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課)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學法指導,讓孩子鞏固


(每日一課)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學法指導,讓孩子鞏固

單元梳理

單元重點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2.理解人物描寫與人物性格的聯繫,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3.感悟語言特色。

4.用心感受名人的偉大人格,學習他們的崇高品格和奉獻精神。

篇目聚焦

《鄧稼先》

主題:中華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孕育了鄧稼先,鄧稼先這類傑出的人物使中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寫法:動作、語言描寫;間接描寫,對比手法。

語言:平實流暢、內涵豐富。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主旨:文章從說和做兩個方面,高度讚揚了聞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結構:過渡句,銜接自然,結構嚴謹。

選材:典型。

表達方式:抒情議論結合。

語言:生動形象、精煉含蓄、富於音樂美。

《音樂巨人貝多芬》

主旨:通過對貝多芬肖像和語言的描寫,再現了貝多芬的形象,著重表現他內心世界的痛苦和與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

構思:巧妙,逐層深入。

寫法:多種人物描寫方法的綜合運用。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內容:描寫了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現了他們的思想性格特徵。

表現手法:記敘、抒情、議論、描寫綜合運用。

人物描寫:肖像、語言、動作、神態等綜合運用。

《孫權勸學》

內容: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長進很快,令魯肅歎服並與之“結友”。

語言:簡潔生動。

寫法:以對話為主要方式,生動傳神,富有情趣。

文學常識

傳記及其分類

1.概念

傳記是一種用來記載人物生平事蹟的文章體裁。它是藉助於形象描寫,具體生動地記載歷史上或當代起過歷史作用的人物的一生,以及有關的重要史實的作品。古代就有西漢司馬遷撰寫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其中就有不少人物傳記。

傳記是記載人物事蹟的文章,它可以由別人敘述,也可以由自己敘述,可以記載一個人的一生,也可以記載一生中的某一段,但必須忠於史實,並刻畫出人物性格和形象,通過人物再現歷史。好的傳記應該透出歷史的價值,有時代的氣息;讓讀者經歷傳主的成功、失敗、起伏。傳記文學是傳記和文學結合的一種文體,是用文學形式寫成的傳記,它是真實性和藝術性的統一。

2.傳記的分類

(1)自傳

自己給自己寫的傳記,自傳的目的是讓別人瞭解自己走過的生活道路,也為了自己總結經驗教訓。有的自傳只寫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幾件事情,一般篇幅較短,如《老舍自傳》,有的詳述自己的生活經歷,篇幅較長。

(2)小傳

小傳是較簡略地記述他人生平的傳記,篇幅較短,小傳可以寫出傳主的一生經歷,也可以只寫幾件典型事例,概括其一生。

(3)評傳

這一類傳記既要描述人物的生平又要評論人物的思想、生活和貢獻。評傳的對象一般是那些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重要作用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藝術家等著名人物。

(4)畫傳

以圖片與文字結合進行人物傳記的寫作。

現代的傳記著作分為歷史性傳記和文學性傳記兩大類。前者記敘史實;後者用形象化手法描寫各種著名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面貌,以歷史事實為依據,不排斥合理的藝術加工。

傳記文學的基本特徵

傳記文學是文學和歷史相結合的邊緣學科,因此它既有歷史特徵,要求尊重歷史,又有文學的特徵,人物形象、語言都要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傳記文學的主要特徵是:

1.真實性

傳記文學必須以真人真事為依據再現歷史,再現人物。傳主及事件必須符合史實,有史學價值,決不能憑空虛構。這也是傳記文學享有崇高聲譽和至今仍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高中課文中的傳主,如廉頗、譚嗣同、屈原、張衡等,都是歷史名人,其事蹟史書都有記載,真實可靠。當然,傳記文學的真實性並不等於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簡單記錄,一些次要人物、局部細節可以藉助於想象、聯想等作適當的藝術加工,但這種加工必須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事物發展的邏輯。

