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原創文章,歡迎閱讀,如敢洗稿,勢必全網追究到底)

文|諸神的恩寵

最近,久未露面的歌唱家蔣大為實實在在地火了一把。

起因是,網絡傳出蔣大為痛批朱之文的小視頻。視頻中,蔣大為極力否認自己教過朱之文唱歌。他還說,農民就是農民,歌唱家就是歌唱家,這是兩個職業,哪有什麼“農民歌唱家”。言下之意,暗諷朱之文以“農民歌唱家”自居是不倫不類,譁眾取寵。

蔣大為的這番言論經過網絡發酵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人覺得他瞧不起朱之文,還有人覺得,他是在妒忌朱之文。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那麼,朱之文是誰?

朱之文,原本是山東菏澤單縣朱樓村的一個農民。2011年初,他參加山東電視臺綜藝節目《我是大明星》,以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豔驚四座,獲得冠軍。同年5月,他登上央視《星光大道》的舞臺,在年度總決賽中獲得第五名。第二年,他在央視龍年春晚上獨唱一曲《我要回家》,從此成為名人。

九年前,當朱之文以樸實的形象進入大眾視線時,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會一唱成名。而這些年來,人們對他的評價也是譭譽參半,他在收穫鮮花和掌聲的同時,也收到了許多誤解和攻擊。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01兩年實現三級跳,成為草根逆襲典範

朱之文生於1969年,七歲時,父親因病去世,母親獨自將他拉扯成人。

由於家境貧困,朱之文小學二年級就輟學了,但唱歌這個愛好,卻被他一直保留了下來。年輕時,朱之文在開封打工,在地攤上看到一套金鐵霖教學磁帶,於是花了15元錢買下,當寶貝一樣拿回家學習。通過不斷自學唱歌,漸漸地,他唱歌有了點小名氣。村裡有人辦紅白喜事,偶爾會請他去唱歌,一首歌只有十塊錢,他卻樂此不疲。

朱之文歌唱生涯中的第一個獎項,是二十多年前獲得的。當時,為了參加那場比賽,他步行了兩百多公里。最終,他拿了一等獎,捧回了一張獎狀和一個保溫瓶。結婚生子後,朱之文一家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當時全家年收入只有5000塊,最窮的時候,全家人一個月只花一塊四毛錢,只夠買火柴和鹽。

即便生活如此艱難,朱之文依然沒有放棄唱歌。經濟條件稍好一點後,他就蓋了一間練歌房,地面鋪上了城裡人才鋪的地毯。當時,村裡人都嘲笑他,說他瘋了。但他絲毫不受影響,每天仍雷打不動地練歌。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2011年初,朱之文參加了綜藝節目《我是大明星》。這一年,他42歲。他戴著毛線帽,穿著軍大衣緩步上臺,一亮嗓子,讓所有人大吃一驚!人們幾乎不敢相信,如此純正的男中音竟出自一個其貌不揚的農民之口。

評委薑桂成懷疑他在假唱,就故意讓樂隊停下,讓他清唱一段。聽完朱之文的清唱後,薑桂成斷言,這個人很有可能奪得總冠軍。而且,就憑這幅好嗓子,他很有可能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薑桂成的判斷是對的!最終,朱之文獲得了《我是大明星》的總冠軍和五萬元獎金。這筆獎金,不僅解決了朱之文一家的溫飽問題,也堅定了他繼續唱歌的決心。

不久,朱之文就遇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貴人——於文華。於文華是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歌唱家,九十年代曾因《縴夫的愛》紅遍全國。一次,她無意間看到了朱之文的演唱視頻,看完驚為天人。出於惜才之心,她親自去到朱之文的老家拜訪了他。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在於文華的引薦下,朱之文從山東走向了全國。2011年5月,他獲得央視《星光大道》年度第五名的佳績。隨後,他又受邀參加了央視龍年春晚。

短短兩年裡,朱之文從農民變為地方明星,最後成為全國明星,實現了人生三級跳,是草根逆襲的典範。這一路走來,正是“熱愛”這兩個字,支撐著他不斷前行。

郭德綱說,一個人想混出名堂,必須具備三個要素,一是自身努力,二是貴人提攜,三是機遇。三者缺一不可。朱之文同時具備了這三個要素。論努力,他一唱就是四十多年;論貴人,薑桂成和於文華都是他的貴人;論機遇,他抓住了選秀節目最火的時機,最終一唱成名。由此可見,朱之文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必然。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02成名後捐款百萬,卻依然遭眾人詬病

成名後,朱之文依然住在朱樓村。他覺得自己就是農民,最終還是要靠土地過活。 然而,隨著名氣越來越大,錢越來越多,他的煩惱也隨之增多了。

這些年來,朱之文靠商演賺了不少錢。有錢之後,他並沒有忘本,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回饋著家鄉。他先後捐資140萬建設家鄉,比如,給村裡買健身器材,興建村幼兒園,給村民買灌溉爐,給家鄉修路,等等。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諷刺的是,對於朱之文的付出,同村人卻並不買賬。朱之文出錢修路,同村人說就修這麼一點,修少了;朱之文掏錢解決灌溉問題,同村人說這點錢對朱之文來說就是九牛一毛。總之,無論朱之文捐多少,在村民眼裡都太少太少。

