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承德避暑山庄简介

承德避暑山庄,作为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盛期的集大成者,其不仅在我国具有极高的美学和艺术地位,在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避暑山庄作为清代最重要的离宫别苑,其规模之宏大、艺术造诣之高、人文修养之深厚,堪称举世无双。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七十二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避暑山庄具有极强的人文意义和美学意义,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巨大财富。从客观来看,避暑山庄饱含了悲剧力量,陈宝森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一书中写道:‘避暑山庄,作为一座园林,它是清代皇帝避暑的离宫别苑:作为一个事物,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殊的政治舞台;作为一个人物,她生于康熙,盛于乾隆,衰于慈溪,惨于军阀,耻于日本,历经沧桑’。对避暑山庄的研究,绝不仅仅是研究山庄之美,山庄之巧,而是通过研究避暑山庄从而反应当时的社会进程、艺术面貌,以及康熙二帝的造园思想。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避暑山庄内主要分为宫殿区与宫苑区两大部分,其中宫苑区包括湖区、平原区、山区等三个部分,每个区域各有不同的景观和功能主体,其中又融入了南北方不同的理景手法和营造特色,使得山庄在盛期时形成丰富多样的观览景色。可惜山区的大部分园林已经损毁,破铜游客仅能通过立在山间小路中的导览指示标牌来想象当年景观。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承德避暑山庄的园林建筑特色

(一)康熙造园之设计理念

中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建筑中首屈一指,承德避暑山庄作为我国清代园林建筑中仅存的最大皇家园林,在建筑形式上有着大量的艺术特色,使之山中有园,园中有山。避暑山庄的初期建设基本遵循了康熙皇帝的设计思想:“庄田勿动树勿发”,“自然天成就地势,不待人力假虚设”,甚至还考虑到节约工费和人力,写下了“豫游常思伤民力,又恐偏劳土木工”等诗句,在康熙《御制避暑山庄记》中也记载了“无刻桷丹楹之费,喜林泉抱素之怀”,力求达到“文禽戏绿水而不避,鳩鹿映夕阳而万群”这样极度自然的和谐景象。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可见,避暑山庄无论在规划布局方面、园林设计方面、建筑营造方面,都基本遵循了因山就势、宛如天开、自然和谐、节约造价的设计理念,反应了古人对自然山水与人工营造的深刻理解。

(二)南北建筑艺术的相互融合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既有南方建筑的温文尔雅,又有北方建筑的气势磅礴,综观整个园区,将南北建筑的特色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建筑装饰上主要采用了青砖灰瓦的风格,简单朴素的同时又不失端庄雅致。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南方园林建筑的特点一直都是我国园林建造的典范,深受皇室的喜爱,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差异的影响,身居北方的皇室是无法享受到的。于是在承德避暑山庄东湖景区的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特色的景观兴建的,布局灵活,分散有序,给人一种浓厚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感色彩,每个建筑都形态多姿,风格独特。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漱芳斋就是取景于避暑山庄内的烟雨楼,烟雨楼的建筑风格将南方所有的建筑特色和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被誉为南方建筑的标本。沉稳厚重、布局严整、金碧辉煌的北方特色宫殿建筑也体现出了华丽高贵的宫廷色彩,将皇家的威严与气派完美地展现。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三):建筑错落有致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在承德避暑山庄,既有单体的建筑,也有群体的建筑,单体与群落建筑错落有致,是承德避暑山庄园林建筑的又一大特色,但无论哪一种园林建筑方式都将其内部的建筑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给人一种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瞻泊敬诚殿是正宫的核心建筑,无论是在建筑格局上,还是在空间组合上,都给人一种磅礴大气的感觉。此殿以大理石台为基,以青砖灰瓦为饰,在满园苍松的衬托下,显得古朴典雅,庄重严肃。而殿后的四知书屋又与前殿曲折相通,使得整个殿群显得格外的宁静优雅。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与气势宏伟的群落建筑相比,单体建筑更是显得尤其别致,随处可见的亭台分布于园内各个地区,成为了园林整体景色的点睛之笔,亭外的苍天古树与亭旁的小桥流水更是如诗如画,让人回味无穷。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四)宫殿建筑特色

