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前方》“永不放棄”這根稻草,是失孤家庭支撐下去的希望


《愛在前方》“永不放棄”這根稻草,是失孤家庭支撐下去的希望


《愛在前方》是石易矗導演的一部影片,沒有大牌名星的加盟,也沒好萊塢大片的特效,票房只有2.5萬,但如果用票房來衡量一部影片的好壞,我認為是一種失敗的做法。

高達9.1的評分,足以看出這部影片的精彩,那些普通的電影演員,用著最真實的表演把觀眾也帶帶入劇情之中,跟著他們一起悲喜交加。

劇情很平白,並沒有什麼跌宕起伏。

年邁體弱的爺爺患了重病,決定在有生之年把孫子送到親媽徐萌那裡。

僅憑著一個地址,爺孫倆長途跋涉的尋找,本以為會是一個溫暖的結局,卻沒想到,所謂的親媽竟然是參與人販子交易的同夥。

而小傢伙,也是買來的孩子,親生父母親手把他賣掉。

是失望還是重新開始?留給觀眾延伸的可能性太多了。

這部影片初看主線真的很簡單,但細細品味,卻能發現整部影片中所要表達的寓意太多了。

《愛在前方》“永不放棄”這根稻草,是失孤家庭支撐下去的希望


1,留守兒童的處境

影片一開頭就交待出,爺孫倆相依命生活了八年,如果不是爺爺身患重病,或許根本不會想到要把孫子送回到親媽那裡。

這樣的事在許多鄉村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很多家庭都是把孫子留給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而父母則去大城市打工。

為了節約支出,遠在千里的父母儘管非常想念家人孩子,卻也只能默默忍受。

只有到了過年才會回去幾天,而那個時候,大點的孩子還會依偎在父母身邊撒嬌,小的則根本不認識自己的父母。

而等到跟父母熟識之後,卻再次要面對離別的苦,這應該是天下父母最難控制的傷痛了吧。

《愛在前方》“永不放棄”這根稻草,是失孤家庭支撐下去的希望


2,孩子的教育

在影片中,有幾個鏡頭,展顯出老人教育孩子的問題。

鏡頭一,爺爺進到監獄詢問兒子,孫子的親媽在哪裡。

鏡頭二,爺爺從監獄出來,孫子上前就去踢打爺爺。

鏡頭三,爺孫倆走在去往親媽的山路上,爺爺有感而發的一段話:“這孩子就跟路邊的果樹,不修剪就不能結果,還要往歪里長,長著長著就長到監獄裡去了!”

從這些不難看出,爺爺在後悔自己對待兒子的教育,沒有嚴加管教,結果兒子因為拐賣兒童而進了監獄。

對於小孫子立刻採取嚴厲的教育方式,努力想把這棵小樹苗灌溉成一棵有用的棟樑之材。

而那些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留守兒童,很多祖父母只管他們吃穿玩樂,能安全長大,對於教育方面,則是任其發展,一旦犯了錯誤還會各種的維護。

等到出了事,想要後悔時也已經晚了。

《愛在前方》“永不放棄”這根稻草,是失孤家庭支撐下去的希望


3,失孤家庭的痛苦

影片中,爺爺因為犯病昏倒在大雨中,一輛掛著萬里尋子橫幅的車子停下來,導演重點突出的幾個字,就是“永不放棄”!

