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去年,中国男篮兵败世界杯,失去了直通东京的机会,不得不参加今年6月在加拿大举办的奥运资格赛,但到时候强手云集,中国男篮脱颖而出的希望非常渺茫。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以来,中国男篮已经连续参加了9届奥运会。

几个月后的东京,有可能迎来没有中国男篮的奥运会。

这样的情况让球迷们非常痛心,但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中国篮球的未来开始变得让人担心。从男篮世界杯的表现来看,中国队真正有实力跟欧美球员对抗的只有易建联,他是中国男篮最后的遮羞布。但阿联的年龄已经超过了32岁。四年后,还想让年近37岁的易建联来领导中国男篮吗?这种状况,想想都让人害怕。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原本周琦和郭艾伦被给予厚望,但在世界杯上的表现及失误,让人失望,甚至有部分球迷至今还耿耿于怀。目前,国内是否有人能接班阿联,准确的讲,没有。但以后阿联逐渐淡出国家队之后,必须要有人在大前锋位置上解决燃眉之急。当然,这不是说能替代阿联,只能说是在缺少阿联的情况下能上去顶一顶。从目前来看,最有可能的是沈梓捷和胡金秋,但他们跟阿联的差距之大也是肉眼可见。

下面,我们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沈梓捷和胡金秋谁有望成为这个“燃眉之急”。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一、 基础条件对比

沈梓捷效力于深圳队,出生于1997年9月3日,目前22岁,身高2.09米,臂展2.18米(也有传说超过了2.20米),体重100公斤。胡金秋效力于广厦队,出生于1997年9月24日,比沈梓捷小20来天,身高2.10米,臂展2.14米,体重90公斤。

沈梓捷和胡金秋在年龄和身高上差不多,但有“中国大鸟”之称的沈梓捷臂展更优秀,体重也比胡金秋重10公斤。这对于内线球员来说,是天然的优势。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内线是篮球比赛中身体对抗最强烈的地方,这需要内线球员有坚实的身体条件作为支撑。同时,臂展长也有利于封盖和护框。所以,从防守端的基础条件来看,沈梓捷要优于胡金秋。

但胡金秋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更好,速度也更快,作为2.10米的内线球员,胡金秋能像小个子球员一样,满场飞奔。胡金秋的这种敏捷性,满足现代篮球对于内线球员的要求。当然,这主要是在进攻端好使,在防守端,还是需要有更为强壮和坚实的身体。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二、 基础数据对比

沈梓捷和胡金秋这两个赛季的表现比较稳定,沈梓捷相对于上个赛季,基础数据有了一定的上升,场均上场28.6分钟,拿到12.8分,6.8个篮板,1.4次助攻。胡金秋相对于上个赛季,场均得分有一定的下滑,场均上场32.8分钟,拿到17.2分,9个篮板,0.7次助攻。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一) 进攻数据对比

本赛季沈梓捷的进攻效率为113.4,排在国内球员的第65名,场均得分排在国内球员第21名。胡金秋的进攻效率为134.5,排在国内球员第5名,场均得分排在国内球员第8名。在这里,先简单阐述一下什么是进攻效率,进攻效率是指该球员在场时,本队在100个回合中的得分。在这方面,胡金秋远高于沈梓捷,当然进攻效率不仅在于个人进攻能力,也在于球队的整体表现。从目前来看,广厦队的整体表现优于深圳队。

在进攻方面,两人各有特点,胡金秋的攻击范围更广,进攻手段更为全面,沈梓捷则是以内线进攻位置。在串联球队方面,沈梓捷具有一定的策应能力,他场均能贡献1.7次助攻,而胡金秋只有0.7个。在二次进攻方面,胡金秋略强于沈梓捷,他场均能抢到3.5个前场篮板,高于沈梓捷的2.0个。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二) 防守能力对比

球员的防守能力主要体现在盯防、协防、护框、干扰对手投篮以及后场篮板等方面,但CBA在这方面的技术统计比较欠缺。我们主要从防守效率、后场篮板、封盖、抢断等方面来对沈梓捷和胡金秋做比较。

在防守效率方面,沈梓捷以86.3排在国内球员第10名,胡金秋以87.7排在第15名。防守效率反映的是当该球员在场时,球队在100回合的失分情况,所以防守效率数值越低,说明防守效率越好。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沈梓捷在身体的厚度以及臂展方面优于胡金秋,在防守端的效率也比胡金秋高。在后场篮板方面,胡金秋的数据略高于沈梓捷,但这是在上场时间较多的情况下。在封盖和抢断方面,两人差不多,但作为内线球员,两人的封盖数据并不让人满意。

