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餐飲PK,三個關鍵差距很重要


中美餐飲PK,三個關鍵差距很重要


據美國全國餐飲行業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 NRA)發佈的報告,2019年美國餐飲收入達到863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59547億元),比去年提升3.6%。而我國2019年預計將達到4.6萬億元。美國餐飲的營收是中國的1.3倍。

另據國內網站數據統計,美國前50強餐飲總營收為14414億元,中國前50強餐飲總營收僅為1756億元,營收規模差額達8.2倍,集中度差距高達22.8%。美國前50強餐飲平均營收水平高達288.3億元,中國平均營收水平僅為35.1億元。美國前50強餐飲連鎖門店總數多達158579個,平均門店數達3712個。

以上數據顯示出:

1、中國餐飲業的人均消費水平遠低於美國

2、中國餐飲業的分佈極度分散

3、中國餐飲業的連鎖化規模遠低於美國

中美餐飲業在以下三個領域存在較大差距。

關鍵差距一:人均消費水平美國是中國的八倍多。

中國餐飲市場仍有巨大空間,重點在於市場能否提供更多優質品牌、更高的產品質量和卓越的環境體驗。

美國人口3億多,中國人口13億多。也即美國的餐飲人均消費是中國的7倍多。光從人口數據對比只能發現中國市場確實很大、餐飲創業的市場空間也足夠龐大。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速,中美經濟差距縮小,餐飲消費需求的進一步升級,餐飲人均消費支出大幅提高是必然趨勢。

但人均消費支出的提高,必將對餐飲業整體提出更高挑戰。其中品牌信任、產品品質和服務體驗是關鍵衡量指標。要做到這些,對供應鏈進行生產技術專業化改造、物流採購集中化和有效的成本管理是必要的產業升級條件。

品牌信任度打造。要從品牌基礎建設做起,持續投入品牌打造的力度。提高產品質量。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礎上,加大產品創新的力度。服務體驗。要圍繞品牌定位,打造專屬的服務體驗,以提高品牌的競爭優勢。

中美前50強品牌集中度相差高達22.8%

美國前50強餐飲總營收為高達217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為14414億元,中國前50強餐飲總營收僅為1756億元,營收規模差額多達8.2倍。

關鍵詞距二:中國餐飲業高度分散化的背後,行業綜合治理水平亟待提高。


中美餐飲PK,三個關鍵差距很重要


餐飲業是食品安全高發領域,健康飲食事關國計民生。

這些年國家和地方在建設和完善餐飲業管理制度、法規方面陸續出臺多個法律法規和地方性管理規定,對行業規範起到很大作用。但中國餐飲業企業多、規模小、分散化程度高,管理困難。一方面,政府應在如何加強制度執行、巡查、補漏和規範和引導上要下足功夫,同時,作為企業和從業者,加強自身的改善和提高,以及如何加強行業自律也是極為重要的責任。

一些國外餐飲業監管制度參考:

筆者對比研究了美國、歐盟、法國、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餐飲業監管情況,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職責屬地化。各國中央層級政府的網站上均沒有餐飲業的監管職責,如美國的聯邦和州的政府,均沒有餐飲監管的具體責任,在構成聯邦政府的部門FDA,也沒有查到關於餐飲業的要求和規定,餐飲業的監管是由各個市政府來負責。其他如新加坡、香港這樣城市型的政府網站上才會有餐飲的監管內容;二是監督分級化。各個國家和地區對餐飲業都實行許可制度,許可著重在負責人面談和衛生管理培訓上,對獲得許可的餐飲業均實行分級監督和日常巡查監督;三是培訓制度化。市政府制定衛生經理培訓制度,賦予衛生經理管理餐飲單位食品安全的職權,每個餐飲單位必須配置專職或兼職的衛生經理,對衛生經理實行強制性的培訓,培訓由政府指定的社會機構、科研院校等培訓機構負責實施。廚師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由烹飪協會、廚師協會等完成;四是管理風險化。強制要求餐飲單位實行HACCP的風險管理措施,建立相應的制度,對風險產生的關鍵控制點進行監控,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把風險發生控制在最低的可能性範圍。

(摘自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文章)


中美餐飲PK,三個關鍵差距很重要


關鍵差距三:餐飲企業專業化運營水平處於較低水平。

表現在企業品牌管理意識薄弱、連鎖運營專業度不強和產品生產質量不高,運營管理人才匱乏,人才梯隊建設斷層。

美國前50強品牌已有1/4在中國佈局,其中有5個品牌的門店數超過1000家。

這些品牌分別是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星巴克和漢堡王,其中肯德基門店數已超過6000家。反觀中國餐飲品牌,超過1000家連鎖規模的品牌仍屈指可數,即便有超過千家規模的品牌,其品牌影響力也遠不及美國品牌。因此中國餐飲在趕超美國餐飲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品牌意識和品牌管理。

同時,國內餐飲企業對專業運營管理缺乏系統認識,餐飲運營管理仍停留在粗放式運作階段,與國際餐飲品牌的運營管理水平存在巨大差距。

傳統餐飲的行業特性決定了其行業的准入門檻低、分散化和專業程度不高,因此國內餐飲業經營者主要依靠創始人對產品、出品的堅持和基於對行業某種熱愛(生存需要或情懷),導致從事餐飲業的從業者普遍對經營管理缺乏專業知識,而更多是依靠經驗在做運營管理,長時間沒有體系支持,人才也就不能得到良好的訓練發展。

行業的進步發展關鍵是靠人才來推動。因此在品牌管理、精細化運營等領域,企業內部要加大人才培訓和體系建設的力度。行業及機構力量也需不遺餘力地加大人力資源建設和人才共享服務,來共同促進行業的運營專業化水平提升。


中美餐飲PK,三個關鍵差距很重要


未來:數字化運營構成新挑戰。

美團數據顯示:隨著在線餐飲外賣逐漸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其市場發展已從爆發期過渡到穩定增長期, 2018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市場規模已經突破4600億元大關,預計2019年將達到6000億元,增速超過30%。

互聯網外賣的飛速發展,餐飲門店從生產運營和營銷推廣層面上大大改變了餐飲店傳統的經營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依靠平臺數據的引流、轉化、和重重疊加的在線優惠活動組合成的一個通過平臺流量排名+評價+廣告的新餐飲零售消費模式(類似零售電商,又區別於電商)。其運營活動以流量數據為入口導向,數據分析更加廣泛和多維,運營的延伸更為寬廣和不可控。運營難度也大大超過傳統餐飲封閉式的運營管理模式。這是對傳統餐飲運營構成最大的挑戰,也是中國餐飲在未來趕超美國餐飲,走向數字化運營的主要趨勢和方向。

舉報/反饋

相關閱讀

  • 東錦集團緊跟國家改革步伐 立志打造綠色健康食品打開百度APP阿佔呢
  • 下調預期後,蘋果如何用新品重振營收?打開百度APP愛範兒
  • 歡迎回家!軍隊醫務人員入住高鐵訓練段打開百度APP光明網
  • 麗水推出“惠企一碼通”服務 精準幫扶開復工打開百度APP浙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