2.藝術性

傳記文學要運用多樣的藝術手法來刻畫人物,描摹物態。傳記文學主要是寫人的,所以它要求刻畫出人物鮮明的個性,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部《史記》之所以備受歷代文人墨客的推崇,主要原因就是它運用了多種多樣的藝術手法,刻畫了許多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3.相當完整性

傳記文學主要是表現人物的,要使人們對人物性格有全面深入的瞭解,就必須注重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因此在傳記文學中,傳主的生平經歷一般都較完整,便於讀者從總體上把握人物,如《史記》。一些小傳,如“逸事”等,由於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現人物一生完整的經歷、事蹟,但往往通過典型的事例,以小見大,來表現人物性格,如《左忠毅公逸事》。

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是指文章中人物的獨白,對答或幾個人淡話的描寫。語言描寫的作用主要是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對話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一個人講話,可以對群人講,如:作報告、講課、主持會議等;也可以一個人自言自語,戲劇中叫內心獨白。另一種是兩人以上對答,也是我們熟悉的一種對話樣式。複雜的對話常存對話前後加上說明,使讀者明白什麼人說的,以及怎麼說的。這種說明文字加在對話前、後、中間都有的,這些說明主要是用來表現人物的語態,動作,表情之類。

對比

對比,是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市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於法。運用這種手法,有利於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鄧稼先》一義中在與奧本海默的對比中,讓讀者更鮮明地感受鄧稼先所代表的中國人的氣質品格。


閱讀建議

用心感受名人們的偉大才略

本單元各課都在頌揚不同的名人對社會的卓越貢獻,所以在學習中,我們首先要領悟的內容就是他們的崇高品格和奉獻精神,然後要努力學習他們良好的習慣和治學方法,以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

理解人物描寫與人物性格的關係

本單元注重介紹名人們的氣質、品格,因而對人物做了細緻、生動的刻畫。閱讀時,我們應該分析作品運用了何種方法來描寫人物,掌握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的方法。然後抓住人物的描寫仔細揣摩人物的性格與品質,從而認識到人物描寫是為突出人物性格服務的。

感悟語言特色

《鄧稼先》平實的語言,《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詩一般的語言,《音樂巨人貝多芬》、《福樓拜家的星期天》華麗的語言,都值得我們仔細揣摩與品味,我們在感悟時要注意結合人物的氣質品格,結合作者的思想感情,準確理解語句的含義。

單元寫作

寫作指導

話題

本單元的寫作練習,要求以“我最崇敬的名人”為話題,談談自己的認識和感受,多角度地認識名人,發現名人豐富多彩的性格特點或內心世界,寫出自己對名人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鼓勵有創意的表達。要寫好這樣的作文,重要的是播清話題作文的相關知識。

所謂“話題”,就是談話,表達思想的核心,換言之,就是談論表達的著眼點。這種作文形式,只是給你一個“引子”,或是“一個話頭”,或是一個“範圍”,讓你任意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任選一個你所熟悉或感興趣的內容,來抒發與話題相關的某種思想、認識和情感等。真可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它是一種嶄新的、極具生命力的作文形式。它的特點是:

1.開放性

其開放性體現在內容上和表現形式上。寫什麼,怎麼寫,都由學生自由決定。如本次作文訓練以“我最崇敬的名人”為話題就可以選取諸多角度來思考:①可以記敘和名人交往的過程,或是名人的事蹟。②可以編擬故事。③可以抒發情感。④可以展開討論。當然不論從哪一角度都要扣住話題,能恰當地運用點睛之筆是會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2.效果性

靈活性和開放性幾乎同時出現,即具備輕靈、活潑的特點。需注意的是,不可因為要開放、要靈活而背離作文的最基本要求,必須是在話題允許的範圍之內。

3.輻射性

話題作文將寫作引向一個新的天地,它的輻射性強,覆蓋面廣。對初中生來說,面對話題作文應多方面考慮,多構思一些可寫的內容,然後進行優化選擇,擇其最佳點成文。

話題作文的寫作要求

1.審題要講求全面性

話題作文要求審題意識更全面。首先要把提示請作為作文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細心研讀,吃透它的內容和要求,不要輕易放過對提示語的分析。其次要把話題作為一個整體,不要單抓“題眼”而忽視其他詞語,否則易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2.選題要講究揚長避短

