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侖“鏈式復產”破重圍

本報訊(記者厲曉杭 通訊員俞淑豔 虞海波)作為燈具龍頭企業,凱耀電器是北侖區第二批覆工的39家企業之一。復工後,該公司並不急於生產,而是向大碶街道三複工作組提交了一個特殊的申請,希望街道能幫扶其6家屬地配套企業同步開工。

“小河有水大河滿。製造業分工越來越精細化,大企業需要小企業配套服務,小零件沒有,整條產業鏈就會受到影響。”大碶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孫旭輝介紹。

接到申請後,三複工作組第一時間開闢綠色通道,排摸轄區規上企業相關配套情況,加班加點評估復工條件,實地走訪指導防疫,讓配套企業儘快與規上企業“攜手復工”。

成立兩級防控小組、網格化管理、居家辦公、外來人員防控到強調幹部作風、食堂宿舍防疫等方面,凱耀電器連發12道防疫令全面做好疫情防控。與此同時,凱耀電器還把防疫方案與配套企業共享,並上門幫助做好復工防疫。

“凱耀公司大,前往應聘的求職人員多,他們會幫忙篩選合適的員工資料移交給我們人事部門,省去了我們的招聘環節,只需對員工進行培訓就能快速上崗。”寧波羽陽機械有限公司是凱耀的主配套商,公司負責人陸培峰介紹,公司員工到崗率不高,產能恢復緩慢,凱耀在自己的招聘會中幫助生產鏈上的企業“物色”員工。截至22日,復工不到一週,羽陽機械的產能已恢復到40%。

“省內外供貨商平均復工率已經達到75%,公司目前產能也已恢復45%左右。”凱耀照明集團總裁辦主任王建文說。

像凱耀一樣,以旭升、拓普、華朔等北侖區龍騰企業和“單項冠軍”為龍頭,該區相繼成立“復產聯盟”,打造防疫一體、員工共享、產業協同的上下游抱團復產模式。截至2月21日,北侖全區68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其中204家企業產能恢復超75%。

為了給企業注入更多信心,北侖區還針對區內企業特點,出臺了幫扶中小企業共渡難關政策21條,並拿出3000萬元資金專門扶持防控措施較好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