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最近比較瘋!為何?暴躁的瘋牛能跑多遠?

最近將近14個交易日市場太牛!完全走出牛市的感覺。客觀來講,這波反彈有些過熱了,似乎疫情根本沒來過一樣。03年非典時期經驗表明,疫情雖然對於市場的衝擊是暫時的情緒影響,而不是趨勢性的。所以必定會修復,但就目前來看,在疫情還沒有明確穩定,在對經濟和行業的衝擊有多大影響的未知情況下,這輪反彈為啥這麼強?

股市最近比較瘋!為何?暴躁的瘋牛能跑多遠?

想來想去,仔細揣摩再次感覺到,金融交易的市場是炒作未來的預期!另外追加市場情緒按照趨勢的推動,只不過情緒仍在不斷的發散和遞進,可以由幾點去佐證。


1/數據真空期,流動性寬鬆

這次疫情嚴重的壓抑了短期的生產和需求,多數企業盈利的基本面必然受損,這也是在預期之內的。但在貨幣、信用政策雙寬鬆的驅使下,流動性寬鬆更有利於權益資產的表現,可能是本輪上漲的主要動力。在宏觀數據、企業盈利數據真空期,市場更傾向於博弈流動性寬鬆以及疫情趨勢邊際改善背景下的結構性交易機會。


2/內外資推動,貨幣銀行存款餘額過多,匹吐匹也銷聲匿跡,理財渠道極其有限。最主要的其中一點也是最近一大批基金成功發售的來襲,對於現在和預期有極大的推波助瀾作用!

節後“抄底”資金淨流入明顯,伴隨疫情發展緩解呈現趨勢上升。 在復工延後、逆週期調節 政策尚未發力的情況下,超發的宏觀流動性暫時無法很快進入實體經濟,於是形成了過剩的微觀流動性,資金沒地兒去就搞點兒基金吧,比如前幾天陳光明的基金認購超1200億創出歷史新高。

爆款基金至少能表現出市場熱度較高,但爆款基金並不是市場見頂的充分條件,不過爆款基金往往意味著市場情緒正在接近階段性的高點。未來爆款基金還會湧現,將逐步代替股票賬戶入市成為居民投資理財的主要手段。

最近天風證券統計了1 月份,接近 1000 的公募基金髮行,這些基金在 2 月份的建倉,推動了科技股 的上漲。未來還有大量的科技類 ETF 將發行,吸引更多的增量資金湧入科技板塊。

股市最近比較瘋!為何?暴躁的瘋牛能跑多遠?


3/估值到底有沒有天花板?

科技漲了這麼多了還會再漲嗎?去年核心資產大放異彩,市場擔心白馬股的估值會不會太高了?去年四季度開始創業板開始接力高歌猛進,科技股大面積躁動,很多核心標的PB飆到了10倍20倍,PE幾百倍甚至上千倍,券商仍在不竭餘力的去吹,就在大家還在探討估值高不高的時候,龍頭於是又漲了50%。“別TM分析了,再分析就沒上車機會了。”春節後市場首日暴跌,科技股也難逃厄運,不過科技股第二天第三天開始都出現了迅速修復,核心標的繼續新高。關於估值天花板的認知逐漸被打破,可能科技股真的沒有頂?不是沒有頂,只是行情走到現在人們不願意相信有頂了。

股市最近比較瘋!為何?暴躁的瘋牛能跑多遠?

關於估值,估值會影響後續收益率的幅度,也就是未來賠率的大小,以及勝率的高低。估值高了可以更高、低了也可以更低,股價不隨估值的高低而改變趨勢,並不是充分條件,估值一定要配合趨勢的“拐點”去使用,但如果股價拐點出現,低估值的品種有漲幅更大更快,高估值的品種跌幅也可能更大,就目前來看拐點還沒出現,幾個核心標的可以當做先行指標來看,一旦它們的業績被證偽,風險可能會發散,但如何精確的判斷出“拐點”還不是個容易事兒,往往都是後視鏡才能真正看到。

4/從時間週期上看,沉寂多年的創業板為主的熊市調整終於在19年的整年大週期中築底盤整成功。宏觀交易學上看月K線才剛剛開始,並且月線站在所有中短期均線之上,有這一點就足夠認定這波以創業板的趨勢行情在級別上不同凡響。短期研判2月和3月是各重要指數震盪持續走高的最佳時間週期。股票市場最終的走勢無論是漲還是跌都會超出多數人的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