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老城核心區防疫大門 雙塘街道以集成改革築起“抗疫城牆”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秦淮區雙塘街道作為老城核心區,流動人口管理、老舊小區的防控等因素增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工作難度,但這也是對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

作為秦淮區第一批試點集成改革的街道,雙塘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夯實集成改革各項舉措,持續加強黨建引領、以賦權、賦能、強基層、強隊伍為著力點,以改革後的五部一局兩中心為抓手,全街道上下齊動、多點發力、眾志成城,努力構建新冠肺炎防疫的人民防線,讓雙塘這個老城核心區防疫工作紮實有序推進。

黨建引領一盤棋,同心協力布好防疫工作

抗疫工作是一盤大棋,廣大黨員幹部就好比一顆棋子,棋下得好不好,關鍵在於能否充分發揮每顆棋子的作用。

守好老城核心區防疫大門 雙塘街道以集成改革築起“抗疫城牆”


1月23日,雙塘街道連夜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並召開專題部署會,會上強調:“一戶不漏、一人不缺、一個情況不明絕不收兵”。指揮部嚴格按照“五部一局兩中心”來組建,下設綜合協調組、專業工作組、防疫消殺組、市場監管組、企業動員組、維穩保障組、治安保障組、宣傳報道組、督查推進組等9個專項小組。

守好老城核心區防疫大門 雙塘街道以集成改革築起“抗疫城牆”


守好老城核心區防疫大門 雙塘街道以集成改革築起“抗疫城牆”


“如果需要人手幫忙,我們可以出來為大家服務,國家有難,我們這些老黨員也應該衝在前面。”自疫情發生後,街道的居民黨員們踴躍報名。同時街道也發揮大工委的作用,發揮指揮中心調度功能,將網格長和網格員調動起來,100餘名區機關幹部黨員突擊隊、社區黨員和300餘名志願者編入網格,臨時黨支部建到網格上,織就天羅地網。按照“一支隊伍兩班倒、四人專班四次查”要求啟動全方位排查與監測,“機關幹部、社區網格員、民警、醫護人員”四人專班每天2次上門2次視頻核查體溫;同時繼續充分發揮基層網格員信息員作用,隨時跟進最新涉鄂人員及車輛的核實與統計,確保第一時間掌握信息,真正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條線。

全面監管一隊伍,把好“老門西”防疫大門

雙塘街道有53個老舊小區,其中無物管小區18個,包括全市面積最大、居住人口最多的的老舊小區之一的來鳳小區,0.3平方公里高崗裡荷花塘片區的棚戶區等等零散片區,為攻克“老舊小區及棚戶區”防疫上的漏洞,街道採取“封卡”齊上方式,把好“老門西”防疫大門。

守好老城核心區防疫大門 雙塘街道以集成改革築起“抗疫城牆”


除主要出入口之外,街道充分利用隔離欄、路障、警戒線等工具,將來鳳小區、來鳳裡小區、玉帶園多層、牽牛巷、糖坊廊片區、釣魚臺片區等合計47處小區出入口與路口全方位科學統籌合理封閉。作為秦淮區內最大的棚戶區集中地,高崗里社區和磨盤街社區此次聯合防控,以兩個社區統籌設點,除在集慶路27號、飲馬巷90號、水齋庵路口設置3個卡點外,兩個社區外圍的鳴羊街、集慶路、中山南路其餘路口全部封閉,並將內部的陳家牌坊、釣魚臺片區全部圍擋,加強監管。

守好老城核心區防疫大門 雙塘街道以集成改革築起“抗疫城牆”


“春節莫去湊熱鬧,出門必須戴口罩;走親訪友暫取消,想見便在視頻聊……”疫情防控期間,為了保障居民安全,街道用小喇叭循環播放防疫知識,新成立的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局每天對轄區屬於必須營業的87家店鋪進行流動人員登記、排查;為了保障菜籃子安全,每天三次對轄區內4家農貿市場進行檢查,嚴格個體戶復工審核,做好各項防疫措施的服務與投訴處理工作。

