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學習英語的辦法千百萬種,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學習方法。今天藤博士給大家推薦一種勞逸結合的娛樂性學習方法,簡而言之就是一邊玩一邊還能把託福成績學好,那就是觀看

BBC紀錄片

BBC紀錄片就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BBC記錄片所代表的是業內的最高水準,擁有地道純正的英式發音,客觀科學的敘事方式,在學習之中還能瞭解到很多世界中的風俗文化,地理歷史,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還能夠漲知識,可謂是一舉多得·

如何跟著BBC高效學習英語

BBC的紀錄片題材涉及範圍廣泛,趣味性強,語速適中語言自然地道又不失規範,是很好的口語練習材料;而且內容詞彙面廣、詞彙量大,是短時間提高詞彙量的不二之選,還能配合鍛鍊聽力。所以,BBC紀錄片一直也是流行的英語學習素材。

跟讀訓練

儘量模仿聽力材料中的連讀、弱讀、語調的升降、單詞的重音以及句子在何處停頓等。這樣做能夠幫助我們熟悉這些發音規則,保證下次在遇到相同的語音現象時能夠快速反應過來。

第一遍不看字幕,不借助字幕一次性把視頻看一遍,通過場景去理解單詞和句子。

用字幕做筆記。配合純英文字幕再看一遍,遇到不懂得單詞和句子先暫停,用詞典查詞的音標和表達,查閱其用法,每個表達或詞彙都要找到合適場景記憶的句子,方便日後複習。

隔段時間扔掉字幕再看一遍,爭取在脫離字幕的情況下聽懂整段內容。

這樣不僅可以培養語感,訓練“說”的流利度;也同時掌握了準確的英文發音,對於孩子的聽力也會有不少提升。

和電影不同,紀錄片的旁白會特別注重發音的標準和精確,孩子如果遇到特別好的表達,可以點暫停並將這個表達方式記下來,形成自己的學習筆記。

對照自己的學習筆記,試著用自己記的東西組織語言,練習造句,跟讀模仿,一遍遍地重複跟讀,直到自己可以流利地跟下來。

跟著BBC學英語的三大優勢

  1. 旁白清晰,發音純正,適合跟讀。
  2. 對白講究,語法嚴謹,適合背誦。
  3. 單詞面廣,詞量大,可在短期內提高你的單詞量。

講完了通過紀錄片學習英語的方法,下面就是送福利時間。

拉至文末即可查看獲取13部紀錄片的觀看方式。

-1-

走鋼絲的人

豆瓣評分:8.2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1974年8月7日,法國雜技名人菲利普·珀蒂(保羅·麥克吉爾 Paul McGill飾)在紐約世貿大廈高達110層(412米)的兩座大樓之間,完成了一次至今仍令人歎為觀止的壯舉——搭起了一條橫跨天穹的鋼索,完成了長達45分鐘的大膽表演。誰也想不到,這個害羞的25歲男孩菲利普,在朋友們的幫助下,縝密調查籌劃,突破層層關卡,終於神不知鬼不覺地完成了這次極其危險而瘋狂的“藝術犯罪”。菲利普在鋼索上或跪或躺,時而慢行時而舞動。影片鏡頭細膩地捕捉到了當年無比驚險的分秒,並生動地重演了現場,再加上人物訪談等多種手法,使得這部逐夢世貿大廈間的紀錄片,在美國911事件後,彌足珍貴。

這部由BBC、Discovery和UK Film Council聯合出品的傳記類紀錄片《走鋼絲的人》,榮獲2009年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2009年第62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英國影片,及2008年第21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獎提名。

-2-

生命

豆瓣評分:9.5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生命》是由BBC製作的十集系列紀錄片,從2009年10月12日開始在BBC電視臺播出。本片製作共耗時四年,全部以高清方式攝製。每集50分鐘,外加10分鐘的拍攝花絮,總共60分鐘。根據《泰晤士報》報道,本系列片耗資一千萬英鎊,不過BBC官方並未證實這一數字。2009年是達爾文誕辰二百週年,也是《物種起源》發表150週年。為了進行紀念,本片力圖展現自然界繽紛物種的多樣性,和它們為適應環境而進化出的各種神奇生存本領。

-3-

南太平洋

豆瓣評分:9.6分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它們非同的隔絕產生了地球上其它地方所沒有的一些最稀奇、驚人和不安定的生存例子,從撕扯掉椰子的大蟹,到把獵物釘在匕首般爪子上食肉毛蟲。

人類文明同樣不同。五旬節島上的人們從高高的木製腳手架上縱身魚躍來慶祝他們每年的收穫,只用叢林藤本植物來阻止墜落。

在微小的恩浮塔島,或許是地球上最僻遠的人類社會,當地人為了生存完全依賴他們的莊稼和捕獵。

在南太平洋並沒有荒島這一回事。它們也許是地球上最偏僻,但2萬餘個島嶼個個都被開拓了,從新幾內亞,天堂鳥的家園,部落野蠻的成人儀式將年輕的戰士變成鱷魚人,到斐濟,法屬玻利尼西和夏威夷。