更讓朱之文苦惱的是,自從他成名後,無論是好朋友,還是陌生人,都開始找他借錢。起初,朱之文沒多想,想著誰家還沒個困難,能幫一把是一把,借吧。

不料,他的善心卻讓自己淪為“移動提款機”。有鄰居向朱之文借了五次錢,但沒有還過一次錢。到第六次時,朱之文沒給他借,對方當場就翻了臉。更有人一開口就要借20萬,還大言不慚地說,“朱之文你上過春晚,肯定有錢!”事實上,朱之文上春晚酬勞只有3000元。

至今,朱之文家的抽屜裡塞滿了大大小小的欠條,總計近百萬,卻沒收回一分錢。要不回債的原因很簡單——抹不開面子。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過去,朱之文一家是村裡是破落戶,人人都瞧不起他家。一次,妻子的手指被割破了,朱之文向鄉親們借50元給妻子包紮,可一村人竟沒有一個人給他借錢。還有一次,朱之文牙疼卻沒錢看病,看著他疼得齜牙咧嘴,妻子只好把齊腰的長髮剪掉賣錢,這才湊夠了看病錢。

面對昔日冷血無情的村民們,成名後的朱之文不計前嫌,有求必應。以德報怨,在朱之文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儘管如此,他的好心卻沒有換回好報。

2018年,村裡有人發現直播朱之文能賺錢,於是,朱之文的日常便被搬上了短視頻平臺。一位鄰居靠直播朱之文的視頻,積累了100多萬粉絲,賣了賬號淨賺60萬。朱之文整天活在各種手機鏡頭下,他不堪其擾,只能閉門不出。這時,村民急了,為了直播賺錢,他們翻牆撞門砸玻璃,用盡了各種卑劣的手段。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村裡出了大名人,連村領導都不肯放過這個賺錢的機會。他們在村口豎起“朱之文故鄉”的指路牌,又蓋了“朱之文大舞臺”。名不見經傳的朱樓村,就因為出了朱之文,搖身一變成了“旅遊景點”。

東野圭吾說,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村民們像永遠也喂不飽的餓狼,而朱之文就是不斷退後的“東郭先生”。網絡直播放大了村民的人性之惡,也讓朱之文苦不堪言。這一切荒誕至極,又讓人心生悲涼。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03善良也有底線,要守住心理界限

朱之文成名前,天天唱歌,是村民們眼中的“懶漢”。然而誰也沒想到,這個“懶漢”竟有一天發達了,過上了人上人的日子,這讓村民們無法接受。他們這種不平衡的心理,在朱之文捐款後表現得尤其明顯。

2019年,朱之文曾捐款140萬建設家鄉,當時就有村民罵他作秀。今年武漢疫情爆發後,朱之文又捐款20萬。有人留言說:“我就住在朱樓村,朱之文有錢捐出去,還不如拿錢買口罩發給我們。朱之文就是愛作秀。” 還有村民說:“要想叫俺說他好,就給每人買輛小轎車,再一人給一萬塊錢!”

村民們為什麼會這樣說?究其原因,無非是嫉妒心在作祟。朱之文的鄰居在接受採訪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就他那個樣子,也能出名?!”在村民們看來,朱之文能出名就是走了狗屎運。大家花他的錢,理所當然。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斯賓諾莎說:“嫉妒是一種恨,這種恨使人對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對他人的災殃感到快樂。” 人性的黑暗面之一,就是“笑人無,恨人有”。人往往能接受陌生人的成功,卻無法熟人比自己過得好的事實。

如果說朱之文有什麼錯,那錯就錯在他實在太窮,又紅得太快!他的成功,戳中人性陰暗面裡最敏感的那根弦。對貪婪的弱者來說,他們的邏輯是:你本不如我,憑什麼過得比我好?!九年來,朱之文的“善”誘發了同村人的“惡”,村民們像寄生蟲一樣黏在他身上,一邊拼命痛罵他,一邊又靠他賺錢養家。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朱之文性格敦厚,是典型的老好人。而老好人的做事風格就是,不願得罪人,不會拒絕人,常常以犧牲自我來滿足他人的需求,最後往往搞得自己身心疲憊,費力不討好。可以說,正是朱之文的退讓,助長了同村人的貪慾。

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有兩種生存空間,一種是物理空間,一種是心理空間。心理界限不清,是人際關係痛苦的根源。親子關係、夫妻關係、朋友關係,都需要界限。一個人越成熟,越能分清自己能力的邊界。

而老好人在為人處世中,常常為了照顧他人感受而壓抑自我感受,導致自己的心理邊界被不斷侵犯。所以,連朱之文自己最後都說,“現在的我不知道在天堂,還是在地獄。”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04樸實還是作秀,“農民式的狡猾”有錯嗎

