最年輕的。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全國各地的建設者來到青山,在不毛之地上興建了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中國第一冶金建設公司、武漢石油化工廠等"一五"計劃重點工程,素有"十里鋼城"之美譽,後期綠化不錯。國家領導人到武漢來常會去青山區視察武鋼。

  現在這些建設者們逐漸老邁,幾經搬遷,住在基本上以原單位為基準的住宅樓裡,老同事變成老鄰居,超市、郵局、街心花園成了他們休閒、娛樂、交流信息的場所。

  疫情爆發以來,青山區屢屢流出老人們在超市門口大排長龍的視頻,蜿蜒連綿的隊伍讓人震撼,青山區的受感染人數也在不斷增加,以至於有青山網友發出“派解放軍來守小區門”的怒吼。

  青山區政府注意到這一點,2月16日晚率先出臺阻斷疫情擴撒的嚴控措施:所有超市不再零售,只對團購客戶,同時要求各社區做好各項工作,切實保障居民的生活用品供應。

  其實,各區都有這樣的老年人,只是青山區的老人們集體居住,因而顯得更突出一些。

武漢“風暴眼”中的老人們:執拗、衝突與諒解

武漢市洪山區全封閉小區管理的通知。

  2月17日—19日,武漢市啟動為期三天的拉網式篩查,社區嚴格封閉,數萬名黨員志願者下沉到社區,挨家挨戶摸排,確保“不漏一人”。全市各大超市都逐漸停止零售,只做社區團購。街道、社區、物業在做好團購銜接的同時,還注意做好外界免費捐贈的物資分發工作,針對重點人群送免費食品上門,盡力確保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困難群體的日常生活供應。

  但老人們也有老人們的無奈。老鄰居方琴的姐姐住在漢口一小區,姐姐姐夫年過七旬,生活可以自理,但不會參與團購,而社區團購需要至少30份起送,程序對於老年人來說也有些複雜,他們住在附近的女兒因小區封閉無法像以前那樣出門探望、送菜,這段時間就靠社區送的蔬菜、糧食度日。方琴非常焦急,我出主意說,試著讓其女兒加入老人所在的社區微信群,幫老人參與團購,讓老人也可以吃到一些葷食。

  另一個朋友告訴我說,他奶奶80多歲,身體尚好,一直願意單獨居住,平時他們經常去奶奶家幫忙做家務探望,關係融洽。“封城”之後,再三接她到家居住,奶奶卻不肯,說在自己家習慣些。小區封閉之後,他們想到奶奶家有個鄰居要外出上班,便拜託她不定時地帶些菜、肉送到奶奶家門口,奶奶再開門自取,他們支付菜款及跑腿費,這才解決了大問題。

  這幾天我們小區的團購群也非常熱鬧,人越來越多。有人在群裡求助,家裡的老人在我們小區,電話打不通,能否派人去看看。很快,小區業委會及其樓上的鄰居就回應說,已經去過老人家了,目前還好,以後會幫助老人團購些食品。

  我們已經進入老年化社會,突發的疫情使老人們成為阻擊戰中的軟肋,對政府部門、社區、家庭及個人都是嚴峻的挑戰。這幾天,“紫檸檬”和她的同事們就在幫扶小區裡不停奔波,幫助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排憂解難。(“紫檸檬”的故事參見上一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愛老敬老,扶危濟困,守望相助,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成為武漢老人們熬過“寒冬”、擁抱春天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