這是最後漂流者的故事,從鹹水鱷和巨鰻到冠鬣蜥和怪蛙,為了成功不顧一切到達數千哩遠的島嶼。這些旅程是很好的功績。據估計每6萬年才有一個物種到達夏威夷。難以相信,這麼多的開拓者到達這些受到大自然像龍捲風和海嘯接二連三粗暴打擊的島嶼。

南太平洋首次人類,玻利尼西亞人的航行,難以忘懷。這些旅程的確是最偉大的探索行動,甚至可以斷言,他們永遠地改變了南太平洋的大自然。

大部分地區是偏僻的,藍色的曠野的南太平洋是海洋沙漠。海洋中生活著許多動物,它們中有鯊魚,鯨魚和海龜,不得不行進異常的距離去生存。虎鯊航行數百哩去享用剛會飛翔的信天翁幼雛的盛宴,每年,抹香鯨從南太平洋的一邊旅行另一邊去覓食和交配。它們的旅行以悲劇為結局。

但南太平洋並不全是沙漠。新西蘭超級富饒的海岸支撐著龐大的特技專家-海豚群,它的珊瑚礁是地球上最豐富多樣的,沒有幾個地方的野生動物比古怪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更豐富的,是熱帶企鵝和衝浪高手海獅的發源地。

片中始終貫穿著最大的海難故事-令人鼓舞的莫比·迪克的事件(白鯨記)。揭示出在這片看似蔚藍的大海里巨大的生存挑戰。

目擊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中的島嶼出生,成長和死亡。數百萬年的歷程濃縮在1小時,展現海底火山爆發時難以忘目的影像,熔岩流在海浪下面爆炸。路和房子被熔岩流埋葬。從狂暴開始顯露無比豐富的珊瑚礁供養著大群的灰真鯊和大蝠鱝。

南太平洋升起的陸地同樣為一些非常陌生的動物帶來生命,從能在熱帶冰雪中興旺發達的吸血蟲,依靠火山泉孵蛋的塚雉,到被珊瑚山截留的大群水母群。

在南太平洋的孤島上有著無戰鬥力的鸚鵡,翻地覓食的蝙蝠,大石龍子和在樹上的袋鼠。野生動物以奇怪的方式演化。在島上生存可能要付出高代價,對於新來的物種,全都想掙脫這地獄。這裡展現出一個難題:為什麼動物能完美的適應了島嶼生活,輕易地放棄了靈魂?答案由生存在新西蘭海岸外的小島上,某些不太可能存在的動物來揭示。

人類歷史上的活動區域進一步表明,無論它曾是否田園般的,南太平洋島嶼上的生命從未遠離過災難。

南太平洋仍相對健康,魚群豐富,但這是個脆弱的天堂。國際捕魚漁船為鯊魚,信天翁和金槍魚敲響了嚴重的警鐘,對這片美麗的大海還有其它的暗藏危險。這一集註視怎麼來維護海洋及其野生動物。

從該地區人類歷史的諸多跡象表明,田園般的,充滿生機的南太平洋從未遠離過災難。

-4-

美麗心靈

豆瓣評分:9.0分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本片是關於20世紀偉大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人物傳記片。

小約翰•福布斯-納什(拉塞爾•克勞)在唸研究生時,便發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論,該理論雖只有短短26頁,卻在經濟、軍事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就在小約翰•福布斯-納什蜚聲國際時,他的出眾直覺因為精神分裂症受到困擾,然而這並沒阻止他向學術上的最高層進軍的步伐,在深愛他的妻子艾麗西亞(珍妮弗•康納利)的鼓勵和幫助下,他走得雖然艱緩,卻始終沒有停步,而最終,憑藉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和頑強意志,他如願以償。

-5-

愛因斯坦與愛丁頓

豆瓣評分:7.7分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BBC 拍的一部電影《愛因斯坦與愛丁頓》。

A look at the evolution of Albert Einstein's theory of relativity, and Einstein's relationship with British scientist Sir Arthur Eddington, the first physicist to understand his ideas.

愛丁頓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推廣者。1919 年,他通過觀測日全食時太陽附近星體的位置,證實了相對論。故事發生在德英兩國互為敵視的歷史背景中。

-6-

北方的納努克

豆瓣評分:8.5分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本片是享有“紀錄片之父”聲譽的美國紀錄片導演羅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一部紀錄片電影,記錄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極圈內哈德遜灣的伊努朱亞克附近因紐特人首領納努克一家人從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期間的日常生活,包括與白人交易、捉魚、捕獵海象海豹、灶火烹飪,以及建築冰屋的場景,開創了人類學社會影像記錄的起點。弗拉哈迪在本片中的擺拍和場景重現曾引起廣泛爭議,比如隱瞞納努克平時用獵槍狩獵的事實,刻意表現因紐特人的傳統魚叉狩獵法;又比如為了拍攝冰屋內納努克一家清早起身的場景,去掉一半冰屋採光等。

本片是歷史上第一部全長紀錄片,於1989年被美國國會圖書館選入“國家電影記錄冊”。

-7-

生命故事

豆瓣評分:9.7分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BBC重磅出擊,由David Attenborough帶領我們再一次探索神奇的生命。《生命故事》,講述了動物為了生存做出的種種掙扎。

