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還有投資機會嗎?剛剛新華社發文這麼回答


7月12日,國家媒體新華社發表觀點《讓不動產“動”起來才能突破行業發展瓶頸》,文中指出,在衝破萬億規模後,處於變革和機遇中的中國房地產行業,未來將呈現怎樣的發展格局?

房地產還有投資機會嗎?剛剛新華社發文這麼回答


對此,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9年房地產大勢改變接近臨界點,房地產行業要將業務重點從投資轉消費、增量轉存量、開發轉服務,讓不動產“動”起來,才能在樓市後規模時代突破發展瓶頸。

房地產還有投資機會嗎?剛剛新華社發文這麼回答


聶梅生2001年開始出任全聯房地產商會會長,經歷了房地產行業從野蠻生長到創新轉型,也見證了無數房地產企業發展的跌宕起伏。比起研判房地產市場走勢,聶梅生現在更願意談論房地產行業的未來。

“2019年是我國5G元年,在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大,複雜多變的國際貿易形勢下,高技術、服務業、消費升級等勢必會成為提升經濟增長動能的發力點。”聶梅生說,這是房地產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背景。

從行業自身發展情況來看,聶梅生說,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城鎮住房數據估算,全國房地產總市值為300—400萬億元,如果能夠盤活使用拉動內需消費,將激發一個巨大的市場。當前很多互聯網企業都在深挖社區服務價值,而守著這麼大市場的房地產企業還在固守過去的經營邏輯,艱難地尋求轉型。

她認為,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激活這個市場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通過科技與房地產融合實現產品和產業融合,讓“不動產”動起來。

聶梅生把這種融合放在社區這一空間下,定義為數字社區生活圈。她說:“當前社區居民生活服務需求要進一步滿足和激活,政府也迫切需要提升社區管理和服務的精準化、智能化水平,對應這些需求的各種垂直細分領域服務商很多,但各自為政、分散無序的情況很普遍,‘不動產’動起來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她透露,全聯房地產商會將成立數字社區分會,藉助平臺優勢,發起產業融合試點,基於大數據應用,從C端用戶需求出發,將開發商、物業公司、智能家居供應商、養老服務供應商、家政服務供應商、健康服務供應商、教育服務供應商等和C端的業主都整合到數字社區服務雲平臺,從而解決社區管理、社區服務中存在的分散無序、管理和服務分家、各自為政、重複支付等問題,重塑社區消費生態圈,喚醒社區服務的海量市場價值。

房地產還有投資機會嗎?剛剛新華社發文這麼回答


上述新華社報道,就是引用聶梅生老師的觀點,說出官方媒體的意願,其中重點就是“房地產行業要將業務重點從投資轉消費、增量轉存量、開發轉服務,讓不動產“動”起來,才能在樓市後規模時代突破發展瓶頸。”

讓不動產“動”標誌著房地產行業要將業務重點從投資轉消費、增量轉存量、開發轉服務,才能在樓市後規模時代突破發展瓶頸。也就是說房地產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就是讓房產從新房投資轉向了存量房的運營。

不動產只有運營起來,才能動起來,才能帶來價值。只有自己住或者租給別人住才能盤活存量資產,讓資產代替價值,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兩個月前,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直言指出:“當你買了房子用於投資、投機,並不出租,那就是一堆閒置的水泥鋼筋和磚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