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一行兩會一部聯合發文“鬆綁”銀行保險參與國債期貨交易

【證券日報】

2月21日,中國證監會與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佈公告,允許符合條件的試點商業銀行和具備投資管理能力的保險機構,參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交易。首批試點機構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

“國債期貨市場由於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加入,規模會快速擴大,做大做強,也是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的舉措。”2月21日,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日前,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加快推動復工復產、保障郵政快遞車輛優先便捷通行、切實保障末端投遞、加強一線從業人員防護,更好支撐疫情防控、物資運轉、經濟秩序恢復和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

記者瞭解到,在此背景下,全國各大上市物流企業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復產。

事實上,為打好復工復產“保衛戰”,包括順豐、京東、“三通一達”、百世、德邦、蘇寧等在內的企業一方面積極統籌調配防疫物資,設立防疫專項基金,保障返崗員工的安全防護,另一方面積極做好運營模式的調整和資源的整合優化,保障服務網絡的科學有序恢復。

主持人徐建民:俗話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節後市場活躍、大盤指數不斷攀升。市場“走紅”的背後是上市公司、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信心的強力支撐。分拆上市、股東增持、公司回購等措施無不彰顯市場的信心與活力。

“董秘您好,紫江企業擬分拆子公司紫江新材料至科創板上市,貴公司的分拆事宜有新的進展嗎?”2月20日晚間,紫江企業分拆預案剛發出來沒多久就引發投資者關注。

自分拆上市規則落地以來,截至2月21日,中國鐵建、上海電氣、上海建工和紫江企業4家上市公司正式發佈分拆預案。除了上海建工擬分拆子公司建工材料到上交所主板上市以外,另外3家擬分拆子公司到科創板上市。顯然,節後首家發佈分拆預案的紫江企業,再次激起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分拆事項的關注,多家公司在交易所互動平臺上被投資者追問分拆計劃。

【證券時報】

市場對異質結電池概念的追捧點燃了2020年A股光伏板塊的第一把火,而近期多家龍頭公司合計數百億元的擴產計劃令市場再度亢奮。

過去一年,雖然國內市場低於預期,但受益於海外的高景氣,多家光伏公司已預告業績翻倍,根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的情況,今年國內光伏市場有望重回增長通道,多名業內人士判斷,新增裝機規模將在40GW以上,同比增幅超過三成。

從近期A股市場資金流向來看,本週指數的持續上攻之下,雖然創業板表現最為強勁,但金融業卻摘得資金流入陣地的桂冠。

此外,以鈦白粉為代表的週期性行業、以電力為代表的公共服務行業緊隨其後加入“吸金”大軍。不過,從大單、小單的操作軌跡推測,不同體量的資金對前述“吸金”板塊的判斷已經出現分歧,因此在買賣方面也呈現出分道而走的特徵。

本週A股市場可謂氣勢如虹,主要股指接連攻克重要點位。量能也持續放大,日成交成功突破萬億元。北上資金也加緊佈局,本週淨買入64.93億元,分市場看,北上資金加大力度買入深市成長股,滬股通淨買入12.3億元,深股通淨買入52.63億元。

貴州茅臺、五糧液、中國國旅3股本週被北上資金淨買入超10億元,分別為15.7億元、11.69億元、10.19億元。其中,中國國旅北上資金持股與持股市值創歷史新高,貴州茅臺、五糧液持股量則創半年多來新高。京東方A、邁瑞醫療、藥明康德(02359)、寧德時代等49股本週也被北上資金淨買入超億元。

【中國證券報】

中國證券報記者根據銀保監會網站數據統計,今年2月以來,銀保監繫統針對銀行業、保險業違法違規操作已披露罰單61張,其中銀行業46張,包括一張720萬元的鉅額罰單;保險業15張。

日前,銀保監會相繼對財險和人身險等領域險企下發工作通知,規範疫情相關保險服務,給保險業劃定相關“紅線”,提出不得以理賠作為營銷噱頭、不得借疫情渲染炒作保險產品等要求。從目前已披露的罰單情況來看,未出現疫情相關違規行為。

中國平安(02318)剛剛披露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當年保險資金投資組合的總投資收益率為6.9%,綜合投資收益率為7.2%,同比上升3.9個百分點,主要受資本市場回暖帶動投資收益同比上升的影響;淨投資收益率為5.2%。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的股權型理財產品投資規模為381.87億元,在總投資資產中佔比1.2%。

2月21日,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0年股票表現或好於債券,相對吸引力較強。在股票、基金、債券投資領域,中國平安會選擇專業機構進行投資,即“委外”。2019年中國平安的委外投資規模約為450億元。今年平安將啟動MOM投資,加快不動產、基建等領域的投資。

中國人民銀行2月21日召開2020年金融市場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繼續“因城施策”落實好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採取量化目標、改革完善政策環境和約束機制、提升服務能力等措施,進一步緩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會議要求,2020年,金融市場業務條線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促進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改革債券發行管理體制,完善債券違約風險防範和處置機制,推動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提高貨幣市場穩健性,加強票據市場規範治理和風險防範,規範黃金市場發展。二是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繼續“因城施策”落實好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促進市場平穩運行。三是多措並舉,徹底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建立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長效機制。

【上海證券報】

週五,A股三大股指延續分化走勢。上證指數盤中一度衝高接近1%,但午後高位回落,最終收漲0.31%。深市兩大指數則盡顯強勢,收盤漲幅均超1%,其中深證成指創出逾4年新高,創業板指刷新逾3年半新高。

自2月3日觸底反彈以來,創業板指累計漲幅已達24%。與2018年10月底部相比,創業板指累計漲幅更高達85%。科技類題材輪番上漲,是推動創業板指近期連續走強的關鍵力量。昨日盤面上,雲辦公、國產操作系統、網絡安全等多路科技題材齊掀漲停潮。

記者昨日從中國企業聯合會瞭解到,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復工復產率已達97.08%,產能利用率平均為58.98%。

中國企業聯合會人士介紹說,2月12日開始,聯合會組織課題組通過網絡數據平臺對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進行了定向調查。調查樣本的地區分佈在26個省(區、市)。2月18日至2月20日12時的數據顯示,黑色冶金、石化及煉焦行業、一般有色、鍋爐及動力裝備製造、造紙及包裝、化學原料及化學品製造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較高,分別為71.96%、70.95%、70%、68.33%、68.33%、67.31%。

數據還顯示,與連續生產型行業、技術密集型行業、資本密集型行業相比,勞動密集型行業的製造業500強企業平均復工復產率較低。與勞動力富餘的省份相比,勞動力輸入大省的製造業500強企業平均復工復產率較低。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地方債發行規模已近9000億元。同時,從廣東、海南、山西等多地披露的債券信息文件來看,近期還有超千億元地方債待發。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1月份已經完成部分地方債(主要是專項債)發行,3月或迎來一波發行高峰,預計全年發行高峰將在上半年,2020年地方債發行規模可能在3萬億元上下。

從地方債發行節奏看,春節前發行與往年相比顯著增加。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7850.64億元。其中,發行一般債券702.43億元,發行專項債券7148.21億元;按用途劃分,全部為新增債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