本片是BBC第一部全程採用4K攝像機拍攝的紀錄片。


-8-

北極故事

豆瓣評分:9.1分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影片展現了在寒冷的北極,冰雪世界中的生命奇蹟。

小北極熊Nanu在媽媽的帶領下,學習求生的技能,逃避天敵的騷擾,同時也要摸索著應對全新環境的挑戰;小海象Seela是族群繁衍中來之不易的結晶,有媽媽和姨媽的雙重保護,但是猝不及防的環境變化,讓整個海象族群面臨巨大的威脅。

北極圈動物的後代和祖輩一樣生息繁衍,但是,她們將面臨一個截然不同的未來,如果,我們人類再不做點什麼的話.

-9-

時間之旅

豆瓣評分:7.3分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水母、鱷魚胚胎、星雲、猶他州的峽谷和木衛三;第一縷生命的信號、細菌、細胞起源、初戀感覺、意識誕生、人類進化、生與死——本片將帶你走過漫長時間之旅,從宇宙的誕生到最終滅亡。

《時間之旅》分為兩個版本:90分鐘35mm膠片版《時間之旅:生命旅程》由凱特·布蘭切特擔任旁白;40分鐘IMAX版《時間之旅:IMAX神奇體驗》由布拉德·皮特擔任旁白。

-10-

他們已不再變老

豆瓣評分:8.8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他們已不再變老》是由華納兄弟影業出品,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導演彼得·傑克遜(《指環王》三部曲,《霍比特人》三部曲)執導的戰爭紀錄片。電影聚焦於1914年—1918年一戰士兵的日常生活。片中大部分史料均為首次公開,製作團隊應用最頂尖修復、上色及3D 技術,將百年前影像進行全綵修復並重新加入聲效,以英國老兵口述史為旁白還原一戰士兵遭遇和感受,為觀眾呈現身臨其境、極度真實的沉浸式戰爭體驗。

-11-

尋找薇薇安·邁爾

豆瓣評分:8.8分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紀錄片《Finding Vivian Maier》定於9月份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期間首映。影片揭示她的雙面人生:生前才華橫溢,卻默默無聞做了40年保姆,去世後留下10萬多張芝加哥街景和街頭人像底片,2007年在一場拍賣會上被電影製片人John Maloof拍得後重見天日,她遂被攝影界公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

-12-

監守自盜

豆瓣評分:8.7分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多國陷入金融危機,損失高達20萬億美元,數以百萬計人加入失業大軍,甚至喪失家園……本片通過詳盡的資料蒐集,追訪全球金融業界猛人、政客、財經記者,披露金融大鱷的崛興之路,公開業內和學界貪汙腐敗的政策背後的驚人真相。

-13-

海豚灣

豆瓣評分:9.3分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日本和歌山縣太地,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小漁村,然而這裡卻常年上演著慘無人道的一幕。每年,數以萬計的海豚經過這片海域,他們的旅程卻在太地戛然而止。漁民們將海豚驅趕到靠近岸邊的一個地方,來自世界各地的海豚訓練師挑選合適的對象,剩下的大批海豚則被漁民毫無理由地趕盡殺絕。這些屠殺,這些罪行,因為種種利益而被政府和相關組織所隱瞞。

理查德•貝瑞(Richard O’Barry)年輕時曾是一名海豚訓練師,他所參與拍攝電影《海豚的故事》備受歡迎。但是,一頭海豚的死讓理查德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從此,他致力於拯救海豚的活動。不顧當地政府和村民百般阻撓,他和他的攝影團隊想方設法潛入太地的海豚屠殺場,只為將罪行公之於眾,拯救人類可愛的朋友……

本片榮獲2010年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

-14-

難以忽視的真相

豆瓣評分:8.7分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他是幾乎成為美國總統的人——阿爾·戈爾。很難說他成為總統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改變,但是現在,他就在改變世界的路上。

本片記錄了戈爾作為一個環保專家,一個世界公民,為了環保世界進行的種種努力。他精彩的演說,議會上咄咄逼人的質詢,對於環保議程的推進努力,還有在這一切的背後,他的內心世界。

-15-

地球之鹽

豆瓣評分:9.3分

15部高分紀錄片:巧用BBC紀錄片提高託福成績

他的鏡頭是打開的心眼,在最細微處直視靈魂,看到巴西巨坑五萬掏金者的集體面相,看到科威特油井沖天大火的真正英雄,看到非洲的死亡延續著生存。每次的拍攝方案都是經年的萬里長征,是人神共舞,每次成果都引起巨大回響。合導的兒子伴著老爸遠征,只見他用海象的視角,拍出但丁的地獄。再來到地球重病的現在,他重建了一座森林。雲溫達斯最心儀的傳奇攝影師薩爾加多,就是大地之鹽。獲康城影展某種觀點評審團特別獎,入圍角逐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資源獲取方式-

私信回覆【BBC】,即可獲得上述所有紀錄片的觀看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