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進口琺琅彩料的“古月軒”名瓷

上海友誼商店,在我們這代60後人的成長中,都是印象深刻的存在。從一開始只接待外賓的高大上和神秘,到後來憑著參觀券進門的“扎臺型”,再到如今面向全社會開放,可以說這間商店見證了社會從計劃經濟邁向市場經濟的發展軌跡。而它的意義,又絕非只是貨品交易場所這麼簡單。這家記錄了新中國外交萬千風雲功績的老牌商場,正是格外值得我們探究許多上海本城故事與珍貴回憶的發生地。

1970年,便是格外有紀念意義的一年。那年,上海友誼商店接收了從上海文物商店轉划來的一批重要“貨物”——上百件《古月軒名瓷》圖冊中有過著錄的珍貴瓷器。我這次所要見的這對瓷瓶,正是其中之一。這些瓷器最早都屬於施德之所藏,這本圖冊也是由其在1930年印製的。


德國進口琺琅彩料的“古月軒”名瓷

雖然有個中文名,但施德之實為外國人,他本名E.A.StrehInee,拉脫維亞人,原為俄國軍人,曾隨軍駐防哈爾濱,退役後居於上海,因為家中的醫學背景,在滬開設了一家藥房,被稱作“十滴水”大王。此外,極為熱愛中國傳統藝術的施德之還在上海開設經營一家古董店,據說他醉心於中國古董,能寫一手好書法,是位“中國通”。而在所有品類中,他最愛的就是中國瓷器,對彩瓷頗有研究,尤其痴迷於中國“古月軒”瓷器。


德國進口琺琅彩料的“古月軒”名瓷

何為“古月軒”?實際上這至今還是文博界裡一個未明確的謎題。有人說乾隆帝有一軒名為“古月軒”,因而古月軒本就出自皇家;有人則說“古月軒”代表著一位制瓷手藝高超的胡姓匠師,他所製作的精美瓷器後被皇家官窯加以模仿;還有人認為從未有過“古月軒”,全是古玩商的臆造。近年來更有人提出“古月軒”僅是陶瓷裝飾手法“瓷胎畫琺琅”的代表與新說。

雖然說法不一,但古月軒瓷器的精美絕倫的確毋庸置疑。因其製作涉及琺琅彩,數量稀少,一直以來都是許多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寶。也正是如此,晚清至民國中前期曾出現許多仿品,而這其中由施德之斥巨資所制的施氏“古月軒”瓷最為精絕。他以重工重彩的裝飾手法為基礎,不惜工本,不厭其精,精美甚至超過御窯用瓷。

據說,施德之從德國進口琺琅彩料,又出資聘請清宮遣散的造辦處彩瓷繪畫高手聚於九江來畫琺琅彩瓷器,最後在景德鎮專設獨立的窯進行燒製。(另有一種更詳細的說法是:“施德之重金禮聘原清宮造辦處工匠胡顏標,胡氏也幫忙蒐羅琺琅料並親赴景德鎮調製料色,其作業每一色料一次調成決無色差;又以五百兩白銀一件的高價招攬了原御窯廠名匠潘甸宇作畫,另有餘灶昌、葉震嘉、劉雨岑等數十人參與製作。依乾隆古月軒畫琺琅彩瓷的原樣仿製,從原料、製坯、上釉、畫稿、填彩、畫琺琅、落款、高溫燒素胎到低溫烤釉上彩,整個流程均按御窯工藝,歷時前後約三年,花費兩百多萬兩白銀,製成約兩百餘件琺琅彩。”)

我所見的這對瓷瓶,便是出自施氏的“古月軒”,當友誼商店的工作人員從庫房中小心取來這對瓷瓶,它們還被裝在最初原配的木盒之中,緩緩拉開頂端的木抽屜,靜靜躺在藍色絹布中的寶物湛現容光。工作人員也忍不住湊上前,激動地說道:“這件木盒已經許久未被打開過了。”


德國進口琺琅彩料的“古月軒”名瓷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這對瓷瓶形態典雅優美,胎體輕薄,胎質細如白玉,釉面滋潤,紋飾佈局極為華麗,自上而下足有十幾種輔助紋飾,極盡繁縟華貴。而在器身團花紋飾中還有個秘密,“古月軒珍”四字款識的四個字分別藏於瓶身的四面,輕易發現不得,如此設計巧妙,可謂別具匠心。


德國進口琺琅彩料的“古月軒”名瓷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整瓶開光亦有多處,瓶頸處有兩面開光,瓶腹四面又各有兩兩相對應的開光,內以琺琅彩繪有庭院仕女人物紋,畫工精細,神態生動,並題有乾隆當朝大員劉墉的詩句與落款,頗有文人畫的意趣。

德國進口琺琅彩料的“古月軒”名瓷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德國進口琺琅彩料的“古月軒”名瓷


德國進口琺琅彩料的“古月軒”名瓷


德國進口琺琅彩料的“古月軒”名瓷

再看瓶底落款,竟也重工繪滿。黃地之上,“萬壽無疆”底款四周為九龍紋所包圍。九龍氣宇軒昂,身軀碩壯,有行撼天地之威,龍形矯健威猛,龍眼圓睜,不怒而威,真是十足九五至尊的派頭!


德國進口琺琅彩料的“古月軒”名瓷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雖然20多年前遠遠的櫥櫃之覽就已經讓我見識到這對瓷瓶的份量,但此次親手撫觸的近距離觀賞讓我感受到了更多可謂極致的細節。足足把玩二十多分鐘,才將對瓶歸還放回盒中,不斷地發出感嘆:這樣的至極精美,真是足以代表民國時期瓷器工藝美術的高峰啊!哪怕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形容也不為過!


德國進口琺琅彩料的“古月軒”名瓷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德國進口琺琅彩料的“古月軒”名瓷


德國進口琺琅彩料的“古月軒”名瓷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德國進口琺琅彩料的“古月軒”名瓷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大飽眼福之餘,內心也有疑問,是什麼讓一個外國人如此不計成本地製作中國瓷器,僅僅是愛好嗎?這一段歷史的解讀、研究仍有許多空白,仍應繼續,並受到重視。或者,隨之而出的,會是許多在時代前進步伐中,和上海相關的更多故事與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