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告急!是沒有了!”日產2000萬隻口罩都去哪了?

不起眼的口罩,突然成了硬通貨,是目前最緊缺的物資。在各個城市,都出現了一罩難求的局面。有的人甚至感慨:買口罩比買房還難!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口罩n生產和出口國,年產量佔全球約50%,僅去年,中國總共生產了 50 億隻口罩,且春節期間也在加急大量生產,為什麼還是有人買不到口罩呢?


“不是告急!是沒有了!”日產2000萬隻口罩都去哪了?

▲圖源:人民日報微博

日產2000萬隻,為何我們還是買不到?

口罩生產整個過程都是全自動化,大約每秒鐘就能生產1~2個,多條生產線可以用子彈出膛的速度生產。

“但看起來做工很簡單,但其實生產流程非常複雜。”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

一.做工看似簡單,但生產流程非常複雜

比如說一個口罩,中間捏緊鼻子的那個鋼圈,並不是口罩廠自己能生產的,需要上游的生產廠來給它配套。再比如說掛耳朵的繩子,也需要其他的協同廠家來配套生產,這就相當於一個鏈條。

如果上游的原料供應不上,即使口罩生產企業全員到位,機器開足馬力,生產也會受到影響。

“不是告急!是沒有了!”日產2000萬隻口罩都去哪了?

▲圖源:新華社

另外,醫用口罩,採用環氧乙烷滅菌,滅菌後,口罩上會有環氧乙烷殘留,不但刺激呼吸道,還有致癌物。

所以口罩生產出來之後,必須經過解析、消毒,達到安全含量標準才能出廠上市。

而一個解析消毒的標準流程,需要大概14天。

這個解析消毒的時間差,或許就是如今醫院、市面上口罩仍然緊張的原因之一。

二.中國每天要消耗掉3.5億個口罩

去年,中國總共生產了 50 億隻口罩,每個工作日生產 2000 萬隻,其中醫用口罩佔比 54%。也就是說,醫用口罩的產能每天 1000 萬隻。

“不是告急!是沒有了!”日產2000萬隻口罩都去哪了?

▲圖源:21世紀經濟報

由於口罩極度緊缺,很多大企業開始加入,利用過剩廠房生產口罩。比如比亞迪、富士康、通用五菱、中石化等其它工廠都宣佈做口罩,這把所有加起來,假設每天生產 1000 萬隻。

原有產能是 1000 萬隻醫用口罩,再加上新增的 1000 萬隻,產能全部恢復後,中國每天生產的醫用口罩也就 2000 萬隻。

現在中國,每天口罩的需求量是多大呢?中國有 14 億人口,城鎮人口大約 8 億,農村人口大約 6 億。我們按 4 口人為一個家庭,城鎮有 2 億個家庭,農村有 1.5 億個家庭。假設每個家庭,每天因為各種原因,總要出去一個人,消耗掉一個口罩的話,中國每天要消耗掉 3.5 億個口罩。

剛剛提到,中國一年口罩的產能也就 50 億隻,還有很多勞保口罩等不適用醫用的口罩。按照 54% 的醫用口罩比例,去年一年生產的口罩,中國只要 8 天時間,就可以消耗完。

當然,還有很多偏遠農村家庭,他們並沒有戴b也沒有口罩庫存,但他們實際上有需求的,只不過是沒有條件滿足而已。但醫院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湖北的醫院,和農村的情況對沖一下,我覺得每天 3.5 億個口罩的需求量是沒有多算的。

隨著新的口罩自動生產線不斷投產後,2月底我國將日產各類口罩近1.8億,但對於 3.5 億個日消耗量,依然是一個很大的供需缺口。


速查你的口罩!進貨價可能僅6分錢!

暴漲之下,必有暴利,很多人性的陰暗面就暴露出來了。

去年12月份時購買30只N95口罩只需要138元,1月21日頁面價格漲到了698元。

部分消費者,覺得老闆黑心,發國難財,對藥店老闆進行了舉報。很多藥店被查處,有的甚至被罰款 75 萬元。

但舉報並沒有讓大家買到便宜的口罩,大量的藥店被處罰之後,我們愕然發現——買不到口罩了。

是真的售完了嗎?我相信大部分藥店是真的平價或者略微漲價售完了,沒有庫存了。還有一部分呢?