指揮調度一平臺,信息化手段保障防疫工作運轉

守好老城核心區防疫大門 雙塘街道以集成改革築起“抗疫城牆”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雙塘街道整合審批服務、12345政務熱線、綜合執法、網格化治理等多平臺功能,在街道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的基礎上搭建防疫工作指揮中心,街道五部一局兩中心各司其職,黨政綜合部全面協調人員調度、宣傳引導、後勤保障等工作;民生保障部成立信息聯合報送中心;發展服務部做好企業復工相關審核工作;城市管理部切實扛起公共衛生消殺、有毒垃圾處理;社會管理部負責對轄區內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產生的不穩定情況進行穩控和化解;綜合執法局則承擔監管巡查執法、夜間值守等重點難點工作。

守好老城核心區防疫大門 雙塘街道以集成改革築起“抗疫城牆”


為提高效能,街道成立信息聯合報送站,與指揮中心同運行。將來自市區兩級指揮部、衛健、公安、綜治等各個系統的數據進行彙總分析,與自身的網格信息進行融合,下發至各網格進行排查。同時,網格員在巡查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也可以利用WO對講終端和網格大家庭微信群,對發現的重點地區來寧人員信息、防疫巡查過程中發現需加強消殺等安全隱患問題及時上報流轉,予以解決。針對居家隔離人員增多,需要24小時值守,社區的網格員和志願者人手不夠,且長時間的工作,對體能消耗非常大。街道網格中心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在重點居家隔離人員門口安裝智能攝像防疫監控設備,畫面可以直接接入指揮中心,中心平臺值班人員可以利用中心監控大屏直接觀察到隔離人員的情況,並且,隔離人員一旦開門,監控手機也會報警提醒,實時瞭解居家隔離人員情況,大大提升了對隔離戶服務的質量,同時緩解了值守人員不足的問題。

防控堵漏一張網,三張單子讓居民們吃下“定心丸”

隨著企業復工期的到來,大量流動人口返寧更是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空前壓力。街道充分發揮84個綜合網格的專職網格員和兼職網格員作用,用好其網格“巡查員”、信息“採集員”、糾紛“化解員”、隱患“排查員”、區域“治安員”、重點人口“監督員”、居民“服務員”、政策“宣傳員”功能,精準掌握網格信息。

雙塘街道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以“愛心提示單+空房告知單+小小掃碼單”的管理方式,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增進了居民對這項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取得了較好效果。

為緩解在居家隔離人員管理服務上人手少、任務重壓力,街道設計 “愛心提示單”,統一設計提示單的內容和樣式,寫明“自願隔離,謝謝配合,*月*日再見”,明確提示內容和期限。在當事人理解配合基礎上,取消人力值守,在外門加貼提示單,由網格員提供管理服務工作後每天對提示單進行更新。街道先後對32戶家庭使用了“愛心提示單”,比例超過90%,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和值守效果。

守好老城核心區防疫大門 雙塘街道以集成改革築起“抗疫城牆”


為應對復工潮帶來的返寧潮,街道在與房東溝通前提下,製作了“空房告知單”,即在目前無人居住的出租房上張貼“疫情期間,暫停出租”告知單,並留下社區網格員聯繫電話,返寧人員看見告知單需及時與社區網格員聯繫,網格員隨即上門做好登記、宣傳、建檔、居家隔離服務等工作。前期街道已在3284處租客未歸的出租房加貼了“空房告知單”,有600餘名歸寧人員見到“告知單”後第一時間來社區報到,自覺接受居家觀察管理服務。

同時街道統一製作二維碼,分發“小小掃碼單”到各卡口和網格員,外地來寧人員需按要求用其手機掃碼、自行輸入有關信息。街道指揮部每天從後臺將收集到的信息導出形成表格,推送給各社區,由各社區對信息作進一步完善,用於統計、彙總、分析,免除了社區網格員製作表格、詢問記錄、手工輸入的工作量,提高了信息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守好老城核心區防疫大門 雙塘街道以集成改革築起“抗疫城牆”


與此同時,街道做好“店小二”金牌服務,除線上不見面的服務,街道還在國創園、悅動新門西等兩個產業園、兩個商務樓宇及10個社區和街道政務大廳設立“企業復工諮詢服務點”,方便企業諮詢;並加強口罩、測溫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的協調保障供應;提供符合衛生條件的餐飲企業,讓員工吃上放心的食品,確保企業安全復工,經濟正常運行。

生命就是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雙塘街道將繼續借助集成改革,以簡約、高效、便民的基層治理模式,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