三、近5个赛季数据成长情况对比

沈梓捷于16-17赛季开始征战CBA联赛,而胡金秋则早一年。作为内线球员,两人的主要贡献是得分和篮板,所以,我们侧重于比较两人在近5个赛季中的得分和篮板数据。

(一) 得分曲线图及对比情况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年轻球员刚步入职业联赛一般都比较艰难,但两人作为在国内天赋突出的球员,适应能力比较快。沈梓捷只用了两个赛季就度过了适应期,在职业生涯的第三年场均得分达到了两位数。而胡金秋只用了一年的适应期,在个人职业生涯首个赛季仅拿到5.8分的情况下,第二赛季就增长到15.6分,此后的第三和第四赛季场均接近20分。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从得分增长情况来看,两人的得分能力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也遇到了瓶颈期。沈梓捷本赛季的得分并没有太大幅度的提高,而胡金秋本赛季的得分能力略有下滑,相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第二个赛季,数据相差无几。这主要的原因在于,沈梓捷缺乏稳定的进攻手段和技巧,进攻端的技术还是比较粗糙;而胡金秋虽然有一手中投,进攻技术也比较细腻,但缺乏强大的身体力量作为支撑,进攻的能力难以更进一步。

(二)篮板曲线图及对比情况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从篮板球来看,胡金秋的表现依然优于沈梓捷,虽然这是在胡金秋上场时间比较多的情况下,但即便换算成沈梓捷的上场时间,胡金秋的篮板球数据依然高于沈梓捷。胡金秋本赛季的篮板排在国内球员第6,沈梓捷则排在第10。

从曲线图来看,胡金秋在个人职业生涯第二个赛季得到稳定上场的时间之后,篮板球有了质的飞跃,但在接下来几年中,进步并不明显。这还是涉及到上面所提到的问题,胡金秋的身体对抗不足,这是制约他成为更优秀球员的主要障碍。这不仅体现在进攻上,同样会体现在争抢篮板的卡位和争抢上。胡金秋虽然通过冲抢,确实能有一定的篮板保障,但如果想让自己的篮板球更上一层楼,还需要提高自己的身体厚度。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从沈梓捷篮板球的数据以及增长情况来看,表现是不让人满意的,他臂展和身体对抗的特点没有发挥出来。本赛季在上场时间增加的情况下,篮板球数据反而下降了。可见,他在卡位以及篮板意识等方面都还有待提升。

四、 投篮区域及命中率对比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沈梓捷本赛季共出手245次,其中有228次是在内线完成,占了个人全部投篮的93%,但命中率并不算优秀,61%的内线命中率处于在联赛的平均水平。在外线,沈梓捷仅有两次出手,都没有命中。在中距离,沈梓捷也仅有15次出手,命中率仅为20%。从中远投这项技术来看,沈梓捷基本是缺失的。如果想成为全面、优秀的内线球员,沈梓捷必须要在这项技术强化。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胡金秋在个人的全部351个投篮中,250个在内线完成,占比为71%,命中率也超过了联赛的平均水平,可见胡金秋虽然身体对抗不足,但比较善于跑位,能寻到许多轻松吃饼的机会。另外,他在内线的进攻技术以及左右手挑篮的柔和度方面,也强于沈梓捷。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另外,在中距离投篮方面,胡金秋的出手次数明显比沈梓捷多。

命中率也比较理想,除了罚球线附近的命中率偏低之外,在其他区域的命中率都达到或高于联赛平均水平。本赛季,胡金秋强化了个人在三分线外的攻击,出手次数不多,但命中率达到了40.9%。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这说明胡金秋的个人进攻手段更加全面了。

总的来看,两人均以内线作为主要的进攻区域,但沈梓捷的内线出手占比更大。沈梓捷在专注于内线进攻的同时,也能获得较多的罚球机会,沈梓捷本赛季共获得140次罚球机会,高于胡金秋的99次。但在中投和三分两项数据上,沈梓捷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的表现,胡金秋在这方面远远优于沈梓捷。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五、 结语

通过数据对比和分析,胡金秋在得分、篮板、进攻效率、攻击范围、投篮命中率、进攻技术的全面性等方面优于沈梓捷,但我们不应该以此评判胡金秋强于沈梓捷。一个球员对球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沈梓捷在顶放、卡位、协防、补位、干扰对方投篮、串联球队、策应等方面的贡献不能通过纸面数据直观的展示。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判定沈梓捷和胡金秋孰强孰弱。

最后,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话题,在易建联逐渐淡出国家队之后,谁能暂时接过易建联的枪,解决中国男篮在四号位上的“燃眉之急”。从联赛的表现来看,两人都有机会,毕竟当阿联真的到了退出国家队的那一天,国家队内线就只有周琦和王哲林两个正选纯内线,他们需要替补球员。

叹息啊!阿联淡出国家队后,或只有这两人,能解决燃眉之急

如果两人均入选了国家,主帅该用谁,则要根据对手和场上的形势来定。当需要内线防守,提高护框能力时,可以选择沈梓捷。当需要拉开进攻空间时,则可以考虑把胡金秋作为一个中距离的炮台。最后也希望两人能持续进步,早日进入国家队正选12人大名单。

本期话题:如果你是主帅,你会选择沈梓捷还是胡金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