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疫情期间请减少出行,跟着百泽酱云旅游、看美食、涨知识吧!

百泽全域旅游X中富国旅 天津专业地接社


屋外高挂的红色吊钱、大红色的灯笼

崭新的迎春对联

提醒我们已经走进2020年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而今年春节和往常却有些不同

家家户户大门紧闭

路上只有零星的行人 戴着口罩匆匆而过

热闹的城市变得安静

安静得似乎能听见口罩下的呼吸声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原本车水马龙的立交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天津之眼摩天轮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无海河,不天津。

海河当然是天津的母亲河。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一直向外张开怀抱的天津

此刻蜷住身体

保护着生活在这里的我们

和假期出游的各省同胞们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望海楼教堂

街头巷尾里没有了人群的嬉笑

马路上听不到“王大爷,您嘞干嘛去”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因为疫情关闭的古文化街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海河上的海鸥孤独掠过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原奥匈租界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狮子林桥


五大道的雪景依旧那么美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民园体育场本是人们饭后休闲、网红拍照圣地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民园体育场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过去的五大道 郁郁葱葱


天津人的性格 全藏在天津小吃里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天津人的日常


“一个鸡蛋俩鸡蛋” “俩鸡蛋”

“果子还是果篦儿?” “果子”

“单果子双果子?” “双果子”

“要葱花辣子吗?” “葱花,面酱,不要辣子。”

……

这是独属于天津人的城市暗语,

每天都流传在每一个煎饼果子摊前。

天津城,每天早晨是在煎饼果子的

热气与油香中醒来的。


可是现在,煎饼果子、锅巴菜、豆腐脑的香气被消毒水味取代

滨江道也不人挤人了

相声馆里喧哗了

古文化街是这么的宽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原来“车水马龙” 其实就是“国泰民安”

天津人“不思进取”。没办法,码头上讨生活的人,只能看眼前,有口饭吃就行。收了工,腰里揣着刚挣来的钱,到“三不管”逛逛,日子稀里马虎就过去了。现在也是,天津孩子觉得去哪儿都不如待在天津,考在天津就是幸福。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可天津人又敢为人先。邮票、电话、电报、有轨电车......各式洋货漂洋过海而来,天津是第一个接纳它们的城市。天津城的生活方式就和那语言孤岛一般的天津话一样,和周边地区格格不入,自成一统,无法走出去,外界也无法影响它。这或许和它曾经是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有关,最有开拓精神的商人、洋人、政客带来了财富和机遇,又吸引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小人物来支撑这样快速的发展。天津在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我们天津近代历史文化博物馆参观哦~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天津一直混杂着两种气质,一种极端精致洋气,近现代史上数得着的人物都在天津落过脚,这里有北方数量最多的洋房,天津人当年吃西餐、坐汽车那会,别的城市人还不知牛排红酒为何物;一种又极端粗粝草根,码头文化带来的青皮气质和混混群体也是中国城市少见。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只有煎饼果子,征服了两种气质的人和不同阶层的胃,即便是当年住在天津五大道的大富之家的人们,早起也会去摊一套放在自家的餐桌上。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少年时曾在天津念书,最爱天津煎饼果子,他在信札中曾亲笔手书:“年假来京,望将空城计研究带来有所用,并望带四五个煎饼果子。“定居北京几十年,每年都要来两次天津,一直对这口念念不忘。(更多张伯驹的故事,天津近代历史文化博物馆展览区会有展出哦~)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哪里去吃一套正宗味道的天津煎饼果子?很简单。不用跑遍天津,我们这里就有!纯绿豆面 双鸡蛋的那种~


天津城就和这套煎饼果子一样,鲜活、跳脱,永远保持着它独特的调性,不疾不徐、坐拥辉煌的历史,却带着点保守、带着点对传统的执拗,还带着点对周遭城市的一丝不屑。

正如郭德纲在相声里说的:“北京煎饼都是拿白面做的,吃在嘴里直粘上牙堂,得拿火筷子往下捅。”而我们不一样,我们采用纯绿豆面。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这种自信也导致了某种固执,天津人眼中的煎饼果子的标配,就得是纯绿豆面的面糊、鸡蛋、天津的果子和果篦儿、葱花、天津本地面酱、辣子,油,要是在煎饼果子里加点生菜、放根香肠、来块鸡排,天津人会说:那还是煎饼果子?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天津人喜爱最通俗的艺术。京剧、评剧、相声、评书......无一不在天津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梨园行常说“北京坐科,天津唱红”,天津观众的眼光最是毒辣。当红艺人受各界追捧,可他们不以为荣。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南开

近代百年,天津名人辈出,然而他们不是天津这出戏的主角。主角都在早点铺,小区门口,海河边上,大街小巷里了。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天津话短脆,齿音重,发声利落。对外地人来说,听起来有点冲,像要吵架。“哎,你介似干嘛切?”不知虚实的人,八成就立那儿不敢动了,其实这是打招呼呢,约等于How are you。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不过 安静的天津

并不孤单

仍有人在守护着她的美丽和健康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医生、警察、环卫工人、超市店员、志愿者……

夜以继日的值班轮守

用不同的方式与病毒对抗

待疫情褪去

他们会将“她”唤醒


天津还是那个哏都天津,“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冬天过去后便是满目春光

到那时候疫情过去

摘下口罩 走进人群 凑凑热闹

来天津近代历史文化博物馆玩一圈涨涨知识

去楼底下早点铺大口大口喝老豆腐嘎巴菜、依旧用鸡蛋排队买煎饼果子

去水上公园认真地晒晒太阳

去五大道迎接花开

……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去滨江道耐心的堵一次车

好好看看海河的风景

带着喜欢的人去摩天轮下表白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镜头下的天津:安静 却终会温暖如春

横屏观看效果更佳

天津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我们在天津

等候如期而至的春天和你!

我在天津近代历史文化博物馆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