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我看透這4件事


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把動物關進籠子,可這次,卻是動物成功把十幾億人關進了“籠子”裡。


這個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全國人民“禁足”,足不出戶的日子,讓我明白了這4件事。


疫情,讓我看透這4件事

1、健康,是你這輩子最出色的成就


“禁足”的日子,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疫情實時動態,每天看到的確診和死亡人數觸目驚心。


看到35歲的李文亮醫生染病去世,讓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讓孩子從小失去父愛,讓妻子獨自挑起生活的重擔,唏噓不已。


突然悟出,對每一個成年人來說,健康是一種責任,是你對家庭的承諾。


人這輩子,除去生死,別無大事。健康地活著,就是你這輩子最出色的成就。


亦舒曾說過:可以的話,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麼就要很多很多的錢,如果兩件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的確如此,健康就好比是“1”,而事業、金錢、愛情、家庭,就是“0”,沒有了這個1,後面再多的0都沒用。只有擁有了健康,後面這些0才會有意義。


人與人拼到最後,拼的就是身體。你的健康,就是你的實力。


人到了30歲,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了。再不能隨意熬夜、肆意糟蹋自己的身體了,千萬不要上半生用命來掙錢,下半生用錢來買命。要知道錢能買來藥品,卻買不來健康。


人生只有這麼一回,為何不多加珍惜你的身體呢?


去健身吧,健身不是為了擁有一個健美的身材,而是有了健康的身體,你才有資格樂享人生。


疫情,讓我看透這4件事

2、副業剛需,是成年人應有的自覺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無數打工者猝不及防。


疫情之下,很多大公司都面臨巨大風險,而那些中小企業,更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


對於一些中小企業來說,“活著”已成為它們最大的目標,為了生存,它們不得不斷臂求生。


網友小文在一家效益還不錯的公司工作,可是,節後上班第一天,CEO就召開全體員工大會,會上宣佈了公司應對疫情的一系列舉措。


公司將實施全價值鏈降成本,嚴控各項費用。此外,削減非核心業務,裁員10%;高管帶頭降薪20%,危機期間不拿績效工資……


偏偏小文就在被裁員之列,而疫情期間工作也不好找,小文真擔心,要是一直沒工作,自己的房貸該怎麼還。


在這個錢就是成年人最大安全感的時代,上班族真不能只靠一份工作來養活自己。


這一點我表妹就做得特別好。


表妹是位中學語文老師,文筆特別好,業餘時間靠寫網絡小說,每天日更3000字,就能掙到不錯的稿費。她的業餘時間忙碌而充實,幾乎都花在寫作上了。


這個假期,表妹更是忙得不亦樂乎,因為全國人民都在家“隔離”,看網絡小說的人更多了,流量大增,表妹的收入也提高了,她更是幹勁十足,每天日更8000字,這個假期,她的副業收入已經超過了主業。


手裡有錢,心中不慌,面對疫情,表妹從容淡定。


做好本職工作的時候,一定給自己發展個副業,任何時候,都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副業剛需,是成年人應有的自覺。


疫情,讓我看透這4件事

3、存錢,才是你頂級的自律


網上有個流行語“精緻窮”,意思是,雖然賺的不多,但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追求精緻,為了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和喜歡的東西變窮,窮的明明白白,也活得開心閃亮。


我見過太多90後的精緻窮人:

有人剛畢業就買車,年年旅行,花著父母的錢,做著月光族;

有人天天“剁手”,工資3000敢買2500的裙子;

有人用盡花唄、借唄各種唄,建行、工行各種卡,雖然每個月流水嚇人,但是依然身無分文……


據艾瑞諮詢《中國95後洞察報告》顯示,95後對物質和精神生活都有高要求。2019年,平均每個95後每月開銷為3017元,其中消費金額增加最多的部分為網購消費。在網購過程中,95後會更多傾向於使用信用卡等超前消費方式,每月信用卡消費支出佔月收入的20%到60%,43%的95後會選擇分期付和最低還款方式。


一場疫情來襲,這些精緻窮人沒被病毒打倒,卻被生活壓得透不過氣來。


疫情之下,很多沒有存款年輕人撐不到3個月。沒有錢,在家裡歇著,他們都心慌恐懼。


他們一天也不敢不工作,一天也不敢不健康,因為不去工作,就意味著沒錢生活,“精緻”的花費早已抵消了他們的存款,他們內心焦慮無比,因為沒有足夠的存款去應對疫情帶來的風險。


存錢,能讓我們擁有抵禦風險的能力,讓我們活得更有底氣,更有尊嚴。當我們遇到突發事件,比如被裁員、被降薪,家庭意外急需用錢……我們都能從容應對,而且心中淡定。


當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的時候,錢,就是你抵禦意外的最好武器。


請養成存錢的好習慣。存錢,就是你頂級的自律。


疫情,讓我看透這4件事

4、廢掉一個人,就是讓他閒著


以前上班的時候,我們總是抱怨工作的辛苦、老闆的苛刻,總覺得上班太累,總想要逃離、想要放棄,想要有個長長的假期,好好休息。可真有了長假,卻發現過得比上班的日子還累。


這個春節,很多人的生活是:臥室、廚房、衛生間三點一線;躺著、坐著、再躺著;刷抖音、看電視、刷微信。


這不就是曾經最嚮往的生活嗎?


可是,短期的蝸居,還能接受,時間長了,吃了睡,睡了吃,玩手機到頭痛,睡覺睡到四肢無力,真有點坐不住了。閒著沒事做,比做事更難受。


羅曼·羅蘭說:


“生活中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


深有同感。


平時繁忙的工作,緊張的生活節奏突然鬆懈,人一閒,就沒有了目標和鬥志,會變得越來越懶,這樣很容易就被廢掉了。


所以這時候,又開始懷念起上班的忙碌與緊張的生活,竟然萌發出想上班的念頭。


不過,既閒之,則安之。安然接受這段休閒時光,默默積蓄力量,學習充電,讓自己忙起來。


不能出門,可以接受線上教育課程,學習專業知識,精進你的業務;學習職場技能,精進你的職場。要知道,假期是最好的增值期,彎道超車,這個機會一定要抓住。


待到疫情結束,你學到的職場技能、專業知識,能讓你的職業生涯,煥然一新。


一場疫情,給我們的人生,按下了暫停鍵,正好讓你從繁瑣的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回顧反省,思考人生,找到自己最重要的事。


慢下來,並不是懶惰或倒退,那是在積蓄力量,蹲下,是為了更好的起跳。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