失孤家庭是痛苦的代名詞,家中的孩子被偷走拐賣,整個家庭除了面對著難以言盡的痛苦,還要面臨將要破碎的邊緣。

這些失去孩子的好心人救助了爺孫倆,並且把小杉當成自己的兒子,給予他最溫暖的陪伴。

原本說好要幫著小杉尋找親媽,但當聽說爺爺的兒子是人販子時,好心人內心的痛苦被揭開了,他們把爺倆放在海邊的碼頭離開了。

失去孩子的父母最恨的是誰,是那些應該千刀萬剮的人販子。

前不久全國通緝人販子“梅姨”,消息一出,社會上一片痛罵之聲,每位公民都在期盼這個毒婦早點被抓住。


《愛在前方》“永不放棄”這根稻草,是失孤家庭支撐下去的希望


早在古時就有人販子的存在,那時他們稱之為“拍花子”,拐來的孩子或者賣給一個好人家,這也所有失孤家庭最安慰的一種結局,但有的卻被強制摧殘,淪落在街頭乞討。

想想自己曾經的心肝寶貝落到這個地步,哪個父母不是心如刀絞。

對於人販子即便讓他們一口口的咬死也不解恨,對於人販子的家人自然也是恨之入骨。

但這些尋子的人是善良的,他們終究沒有傷害爺孫倆,只是將他們放在碼頭而離開。

鏡頭給出爺爺迷惑的表情,他只知道人販子是可惡的,在無數次痛罵兒子都是以畜生稱呼,但他或許並不能明白,拐賣孩子給別人家帶來多大的痛苦。

《愛在前方》“永不放棄”這根稻草,是失孤家庭支撐下去的希望


4,人性的善良

在經歷了一段旅途之後,一直為爺倆擔著心,這個世道上壞人防不勝防,生怕他們會被騙。

在長途汽車壞了,爺爺在一個小賣部醒來,赫然不見孫子,又急又氣,好心的司機幫他打電話報警,警察認真尋找,最終是虛驚一場,讓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在騙子讓爺爺打錢的那一段,又是急得想告訴爺爺,對方是騙子不要打錢,看著爺爺從銀行出來的時候,心也是猛得一沉,完了,真的被騙了。

但想不到的導演這時候來了個小幽默。

爺爺等到騙子打來的電話,說要找的人有嚴重的糖尿病,千萬不能斷藥。

騙子不知是計,趕緊借坡下驢,稱花了好多錢買藥。

爺爺說:“人我不找了,你們掐死她吧!”

整部影片一直都有些陰沉,但看到這裡卻是忍不住的笑出來,爺爺竟然還有這麼可愛的一面。

影片從一開始到結束,都是被善良的氣氛所包圍著。


《愛在前方》“永不放棄”這根稻草,是失孤家庭支撐下去的希望


親媽徐萌的朋友留他們吃飯住宿,幫他們提供線索,船老大幫他們找遍整個碼頭,甚至在認錯人被酒鬼刁難的時候,也有老闆仗義相助。

導演所要表達的意義很簡單,這個世界上儘管有冷漠無情犯罪,但更多的是溫情。

直到最後,爺爺得知,養育八年的孫子,竟然是被買來的時候,整個人都懵了。

但做為母親,徐萌還是鼓勵小杉喊出那個始終壓在嘴邊的兩個字。

大人的錯誤,給孩子造成了無可挽回的痛苦。

一句媽媽,讓小杉的心情是快樂的,未來的人生也是充滿著希望的。

爺爺騙他說,一個家庭只能有一個孩子,如果他留下來,妹妹就要被抓走,小杉是善良的,儘管不捨,還是跟著爺爺離開了。

《愛在前方》“永不放棄”這根稻草,是失孤家庭支撐下去的希望


影片到了這裡就結束了,以爺爺的身體,不可能再帶著小杉,跋山涉水的去尋找他的親生父母。

而且徐萌也說出,小杉是私生子,是被自己父母親手給賣掉的。

這也就斷絕了再去尋找的退路,只能跟著爺爺踏上回鄉之路。

但這並不表明小杉的一生就毀了,一聲媽媽,讓他的內心有了希望。

就像拿到徐萌的照片一樣,起初不願意相見,但看到照片並且信以為真那就是自己的媽媽,讓他有了迫不及待的渴望。

導演並不交待後續的發展,但不難想象,小杉在經歷這難忘的旅程之後,人生觀已經發生極大的改變,而帶著希望成長,未來必定是光明的。

這部影片以爺孫的尋媽歷程,深刻揭露出失孤家庭的痛苦掙扎。

一路的尋找,以及找到後的失望,就像那些失孤家庭每得到一個被拐賣孩子的消息,立刻不遠萬里趕過去,在確認不是自己的孩子時,那種失望是讓人心碎的。

但他們卻又不放棄,一直奔波在路上,尋找是他們的希望。

“父母和孩子就像兩部電話,只要你拿起話筒,對方就能感覺到你的消息,哪怕隔著千山萬水,你們的心是永遠在一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