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30年榮譽證書”能作為“硬核”材料,老教師可晉上高級嗎?


如果“30年榮譽證書”能作為“硬核”材料,老教師可晉上高級嗎?

有人問:“如果鄉村教師30年榮譽證書能夠作給硬核材料晉職稱,會有多少老教師可晉上高級職稱呢?”

職稱問題,一直是困擾廣大教師的一個“問題頭疼”,因為事關教師的福利待遇,晉不上高一級的職稱,也就意味著工資漲不上去。教師工資本來就不高,生活開支卻很高,因此,每位教師都想早一點晉上高一級職稱。可是晉職稱是有各項條件限制的,達不到條件,連晉職稱的“門檻”都沒有。


如果“30年榮譽證書”能作為“硬核”材料,老教師可晉上高級嗎?

目前,一級相對還好晉一些,高級會把絕大多數教師攔在門外,因為不僅各項條件要求高,而且每年教育局給的“名額”也非常少,僧多粥少,即使你具備條件,也未必能夠晉上。以筆者所在的中心校為例,幾百教師,去年符合條件的只有有十幾個人,教育局只給2個名額,據說下一年名額還會更少,所以絕大多數教師都“落選”了。


如果“30年榮譽證書”能作為“硬核”材料,老教師可晉上高級嗎?

在職稱評選中,有這麼一類教師,他們由於在鄉村學校任職年滿了30年,可以不受名額限制,只要符合高級的評選條件,就可以準備材料參加。但是由於他們的年齡偏大,優質課評比上無法和年輕教師“較量”,在學校量化考核上也沒有年輕教師得分高,獲得綜合表彰的機會基本上也沒有,這就導致他們參評高級教師的條件缺一項。因此,有不少年長的教師,就把希望寄託在了“鄉村教師30年榮譽證書”上了。


如果“30年榮譽證書”能作為“硬核”材料,老教師可晉上高級嗎?

但是職稱評選工作人員解釋說,教育部頒發這一證書,是對廣大鄉村教師長期從教的一種精神獎勵,是對長期鄉村從教者的一種肯定,是對正在從事鄉村教育者一種激勵,但是不能用於職稱評選上。許多年長的教師也很納悶,證書上明明有教育部的公章,比什麼市級、省級表彰還要權威呀,為什麼到了晉職稱的時候就不能用了呢?如果把鄉村教師30年榮譽證書作為硬核材料晉職稱,會有多少老教師可晉上高級職稱呢?大多數。對此,筆者想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如果“30年榮譽證書”能作為“硬核”材料,老教師可晉上高級嗎?

一、鼓勵終身從教,物質獎勵也不能少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經濟基礎,只談“奉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教師只是眾多職業中的一種,只不過比較特殊。教師也需要吃飯,也需要養家餬口。一直窮困潦倒,整日為生活發愁,卻經常教導學生“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學生會信嗎?鼓勵教師終身從教,何不把鄉村教師30年榮譽證書作為晉職稱的一個“硬核”條件呢,相當於綜合表彰,讓那些即將退休的老教師也能晉上高級教師。


如果“30年榮譽證書”能作為“硬核”材料,老教師可晉上高級嗎?

二、老教師晉升高級教師,也不會為財政增加多少壓力

許多拿到鄉村教師30年榮譽證書的教師都即將退休,即使晉上了高級,退休後退休工資也增加不了多少。現在教師退休工資和以前不一樣,以前只要退休前晉上了高級教師,那退休後就可以享受高級教師的待遇,後續需要財政支出不少開支。但現在教師退休工資主要是由在職時交的養老金、職業年金等構成,也就是說,在職時交的多,到時候拿的多,交的少拿的少。所以,老教師即使晉上了高級教師,在職也拿不了幾年的“高工資”了,退休後只能拿自己在職時交的養老金,退休後也沒有增加多少退休工資。鼓勵教師終身從教,為什麼就不能讓廣大教師不留遺憾退休呢?


如果“30年榮譽證書”能作為“硬核”材料,老教師可晉上高級嗎?

三、老教師晉上高級教師,也是一種精神獎勵

對於許多老教師來說,在退休前能晉上高級,不僅意味著得到了物質的獎勵,也意味著得到了一種精神獎勵!如果鄉村教師30年榮譽證書,能夠助力他們實現“職業夢想”,獲得“雙重獎勵”,不僅能夠極大地鼓舞老教師的熱情,同時還能更好地吸引更多年輕教師終身從教。

如果“30年榮譽證書”能作為“硬核”材料,老教師可晉上高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