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失良機 貽誤發展就是最大的瀆職

坐失良機 貽誤發展就是最大的瀆職

本報評論員

習近平總書記在2月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強調,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積極推進在建項目。

不可否認,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一定衝擊,打亂了正常運轉的生產生活秩序,但是改革發展大局不能被疫情打亂。那麼,我州如何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實際行動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全力以赴做到促發展、奔小康?2月21日,州委書記郭鶴立在全州領導幹部金融債券知識培訓視頻會上警示全州領導幹部:“坐失良機、貽誤發展就是最大的瀆職”。

的確,發展是解決臨夏一切問題的“總鑰匙”。當前,隨著我州3名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癒出院,連續21天無新增確診病例,標誌著我州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州結合臨夏實際,探索出了運轉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建立了全天候、全覆蓋、全方位的聯防聯控“十張網”,釋放出了“十個空前”的效應。

戰“疫”定有勝時,發展不能停步。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打基礎的關鍵之年。近期中央、省上密集出臺了一系列覆蓋面廣、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這就要求各級各部門胸懷大局、立足實際、化危為機,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實幹精神,營造務實之風,築牢實幹之魂,敢負擔當之責,提升落實之本,切實增強敏銳性、主動性,認真學習政策、研究政策、吃透政策,迅速把政策轉化為項目、轉化為資金、轉化為受益,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向前走,全力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的雙勝利,奮力開創富民興臨新局面。

項目是撬動經濟發展的總開關,是牽動全局工作的“牛鼻子”,也是補齊差距短板、拉動經濟發展最有效的手段,更是落實政策最直接的載體。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抓發展、抓項目的鮮明導向,不斷提高謀劃推動項目的能力,始終把抓項目作為檢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效的“試金石”,緊盯國家省上投資導向和政策,積極把政策的“硬貨”、“乾貨”轉化為解決問題、彌補短板、推動發展的實際成果。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舉措,不迴避、不推諉、不扯皮,敢於下決心、作決策,圍繞項目幹,圍繞項目轉,積極推進在建項目,加快新建項目開工,抓緊謀劃一批公共衛生、道路交通、應急儲備、民生保障、城鄉環境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項目,嚴格落實“一個本子管到底”辦法,做細做實項目前期工作,儘快達到開工條件。

善學者智,善學者勝。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面對新發展新機遇新挑戰,就必須要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修好“必修課”,多學“選修課”。當前,我州黨員幹部普遍存在對現代金融知識學習不夠、理解不透的問題。因此,廣大黨員幹部要結合崗位實際,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和視野,“缺什麼補什麼”,不斷加強對政策、金融、債券、保險等方面知識的學習,熟悉掌握金融信貸的工作要求、產品種類、貸款流程和模式做法,找準縣市和部門實際、產業發展需要、群眾生產需求與金融項目的對接點。要堅持爭取國家投資與用好金融資本、盤活民間資本等多頭髮力,用足用好普惠金融創業擔保貸款政策,落實好國家、省上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和金融財稅政策,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面對烈火,就要以淬火成金的進取之姿迎難而上;面對風雨,就要以疾風勁草的奮發之勢勇闖難關。暖春已至,曙光更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妥善應對疫情的短期衝擊,一手抓緊疫情防控,一手抓好經濟運行,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給人民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