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互助五興”小組長抗疫一線顯身手

特約記者 龍艾青 通訊員 姚聲柏

日夜值守,宣傳引導,溫情服務……

連日來,在湖南湘西花垣縣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隨處可見胸戴黨徽、臂戴袖章,忙忙碌碌的一群人,他們就是“互助五興”小組長(以下稱互助組長)。

他們迎疾而上、逆家而行,成為抗疫一線的亮麗風景。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該縣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互助五興”農村基層治理模式政治引領功能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依託全縣12個鄉鎮241個村(社區)的5532個“互助五興”小組,聯結群眾2.7萬餘戶11多萬人,凝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磅礴力量,築起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鋼鐵長城”。

走村串戶,爭當疫情防控“宣傳員”

“各位父老鄉親,目前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請大家儘量少出門、少聚餐……”2月19日,花垣縣龍潭鎮豆旺村石珍豔、吳昌斌等6名互助組長,手拿宣傳單和小喇叭,走進村間小路,將防疫措施和最新注意事項傳達到村民當中。

花垣“互助五兴”小组长抗疫一线显身手

花垣縣吉衛鎮夜郎平村支書兼互助組長田金珍,在用廣播向村民宣傳疫情防控措施

對於“新冠病毒”,廣大群眾期初並不瞭解,甚至感到害怕。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該縣農村(社區)互助組長爭當“宣傳員”,通過短信微信、移動音響、發放傳單等,展開聯防聯控大宣傳,將上級部署、防控措施,以及防疫知識,第一時間傳遞到千家萬戶,消除群眾恐慌心理,增強群眾防護意識。

“廣大村民要注意,這次疫情莫大意;不走親戚不出門,疫情防控靠我們。”“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少喝一餐酒,感情仍長久。”……

針對農村不同區域、不同語言,不同年齡段人群接收信息方式的不一樣,以及老人不會使用微信等實際,龍潭、麻慄場等鄉鎮互助組長,編創苗歌、順口溜等淺顯通俗、琅琅上口的宣傳資料,利用移動小喇叭、“村村響”進行傳播,真正讓疫情防控措施入腦入心。

春節假期,農村喜事連連。疫情來襲,互助組長憑人頭熟、鄰里親的情面,通過勸說,紅事宴請一般都能延期,但白事宴席勸導難度大。為最大限度降低病毒傳染風險,他們冒罵名、講策略,勇當“逆行者”。

1月27日,雅酉鎮下水村民吳某某去世,按當地習俗,後人至少要舉行5天的悼念活動。作為自己的互助戶,互助組長龍記先面對親屬抱怨,毅然上門勸導。通過多番解說,家族答應喪事從簡,逝者從去世到入土,除直系親屬外,外村親戚僅有幾個代表參與。

花垣“互助五兴”小组长抗疫一线显身手

花垣縣吉衛鎮夜郎坪村互助組長龍國銀,在村口張貼疫情防控宣傳資料

目前,該縣廣大互助組長通過鄰里互助,累計發放、張貼“一封信”“防控知識要點”“通告”等宣傳資料16.5萬餘份,勸導取消紅事喜宴、白事聚餐660多場,勸阻群文活動480餘場,疫情防控形成“人人參與、群防群控”良好格局。

奔赴一線,勇當疫情防控“戰鬥員”

“兄弟你好,你們不是本村人吧,現在還不能走親訪友,請大家配合。”2月13日,在麻慄場鎮新科村村部衛生健康服務點,該村互助組長龍開陽為前來走親的人員及司機,進行體溫檢測,並登記車牌號和身份信息,然後勸其掉頭返回。

“我村有365戶村民1415人,其中外出務工160多人,這次疫情防控時間緊、任務重,多虧有了互助組長打頭陣、扛重任。”一起執勤的該村黨支部書記龍長順介紹,村裡組建了由43個黨員、7個鄉賢及積極分子組成的50個“五興互助”小組,每個小組長分包5至8戶農戶,還輪流值守3個衛生健康服務點,快速排查出返鄉人員153人,其中涉鄂2人。