當我們在藥店買不到口罩的時候,朋友圈裡開始陸續出現賣口罩的人。這些人剛開始都是藥店的工作人員、藥店老闆家人,以及他們的朋友,

後來逐漸變成了原本賣面膜,賣減肥藥的微商。

所有正規的口罩廠都被政府管控,大量的口罩優先滿足疫區和醫院。所有的口罩經銷商、藥店都拿不到貨,微商的貨又是從哪裡來的?

“不是告急!是沒有了!”日產2000萬隻口罩都去哪了?

▲圖源:河南民生頻道視頻截圖

6分錢一隻的假口罩,被層層分銷,最終以3元一隻的價格售出;還有的人在半天時間內,將106萬隻假冒偽劣口罩就銷售一空,獲利45萬元。

這些假冒偽劣口罩存在明顯質量問題,只有薄薄的一層,質量較差。此時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佩戴偽劣口罩將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這5種戴法實在浪費!

疫情當前,沒有人能置身事外,解決口罩緊缺的問題,除了政府增加供應,我們最大限度利用好手頭的每一隻口罩,尤為重要。科學的節約口罩,既要“省”也要“防”。以下5種戴口罩方法很浪費:

1、一次性戴多層口罩

一些人擔心口罩不夠厚,出門一次性戴兩三個口罩。

“不是告急!是沒有了!”日產2000萬隻口罩都去哪了?

▲圖源:SIFIC感染官微

其實,醫用外科口罩摸上去比較薄,但過濾效率卻很高。阻水層、過濾層、吸溼層這三層有效阻擋了病毒入侵。

所以,並不是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效果越好。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提醒:一次性戴多層口罩沒必要,反而有害。一是影響氣密性,更漏氣;二是呼吸受阻,使勁吸氣更易被感染。


2、用一次馬上扔掉

正確做法: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馮錄召:在風險較小的地方使用一次性口罩,在保證口罩清潔、結構完整,尤其內層不受汙染的情況下,可以重複使用。


3、用酒精給口罩消毒

不建議用酒精噴灑的方式給口罩消毒。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表示,口罩能防護病毒,是因為病毒會伴隨液體飛沫形成小顆粒,附在口罩上。

用酒精噴灑口罩表面,酒精揮發時會將裡面的水分一起帶走,再使用時,被分離出來的病毒有可能被吸入。

正確做法:口罩摘下來後,如果沒有明顯的汙染,直接晾在乾淨、通風的地方,或者存放在清潔透氣的紙袋裡即可。


4、摘口罩時觸摸口罩外側

我們通過口罩阻擋了飛沫,如果用手直接從外摘下,相當於打開了接觸傳播的通道。

手可能會被口罩外側汙染,如果再忘記洗手,去摸鼻子揉眼睛,病毒就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人體。


5、不管去哪都要戴口罩

很多人可能注意到了,2月1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通報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

包括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內的主席臺上的人員戴著口罩相繼入場,落座後即取下口罩。

省政府新聞辦常務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鄧鴻對此作了說明。他說,發佈會場內每天會進行嚴格消毒和通風,且發佈人和記者進入現場的通道是分開的,同時還加大了主席臺與記者席之間的距離。

要不要佩戴口罩,應基於個人暴露於疾病的風險來考慮。在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下,節省口罩最好的方法就是宅在家、少出門。即使出門,也不是時時都必須戴口罩。

  • 公園等空曠通風場所不用戴;
  • 個人獨處、自己開車個人獨處時感染風險較低,不需要佩戴口罩;
  • 普通民眾不需要N95口罩
“不是告急!是沒有了!”日產2000萬隻口罩都去哪了?

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曾表示,普通百姓並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常常存在飛沫中,一般的外科口罩能抵擋大部分,完全可以滿足防範需求,無須執著購買N95口罩。

呼籲!請把N95口罩留給奮戰在防疫最前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