話題作文的目的便是要。百花齊放”。我們自選作文的材料和形式時,應該在整體感悟話題的基礎上,揚長避短,抓住自己平時最熟悉、感受最深刻、最有研究、最有話可說的一點作為材料,這樣才能有話可寫,這樣才能寫好。

3.感情要追求真實性

“最是動人唯真情。”只有字裡行間流露出的真情實感,才是打動讀者的最重要的因素。若離開生活現實胡編亂造,矯揉造作,無病呻吟,必然令人生厭,甚至反胃。作文的發展過程中,人們始終以“真情實感”作為衡量文章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即使所寫的內容並非真人真事,也必須是作者實有其感,實抒其情。

4.表達追求個性化

個性化的作文出現在平淡乏味、千篇~律的其他作文中.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正所謂“領”標新二月花”,能最大限度表現個性,電是話題作文的重要目的之一。

明白了話題作文的有關知識後,再回頭審題並進行寫作,這篇作文相對就容易多了。

範文導引

我也追星

一位曠世的音樂奇才,用他的一生把音樂掀到了頂峰,他響亮的名字傳遍世界每一個角落.他用激情但又悲慘的人生創造了奇蹟,成為音樂界燦爛的明星,讀到這裡,大家一定能猜到了,他就是舉世聞名的大音樂家——貝多芬。

他是一個神童,童年便顯出了超人的音樂天賦;他也是一個苦命者,上帝在他的身上強加了常人不能承受的苦難,用一道恐怖的閃電無情地擊向了他理想的浪潮,上帝使他的聽力永遠變成了空白,切斷了他理想的琴絃。這對於立志獻身於音樂事業的他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打擊。他悲憤,他氣惱,他詛咒,他埋怨上帝對他的不公。他無法承受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他的生命.他的事業即將在一念之間化為灰燼。但是,在抉擇面前,為了音樂,他選擇了頑強地與死神搏鬥。從此,他用非凡的天賦和堅毅的精神頂著一座困難的大山,用激昂的旋律創作了一部部不朽的作品,《命運交響曲》《歡樂頌》《月光奏鳴曲》——是它們讓音樂掀起狂瀾。貝多芬,這位頂天立地的巨人,用他生命智慧的光芒在音樂史上寫下了最優秀最燦爛的一頁。我狂熱地崇拜貝多芬,不僅崇拜那悅耳的作品,更崇拜他的人格,他的精神。我從樂曲中聆聽到了這位音樂家堅強不屈的心聲為事業而奮鬥、向命運挑戰,為命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我們一定要學習貝多芬,他遭受的苦難大於我們任何一個人.貝多芬能勇敢地向命運挑戰,我們何償不能呢?

同學們,為了我們心中那閃亮的夢想,努力吧!我們應該用全部力量與未來任何一個困難搏鬥。只要我們心中有一盞不滅的燈.我們就能鎮靜、從容地向它奔跑。雖然有時荊棘會刺破我們的腳,有時會有障礙阻擋我們前進的路,但毅力是堅不可摧的.它的堅固比得上任何一座碉堡。讓它把堅毅之劍披荊斬棘吧,當我們到達那銀色的大海,當我們戰勝了命運的時候,回過頭來,才輕聲嘆息,原來上帝賜予我們的苦難不過是大海里的一粒沙。擺脫了它.我們就會看見一個全新的自己,全新的世界,而那一切的不幸都將隨風煙消雲散,那一輪火紅的太陽正慈祥地對我們微笑。

簡析:在這個“追星”的時代裡,很多人都失去了自我,隨波逆流,去追逐電視熒屏、網絡世界裡俊男靚女們的華麗外表,那些默默無聞、重視精神世界的名人們成了他們眼中的過客。但本文的小作者選擇貝多芬作為自己膜拜的時象,實在令人敬佩。文章立意深刻,選材恰當,結構嚴謹,語言流暢.感情真摯,不失為一篇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