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重點抓好“四區”防控 實行“四類”人群分類管理

寧夏重點抓好“四區”防控 實行“四類”人群分類管理

中國企業報2月24日訊(記者 呂麗麗)2月24日上午10時30分,寧夏回族自治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召開第六場新聞發佈會。記者從新聞發佈會現場獲悉,下一步,寧夏將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關於分區分類精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密切監測、阻斷風險”要求,堅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重點做好以下6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分類精準抓好防控。在分類防控和精準防控方面,對自治區確定的不同風險地區,採取差異化的、更加精準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抓好密切接觸者和重點人群的排查管控,嚴格落實隔離醫學觀察要求,對密切接觸者持續開展核酸檢測篩查,不漏一人,應控全控。在各醫療機構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零售藥店密切監測發熱病人,對留觀的患者及時開展影像學檢查、核酸檢測,第一時間發現病例,第一時間控制潛在的傳染源,第一時間阻斷二代傳染風險,堅決防止疫情反彈。在基層防控方面,重點抓好社區、校區、園區、廠區這“四區”的防控,對“四區”進行疫情防控技術指導和評估,分區分類進行健康管理,開展健康監測,督促各單位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和責任。在重點防控方面,把銀川市、吳忠市作為市級層面的防控重點,指導重點單位、重點社區以及特殊群體集中的重點場所落實好健康監測、清潔消毒、個人防護等疫情防控措施。

二是及時評估動態調整應急響應。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我區制定的應急預案,按照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原則,實行新冠肺炎疫情分地區、分級別、差異化的應急響應,按照疫情嚴重程度、防控能力、社會綜合因素,分別研究確定自治區、各地市、各縣區的應急響應標準,並根據實際及時評估、動態調整。

三是加強重點場所的衛生防護。隨著企業復工、假期結束,大量返工、返鄉、返校人員已逐步從全國各地返回寧夏,企業返工人員回寧後工作和生活環境比較集中,抓好衛生防護工作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對此,國家和自治區制訂了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商行超市、寫字樓衛生防護指南,概括來講,就是落實“七嚴格”、做到“三優化”,確保這些人群聚集公共場所不出現聚集性疫情。

四是繼續落實分類管理的措施。集中專業優勢力量,精準施策,對“發熱病人、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例、確診病例”這四類人群實行分類管理,應檢必檢、應管必管、應收必收、應治必治。在全區範圍內實行發熱病人留院觀察制度,對留觀發熱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實行居家醫學觀察。同時,加強基層醫療機構、民營醫療機構和藥店對發熱病人的篩查管理,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發熱門診、預檢分診接診患者的信息實時監測和全流程管理,實現發熱病人信息從醫療機構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再到社區鄉鎮的無縫銜接,閉環管理,第一時間做好發熱病人的追蹤服務。

五是提高救治效果。落實“四個集中”措施,重點關注重症、危重症患者,集中最強專家、最優資源,不斷研判救治成效,優化診療方案,全力開展救治工作。同時堅持中西醫結合救治原則,利用康復患者恢復期血漿加強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積極與國內專家遠程會診,最大限度減少重症病例,千方百計提高治癒率,嚴控死亡率。

六是關心愛護醫務人員。全區廣大醫務人員為這次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我們將按照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要求,會同自治區有關部門,按照國家出臺的醫務人員補助、獎勵政策,制定具體措施,把一線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的補助、獎勵、津貼待遇等政策落實到位。切實做好安全防範和醫院感染的管理,嚴格落實防護措施,實施最周密的安全防護,杜絕出現醫務人員感染。

此外,我們還要堅持“兩線作戰”,全力以赴支援湖北抗擊疫情,強化援湖北醫療隊的力量配備,加強支援地患者的救治能力,為打贏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疫情防控總體戰做出寧夏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