承德避暑山庄的宫殿区域分布在园内的南部,以紫荆城为建筑参照,宫殿建筑林立,布局严谨,展现出皇家建筑应有的磅礴大气,设局布局上沿用了皇家传统的前宫后苑的建造形式,将宫殿的辉煌以及自然山水的美景融合在了一起,使得避暑山庄的宫殿建筑既融合了南方的园林艺术,又显示出了皇家园林的气派。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五)苑景区建筑特色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大致可以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为湖区、平原区、山区三大部分。位于山庄北部的平原区是一片片草地和树林,满族皇室尚武,注重骑射,草原区以试马埭为主体,是皇帝举行赛马活动的场地。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湖泊区位于山庄南部,内有大小湖泊八处,统称为塞湖,湖区的大量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而成的,湖面上散布的岛屿将湖面划分为大小不同的区域,青山绿水的视觉享受极具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一):追求自然情趣、山水如画

山庄四周群山环抱,武烈河水从东面蜿蜒而过,各式各样的山川地貌完全具备了各种天然景观所具备的一切要素,在建造避暑山庄时,巧妙地利用了此地的天然景物,创造出了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盛世之作。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全园 80% 的面积都是山峦叠翠,其中的各种自然景观和多变的地形为整个山庄增添了大量的自然色彩,茂密的树林和涓涓细流因建筑的布局创造出了独特的风景,使得整个山庄的艺术结构更加具有节奏的变换感。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山水之间总是相互衬托的,在水系的布局上充分的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在湖区的建造上运用了大量的江南建筑风格,独具匠心的建造风格对湖区呈现的江南水乡风貌作出了诗情画意般的描述。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相互结合

山庄的建筑和风景点大都是由建筑和自然景色相互构成的,整个园区内采用了集锦式的布局手法,把建筑分布在了各个景区,以此丰富园内的空间,使得园林中建筑,建筑中又有园林,将建筑的美与自然的美毫无违和地结合在了一起,使它们自成一景。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山庄的建筑依据自然山水的高低曲折,层峦叠嶂,通过巧妙的布局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使整个山庄看起来浑然天成,建筑方面兼具北雄南秀的同时,又将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建筑的艺术美与自然的天然美高度地联系与统一。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山庄内的植物种类繁多,在北方的古典园林建筑中是较为少见的,整个园区利用植物的花期和颜色变化,使得整个园林风景既有色彩的变化又突出了季节的显著变化,苍劲挺拔的油松更是使得整个山庄四季常青,让山庄充满了生机。湖边的杨柳初春吐绿,到了夏季绿树成荫,让人心生凉意,秋季山峦的枫林更是让整片山看起来满山红叶。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各季不同植物的变化更是将建筑美与自然美体现得相得益彰。山庄中各式各样的繁茂植物犹如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它将园林内的景色和山野风趣呈现出不一样的体验,是避暑山庄内的有一大特色。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避暑山庄突现了中国皇家园林的大气、高雅、淡泊之境,把小的空间无限的延伸,显示了避暑山庄景观空间重神似而不重形似,重灵气、重意境的深远与含蓄的艺术美的特点,使避暑山庄的景观层次丰富,超凡脱俗。

倚山为堂绝巘浮,青在烟岚飘渺间——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研究

反观当今我国年轻一代建筑师以及相关从业者,大都接受西方现代建筑教育,对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的了解止步于表面,甚至“谈古建色变”。而事实上中国古典建筑及园林正是我们长久以来追寻的思想源泉、灵感源泉、设计源泉、修养源泉。精湛的建造技艺让我们对我国古代建筑产生了新的认识,完美地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审美和建造水平。这种优秀的建筑技艺与历史文化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的,在现代的园林建造和风景区的规化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