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肺炎來了,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家庭毒消毒方式我個人建議家庭使用84消毒液、酚類消毒劑、高錳酸鉀這三個類型。

在討論新冠病毒消毒液用什麼時,我們先來看看消毒液有哪幾種、其特點又是怎樣的。

目前市場上的消毒液有84消毒液 、過氧乙酸消毒劑、酚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 、碘類消毒劑、漂白粉 、高錳酸鉀這7個種類 。

1、84消毒液

84消毒液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無色或淡黃色液體。被廣泛用於賓館、旅遊、醫院、食品加工行業、家庭等的衛生消毒,且具有刺激性氣味。

因84消毒液含氯,有強烈的腐蝕作用,會灼傷呼吸道黏膜,所以老人應慎用。若實在需要用,在稀釋84消毒液時應佩戴口罩、手套做好防護,並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注意事項:不要把84消毒液與其他洗滌劑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尤其是潔廁靈(一般都含有鹽酸)與84消毒液千萬不能一起使用,否則會引起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氣體(氯氣),輕者可能引起咳嗽、胸悶等,重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

2、過氧乙酸消毒劑

過氧乙酸為強氧化劑,能殺滅細菌繁殖體、分枝桿菌、細菌芽胞、真菌、藻類及病毒,也可以破壞細菌毒素。此外,由於過氧乙酸在空氣中具有較強的揮發性,對空氣進行殺菌、消毒具有良好的效果。

注意事項:過氧乙酸對大理石和水磨石等材料地面有明顯損壞作用,切忌用其水溶液擦拭地面。此外,高濃度藥液具有強腐蝕性、刺激性,使用時謹防濺到眼內、皮膚上。如不慎濺到,應立即用水沖洗,家中如有存放,一定要注意安全。

3、酚類消毒劑(滴露、威露士、來蘇水)

酚類消毒劑已有100年的歷史,曾經是醫院主要消毒劑之一,為預防和控制疾病的傳播起過重要作用。

滴露和威露士中主要的消毒抗菌成分對氯間二甲苯酚為白色固體,為酚類的一種。在高濃度下,酚類可裂解並穿透細胞壁,使菌體蛋白凝集沉澱,快速殺滅細胞;在低濃度下,可使細菌的酶系統失去活性,導致細胞死亡。

來蘇水為甲酚的肥皂溶液,用於手、器械、環境消毒及處理排洩物。其殺菌能力與苯酚相似,含0.3%~0.6%的來蘇水溶液10分鐘能使大部分致病菌死亡,殺滅芽孢需要較高濃度和較長時間。

用酚類消毒劑水溶液浸泡,噴灑或擦抹汙染物體表面,使用濃度為1%~5%,作用時間為30~60分鐘。對結晶核桿菌使用5%濃度,作用1~2小時。

為加強殺菌作用,可加熱藥液至40℃~50℃對皮膚的消毒濃度為1%~2%。消毒敷料、器械及處理排洩物用5%~10%水溶液。

注意事項:酚類消毒劑是酸類化合物,呈弱酸性,一般都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在環境中易被氧化,因此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避免與鹼性物質接觸。

4、醇類消毒劑

乙醇和異丙醇是兩種最常見的醇類消毒劑。75%的酒精能有效地將細菌體內的蛋白質凝固,並徹底殺死細菌。因酒精易揮發,保留時間短,因此建議作為手消毒劑使用,不適宜用於大面積消毒(注意95%的酒精不能消毒)。

注意事項:使用時,遠離火源,無法殺死病菌或者細菌芽孢。

5、碘類消毒劑

碘酊的常用濃度為2%,聚伏酮碘的使用濃度為0.3%-0.5%。含碘消毒劑可殺滅細菌的繁殖體、真菌和部分病毒,多用於皮膚與黏膜的消毒,醫院常用於手部皮膚的消毒。

安爾碘已成為碘類消毒劑在國內醫院感染和控制領域的第一品牌。

注意事項:消毒能力一般,與含醇的消毒劑一樣,它無法殺死病菌或者細菌芽孢。

6、漂白粉

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鈣,1%~3%的漂白粉配製的液體可以用於噴灑或擦拭浴室、廁所;

0.5%的漂白粉液還可以浸泡碗杯、痰盂、便盆及汙染的衣物等。漂白粉作為殺菌消毒劑,正確使用對人體是安全的。由於漂白粉具有漂白作用,外觀與麵粉近似,必須單獨存放,以免被誤食。

注意事項:易吸水、化學性質不穩定,遇水或者潮溼空氣會燃燒、爆炸。與鹼性物質混合會引起爆炸,遇酸或者陽光照射會分解出劇毒氯氣,使用、存放技術要求較高。

7、高錳酸鉀

高錳酸鉀抗菌除臭作用比過氧化氫溶液強而持久,在低濃度時呈收斂作用,高濃度時有刺激和腐蝕作用。其殺菌力隨濃度升高而增強,0.1%時可殺死多數細菌的繁殖體。

在酸性條件下可明顯提高殺菌作用,如在1%溶液中加入1.1%鹽酸,能在30秒鐘內殺死炭疽芽孢。適合用於瓜果、蔬菜、餐具的消毒,也適用於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壞死性齦口炎、牙周病的含漱或沖洗等。

注意事項:高錳酸鉀只能低濃度外用,切忌高濃度和口服使用,高濃度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可引起皮膚粘膜灼傷或糜爛出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