“光靠村裡的6名村乾和11個村民小組長,排查工作再苦再累,也不可能這麼快,衛生健康服務點值守也難以堅持下來。”龍長順感言。

花垣“互助五兴”小组长抗疫一线显身手

麻慄場鎮新科村互助組長龍開陽(右二)、石磊滿(右一)在村口為司乘人員檢測體溫,登記車輛及行人信息

和新科村一樣,疫情防控警報拉響後,該縣12個鄉鎮241個村(社區)黨組織憑藉“互助五興”小組覆蓋廣、隊伍強、力量大的優勢,採取鄉鎮幹部包村、村組幹部包寨、互助組長包戶的方式,織牢織密疫情阻擊“防控網”。

互助組長隊伍迅速集結、衝鋒在前,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治理末梢”作用,以“過篩子”的辦法,逐寨逐戶對返鄉務工人員特別是涉鄂人員進行巡迴摸排,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花垣“互助五兴”小组长抗疫一线显身手

花垣縣麻慄場新橋村互助組長石晨(右),在當地衛生健康服務站登記司乘人員信息

在省際、縣際和鄉鎮村的各個衛生健康服務站(點),屬地互助組長隊伍勇當“排頭兵”“先遣隊”,與衛計、交通等部門工作人員並肩作戰,實施全天候把守,形成阻擊合力,做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

在與疫情的激烈交鋒中,該縣各鄉鎮村抓住戰機,發展壯大戰鬥隊伍,強化“黨建引領、互助五興”政治功能。通過調整優化,全縣新建互助五興小組144個、聯結農戶264戶,一併編入戰鬥系列,成為抗擊疫情的新生力量。

真情關愛,甘當疫情防控“服務員”

在抗疫一線,該縣“互助五興”隊伍中,還有一批互助組長“化身”服務員,為前線做好保障、為群眾提供服務,用心用情守護轄區百姓安康。

“感謝你們啦,這個春節雖然漫長,但待在家裡感到很幸福!”2月6日,雅酉鎮東衛村村民張某某收到該村互助組長隆紹武一行送來的《解除醫學觀察告知書》時,連連道謝。

據瞭解,張某某在湖北武漢從事金融工作,1月21日下午回到家,接觸的家人有父母和妹妹。隆紹武隨即告知其全家4口,春節期間要待在家裡隔離,並在觀察間為他們提供及時周到服務。

花垣“互助五兴”小组长抗疫一线显身手

花垣縣麻慄場新橋村互助組長石晨(左),利用晚上向農戶宣講疫情防控知識

1月26日,張某某感冒,隆紹武立馬趕到鎮衛生院買藥。1月28日下午6時許,張某某母親發燒到39℃,隆紹武立即向村裡報告,陪其全家乘坐縣裡調來的救護車,前往縣人民醫院檢查,確診為非新冠肺炎病例。2月1日,張某某家的米、鹽都吃完了,隆紹武跑到鎮裡採購……

隔離的是病毒,帶來的是關愛。在排查出有涉鄂人員並實施隔離觀察的村寨,當地互助組長主動請纓,與村幹、村醫、輔警組成先鋒隊,每天上門瞭解隔離對象身體狀況,將生活物資送到家中。

同時,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人等,送上油鹽菜米,清理生活垃圾,解除他們在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後顧之憂,用溫情服務將防控措施落實落細。

龍潭鎮龍潭村村民滕久孝患尿毒症,每週須到縣人民醫院透析3次。2月6日,正值疫情嚴控時段,所有車輛全部停運,急需透析的滕久孝,因無車進城而焦急萬分。該村互助組長吳立志獲悉後,立馬找車將滕久孝送到縣城,陪其做完透析後,又駕車把他送回家。

暖心行動,增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愛心湧動,凝聚了疫情防控的不絕動力。

“楊遠章5000元、楊正邦1000元……”2月11日,在互助組長的帶頭下,十八洞村梨子寨26戶村民為武漢捐款1.48萬元;2月10日,吉衛鎮夜郎坪村支書田金珍帶頭為抗疫捐款1000元,其他互助組長和村民跟著捐了1萬多元;2月8日,邊城鎮板栗村48個互助組長和村民群眾捐款12599元……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裡,由互助組長組成的一支支“防疫保姆”隊伍,活躍在花垣鄉村社區,辦理實事好事6500多件,架起了黨和群眾“連心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