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危機+10大商機:老吳為你分析疫情下的中國經濟

5大危機+10大商機:老吳為你分析疫情下的中國經濟

5大危機+10大商機:老吳為你分析疫情下的中國經濟

此次疫情,對於中國經濟,是一味催化劑,它會加速那些缺乏創新的企業倒閉,也會加速那些具有活力的企業逆勢爆發和增長。

自1月23日武漢封城以來,整個中國都靜了下來,全國經濟處於停擺的狀態。

可以說,此次疫情帶來的影響是絕無僅有的,甚至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在疫情影響下,有人面臨失業,有人面臨停工停產,有人因為無法開工企業虧損巨大.......

但每一次災難之下,危機和商機總是並存的。有一批人會倒下,也會有一批人在危機之下發現商機,收穫巨大的財富。

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全面分析一下疫情之下的中國經濟,看看到底哪些行業處於危機之中,哪些行業又將迎來蓄勢爆發的機會。

一、面臨危機的5大行業

01、餐飲零售業

疫情爆發後,政府呼籲所有人呆在家中,儘量少出門,為了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甚至還出臺延長假期的通知。

而在這些舉措背後,受到衝擊最大的,就是餐飲零售業。

前段時間,在全國有著400餘家分店的西貝餐飲企業董事長賈國龍就表示,“預計春節前後一個月時間,將損失營收7億-8億元。2萬多員工目前待業,一個月支出就達1.5億,貸款發工資只能撐三個月。”

據相關資料統計,2019年春節7天假期,全國零售和餐飲業銷售額約10050億元, 今年單餐飲零售業僅在7天內預計就有5000億元左右損失。

春節七天就損失了5000億元,可想而知,在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餐飲零售業得面臨多大的經濟損失。

02、酒店業

跟餐飲一樣,大家都宅在家裡,不出門、不出遊、不出差,自然會導致酒店入住率的下滑。

據有酒店工作人員坦言,“不到2%的入住率也算是創下了近年來入住率的新低。只怕不能熬到疫情結束,酒店就要黃了。”

03、旅遊行業

長假期間,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呢?當然是到處旅遊,到處看美景,對吧?

而今年春節期間,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人都不得不宅在家中,哪裡都去不了。

出門旅遊消費的人少了,旅遊行業的經濟自然也就受到了衝擊。

1月24日文化旅遊部門發出緊急通告:要求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等旅遊產品。

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2019年中國旅遊業的總收入維持在6.5萬億元左右,平均每天的營收為178億元。今年原本預計有4.5億人次的出遊規模,如今幾乎全部清零。

損失程度,不言而喻。

04、線下文娛

春節前夕,劉德華、蔡依林、韓紅等明星紛紛宣佈取消春節期間的演唱會。除此之外,很多地方也紛紛宣佈關閉博物館、藝術館、歌劇院等人流較多的場所。

目前,我國已有30個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要求關閉影院、KTV、網吧等相對密閉公共場所。在此次疫情衝擊下,全國的線下文化娛樂業,初步估算損失或超百億元。

05、電影行業

數據顯示,受疫情的影響,春節檔電影票房或損失70億,電影市場開年損失130億。

5大危機+10大商機:老吳為你分析疫情下的中國經濟


二、潛藏商機的10大行業

01、在線視頻

既然出不了家門,也去不了影院, 最好的選擇只能是乖乖待在家裡刷視頻、看電影了。

前幾天,愛奇藝、韓劇TV、小米電視三連崩,因為疫情,所有人都待家裡使用APP觀看視頻,所以導致了這些在線視頻平臺的服務器崩潰。

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2020年春節,抖音、快手、西瓜視頻、騰訊微視的日活用戶分別為:3.11億、1.77億、4580萬、2640萬。

而且,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春節檔電影不能在電影院播出,也只能選擇在視頻平臺上架,賺取版權費和廣告費,比如《囧媽》在西瓜視頻首播,《肥龍過江》在愛奇藝首播,免費電影的形式也為這些在線視頻平臺帶來了增長。

恰逢春節,加上疫情影響,足不出戶的用戶讓在線視頻吃盡了紅利。

02、網絡遊戲

眾所周知,騰訊是中國手遊領域的最大受益者。

2020年春節期間,全網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當中,遊戲領域佔比上漲12.2%,其中《王者榮耀》大年三十當日流水超20億,單月流水超80億;《和平精英》更是火爆到令服務器崩潰。