蔣大為坦言自己不喜歡朱之文,因為朱之文身上有一種“農民式的狡猾”。

農民式的狡猾?這話聽上去分外刺耳,不過,多看朱之文的視頻就會發現,蔣大為的話並非空穴來風。

在某綜藝節目裡,朱之文學雞叫,學得惟妙惟肖,引得嘉賓鬨堂大笑。這確實讓人有種譁眾取寵的感覺。這種場景,讓我想起《紅樓夢》裡劉姥姥二進大觀園。

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時,是去要錢的。她深知自己的身份低微,所以甘願放下面子,被大觀園裡的小姐太太們耍弄取樂。朱之文上臺表演,雖然不是要錢,但面對臺上那些綜藝名人,他內心多少有些自卑,他深知與其假裝高大上,還不如呈現原生態。於是,才有了他在舞臺上學雞叫那一幕。可以說,朱之文的智慧之處,正在於他的大智若愚。這一點,和劉姥姥非常像。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另外,他之所以能學得惟妙惟肖,是源於日常的觀察。朱之文小時候買不起玩具,於是雞就成了他最好的玩伴。久而久之,他就學會了學雞叫。在我看來,朱之文模仿雞叫,和劉姥姥在大觀園扮醜自嘲,都讓人很辛酸。

朱之文的大智若愚,說到底,源自於他骨子裡的樸實。

於文華在一次訪談中說,她初到朱之文家時,朱之文非常靦腆,一直往旁邊躲閃,這種樸實讓她大為感動。於文華自己也是農村出身,深知從草根歌手的不易,見到朱之文後,她倍感親切,於是決心傾力提攜朱之文。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還有一個細節,也能說明朱之文的樸實。一位贊助商找到朱之文,拿出三四件衣服,讓他隨便挑,那意思就是讓他為這些服裝代言。但朱之文的第一反應卻是,指了指自己的衣袖,說:“我有!”贊助商沒辦法,只好把話挑明瞭,朱之文這時才明白了對方的用意。

朱之文樸實的背後,也透露出他自卑的一面。成名後,朱之文受邀參加了金鐵霖從教五十週年紀念活動。當天,許多著名歌唱家都紛紛前來祝賀,眾人寒暄的場面好不熱鬧。而此時,朱之文卻躲到一旁,看上去相當落寞。有人問他,為什麼不過去跟大家聊天,他說人家都是歌唱家,他不好意思往別人跟前湊。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朱之文還有個“怪毛病”,他不愛和大老闆合影,卻愛和普通人合影。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出名就是靠大家的支持,人家找我合影,那是看得起我。”

《我是大明星》是朱之文的福地。初登這個舞臺時,他身穿一件軍大衣,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大衣哥”。多年後,在一檔綜藝節目中,主持人問朱之文,當年穿軍大衣參賽,是有人包裝的嗎?朱之文當即否認,他說那件大衣是一個老鄉在舊貨市場花了三十塊錢買的,之後就送給了他。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後來,這件軍大衣也成為朱之文公益事業的起點。成名後不久,朱之文受邀參加一個救助白血病兒童的公益活動。活動現場,他將那件軍大衣當眾拍賣,籌得善款51.8萬,隨後,他又承諾追加10萬。下臺後,朋友怪他捐10萬太多了。他卻霸氣回應:“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做事就別後悔,後悔就別做事,就這麼簡單!”這些年來,朱之文每年都要進行數十場公益演出,每一場演出都要捐款。

成名九年來,朱之文痛並快樂著。兒時,朱之文的的夢想是能成為歌手,現在這個夢想實現了,再說起夢想時,他坦言:“在家吃餃子放煙花,陪著老婆孩子,這就是我的夢想。”

被鄉親們排擠,被歌唱家嘲諷,朱之文是怎樣從名人變成“罪人”的

這一次,蔣大為的訪談視頻曝光,又將朱之文推上風口浪尖。一時間,有關朱之文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有誇他的,也有罵他的。然而,人心就是照妖鏡,你是怎樣的人,你就會用怎樣的眼光打量他人。佛印心中有佛,他看蘇東坡就是一尊佛;蘇東坡心懷嫉妒,他看佛印才會是一坨屎。

那麼,朱之文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完)

1.《我是大明星》

2.《中國人活法:想唱就唱》

3.《大衣哥的成名煩惱》

作者介紹:諸神的恩寵,多平臺簽約作者,熱愛讀書、思考、寫作。

今日頭條“新寫作大賽100強作者”、今日頭條“616現場寫作大賽”第二名、50餘次青雲計劃獲獎者、2次月度優質賬號獲獎者、4次榮獲“頭條圖文價值營銷排行榜情感心理領域TOP50作者”。百家號優選計劃獲獎者、簡書優秀人文作者。文章曾刊登於《阿勒泰日報》。

鄭重申明:本文為原創文章,抄襲或洗稿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