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滄桑百年芳華

建水古城諸多古建築,其中百年前的火車站不算古老,也算不上壯觀。但是其法式建築風格,透露著異域情調,其實際作用深含的意義,給沉靜的千年文化古城增添了層次感、動感、延伸感。

百年滄桑百年芳華


觀光小火車沿著瀘江河,過阡陌驚飛鳥,繞花樹穿修竹,冷冷的鋼軌連接著三座暖暖法國黃車站。始發臨安站,經雙龍橋(露天停車點)、鄉會橋站、一路嗚鳴至終點團山站。

百年滄桑百年芳華


臨安站在古城《滇南鄒魯》牌坊旁,候車室門旁停著一排嶄新的共享單車,時代感明顯,站內卻是一派舊時光,古雅的繁體字,黃色的聯排木椅,黃色的機車,黃色的車廂,慢吞吞穩當當的車速,從容不迫的乘客,一個恍惚就穿越回民國。

百年滄桑百年芳華


臨時停車點雙龍橋,臨安古城地標建築,十七橋洞、兩座橋亭。如飛虹跨越一湖碧水。

百年滄桑百年芳華


鐵路明珠鄉會橋火車站,反映出近現代滇南文明開化進程和經濟發展的程度。她是雲南近現代工業文明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她是個碧石民營鐵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是個碧石鐵路線上的美貌擔當。

百年滄桑百年芳華


百年滄桑百年芳華


鐵路為民營鐵路,由滇南商賈集資完成,並沒有藉助外力,只是聘請設計修造總工程師為法國人,所以沿途站房有中國因素但是更多的是法式建築形態。來自法國的遊人沿鐵路獨自徘徊會到站房喝一杯咖啡,不知是在追尋祖輩的足跡,還是在品味的往昔味道。

百年滄桑百年芳華


百年滄桑百年芳華


終點站團山車站,到達滇南明清古民居建築群的團山村前。車站小巧,安靜的靠在盧江河邊背依曠野青山,像是童話故事圖畫書裡的房子。

百年滄桑百年芳華


百年滄桑百年芳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