雖然目前中國的經濟停止了搖擺,但這些在疫情之下為年輕人提供娛樂服務的遊戲公司卻是賺到手軟。

03、在線教育

因為疫情還沒過去,所以很多學校都延長了開學時間。

但國家號召“停課不停學”,這時候老師不能在線下教室裡講課了,那最好的辦法就是線上講課。那中國成千上萬的學生都跑到線上去學習了,自然而然地,也就帶動了在線教育平臺的用戶增長。

這個時候,如果新東方、學而思、得到、網易有道、喜馬拉雅等在線教育平臺能夠推出相關的優惠、或者免費課程,將會吸引來很多學生用戶資源,這就是潛藏的商機所在。

04、在線辦公

受到疫情影響,很多企業面臨復工、招工難的問題。但企業要運轉,員工才有飯吃,這個時候,即便你待在家裡不能回來公司辦公,企業老闆也會要求你在線辦公。

既然是在線辦公,肯定需要用到一些在線辦公工具的協助,所以這個時候,往往會倒逼那些從來不使用在線辦公工具的中小型企業去下載和使用一些在線辦公工具,比如企業微信、釘釘、金山WPS、華為雲welink、友用等。

下載和使用的用戶增多了,這些提供在線辦公服務的公司,自然也就收穫商機,賺取財富。

在在線辦公領域中,今年表現最出色的,當屬阿里系的釘釘,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釘釘創下了下載記錄新高,達到了11億人次。

05、保險行業

疫情爆發後,很多人都感到恐懼,害怕自己會被感染。

在人們這種恐懼心理之下,平安、泰康、太平洋、人保等保險公司,也紛紛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納入保障範疇,這就是將危機轉變為商機的一種商業戰略。

同時,疫情的發生,也會進一步提高人們對保險的需求。

06、電商行業

2003年非典爆發,線下實體經濟受到衝擊,馬雲看到C端用戶購物的需求,順勢創立了淘寶,劉強東則是將中關村的實體店搬到了線上,創辦了京東商城。

而這一次,歷史重現,各大電商平臺肯定會吸引來很多中老年人和下沉用戶的使用。

畢竟,閒來無事,年輕人待在家中也會有更多時間教他們的父母使用網購平臺。

07、新零售

民以食為天,即便出不了門,也要解決吃飯的問題。所以這個時候,一些能夠滿足人們購買生鮮需求的線上商超,就會迎來井噴式的增長。比如叮咚買菜、蘇寧小店、盒馬、京東到家、多點等......

而且,經歷過此次疫情事件後,人們會習慣於在網上買菜,所以,未來的購物,絕大部分都會在線上完成。

08、傳統防護企業

大家都知道,這次疫情爆發後,很多人買不到口罩、消毒水、防護服之類的防護用品。可以說,背後那些傳統防護企業是夜以繼日的加班生產,都滿足不了需求。你看,如果說現在有一家企業能夠在這段時間做到智能化生產防護用品,做到產能跟上需求,那麼肯定能大賺一筆。

相信此次事件過後,這些傳統防護企業肯定會在產能上下功夫,加快企業升級,提高生產效率。

09、大數據及人工智能

我們人類無法做到的,可以依靠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幫助我們實現。

在此次疫情當中,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作用就得到了充分體現。

比如阿里利用AI算法將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縮短半小時,騰訊向清華大學及中山大學研究隊提供雲超算能力,這就是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給人類帶來的幫助。相信未來5年,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會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得到普及,給我們帶來各種便利。

10、互聯網醫療平臺

疫情發生後,其中醫療服務是需求最大的。

而在背後為我們提供信息服務、問診服務、在線醫療服務的丁香醫生、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好大夫在線等互聯網醫療平臺,就極大地分擔了線下醫院的壓力,解決了人們的需求。

所以,我非常看好互聯網醫療平臺,這在未來將會是一片蘊含著巨大金礦的藍海。

5大危機+10大商機:老吳為你分析疫情下的中國經濟


相信看完我的分析,你肯定對疫情下的中國經濟,有了一些瞭解。

疫情當前,中國的經濟雖然放緩了,但憑藉中國龐大的市場和經濟體量,我相信中國一定可以挺過去。

不過,這也需要一段時間去度過冰雪融化期,熬過最冷的冬天,方能迎來春天。

此次疫情,對於整個中國經濟是一次危機,但這次危機過後,各行各業都會迎來蛻變和新生,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與創新,未必是一件壞事。

否極泰來,2020年,中國會變得更強!

最後,我想跟大家說:

任何一次危機,總有一批人會倒下,然後又會新站起來一批人,這是鐵打的定律。所以,在危機發生時,要辯證性地去思考問題,將自己的目光放得長遠一些,唯有如此,你才能比別人最先看到危機之下所潛藏的商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