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某城市汙水處理廠懸掛鏈曝氣系統建設的詳細施工記錄

懸掛鏈移動曝氣工藝,又稱為多級AO處理工藝。該系統依託控制對曝氣裝置的充氣量和區域曝氣進行控制,以實現獨創的懸掛鏈式曝氣工藝。同時該工藝基於多級AO理論和非穩態理論,在池內設置形成多個級段的A/O池,使汙水經過多次的好氧、缺氧交替過程。從而提高汙泥的活性,形成適合各種微生物生長的良好環境,對汙水中的有機物、氮、磷進行高效地去除,該工藝是一種低負荷活性汙泥處理工藝,其最大的特點是能夠根據地質條件將厭氧除磷池、曝氧池、沉澱池、穩定池以潔、維修運行管理方便、出水穩定。

下面以某城市汙水處理廠採用懸掛鏈移動曝氣器建設的施工記錄,來向大家全面的展示下該工藝。

一、工藝說明

石家莊江源水處理有限公司生產的懸掛鏈曝氣系統由供氣軟管、漂浮布氣道、懸掛軟管、橡膠膜管曝氣單元組成。橡膠膜管曝氣單元是懸掛鏈式曝氣系統的核心,其靠自重沉於水下;漂浮布氣管漂浮於水面上,供氣軟管通過閥門與將漂浮布氣管與供氣幹管相連,將壓縮空氣引入漂浮布氣管,再通過懸掛軟管將空氣引入橡膠膜管曝氣單元,通過橡膠膜管上的微孔以小氣泡的形式釋放,完成曝氣過程。一條漂浮布氣管上安裝有若干套橡膠膜管曝氣單元,形成一條曝氣鏈,曝氣鏈橫跨曝氣池兩岸,一座曝氣池需安裝多條曝氣鏈。

二、 工程概況

某城市汙水處理廠以BOT方式建設,近期為日處理6萬噸,遠期增至12萬噸,總佔地面積為80多畝,總投資將近4600萬元。近期6萬噸現已建成,原水中工業廢水約佔40%,城市生活汙水約佔60%。混合後的汙水要求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

三、工藝流程圖和構建物

1、工藝流程

汙水通過市政管網抽送至汙水處理廠,經過迴轉柵條式粗格柵去除大的雜物後流入集水井。而後通過潛水泵提升到迴轉式細格柵,以去除無機物和細小懸浮物。然後自 流入曝氣沉砂池(主要去除砂粒等無機物質,並起到預曝氣作用),經配水井流入各個綜合反應池、消毒池後達標排放。其綜合反應池包含有兼氧池、一段好氧池、 缺氧池、二段好氧池、沉澱池、穩定池。

某城市汙水處理廠懸掛鏈曝氣系統建設的詳細施工記錄

石家莊江源水處理汙水處理廠施工案例

2、主要構築物

主要構築物包含集水井、曝氣沉砂池、兼氧池、一段好氧曝氣池、缺氧池、二段好氧池、二沉池、穩定池、接觸消毒池、汙泥濃縮池和其他配套設置,下面將一一介紹。

集水井

為近遠期共用的,有效容積為300m3,與粗格柵井合建,為鋼混結構,地下沉井施工,最高水位為3米。內設五臺流量800m3/h,的潛水泵,揚程為16m,功率為55kw。集水井內設一臺超聲波液位計,以控制水泵的啟停。

曝氣沉砂池

只考慮近期使用,總有效容積為109.2m3,其水力停留時間為2分鐘。有效水深為2米。曝氣空氣需量為4.8m3/min。主要去除顆粒徑大於0.25㎜的砂粒等無機物質,並起到預曝氣的作用。沒有一臺橋式吸砂機和一臺螺旋砂水分離器。

兼氧池

碾壓土壩結構,內鋪土膜和內砌石塊。有效容積為2500m3,水力停留時間為3小時,有效水深為4.5m,尺寸52×11×5。內設兩臺潛水攪拌機,功率為10kw。後續缺氧池內混合迴流到該地。

一段好氧曝氣池

碾壓土壩結構,內鋪土工膜和內砌石塊。有效容積為8333m3,水力停留時間為10小時,有效水深為4.5m,尺寸52×42×5。曝氣池內的汙泥負荷為0.11㎏BOT5/㎏MLSS。汙泥濃度為4000mg/L。內裝有19條曝氣鏈,每條鏈有22套曝氣器,共有490套。以一邊進氣,兩頭懸掛。每套曝氣器在一定區域內來回運動,不會對局部水體產生過量曝氣,不會像固定曝氣器產生定向水流,是空氣在水中的停留時間延長,提高了充氧效率,節約了能耗。同時曝氣池中部設有一臺紫外熒光法溶解氧測定儀,並通過PLC和變頻風機來調節池內的空氣量。

缺氧池

碾壓土壩結構,內鋪土工膜和內砌石塊。有效容積為1667m3,水力停留時間為2小時,有效水深為4.5m,尺寸52×8×5。為達到脫氧的效果,協調系統硝化反硝化功能,而增設缺氧池。池內設有兩臺對推的潛水攪拌機,功率為7.5kw,並設有一臺潛水內迴流泵,功率為7.5kw,流量為2500m3/h。揚程為0.3m,用以滿足300%的混和液內迴流量,混和液迴流到兼氧池內。

二段好氧池

碾壓土壩結構,內鋪土工膜和內砌石塊。有效容積為1667m3,水力停留時間為2小時,有效水深為4.5m,尺寸52×8×5。進一步對有機物和氨氮的除去,提高系統的硝化能力,減少對二沉地池產生不利的影響,以形成多級的好氧缺氧段,增設此好氧池。池內設有兩條曝氣鏈,每個鏈條有24套曝氣器。

二沉池

矩形池鋼筋混凝土結構,尺寸為52×24×5,有效容積為5000m3,有效水深為4.5米,表面負荷為0.75m3/m.h。長邊兩側設汙泥迴流渠,短邊池低有600角放坡,以防止出現死角。水流流向為一邊長進水,另外一長邊出水。池內設有軌道式行車式吸泥機一臺,雙邊驅動,功率為0.37kw,行車可根據時間控制其來回運行,並根據上位機控制啟停。行車上內設兩臺潛水軸流泵,用汙泥迴流,汙泥迴流量為150%,功率為7.5kw,揚程3米,流量為600m3/h。

穩定池

碾壓土壩結構,內鋪土工膜和內砌石塊。有效容積為2500m3,水力停留時間為3小時,有效水深為4.5m,尺寸52×11×5.對生化出水進行再次充氧,提高沉澱效果,保證優化出水水質,保證綜合反映池整個結構而增設此池。池內設有一條懸掛曝氣鏈,裝有24套曝氣器。

接觸消毒池

該池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為半地下式。尺寸為15×24×5m,水力停留時間為30分鐘,有效容積為1250m3。有效水深為3.5米,廊道內控制水流速為0.1m/s。

汙泥濃縮池

鋼筋混凝土結構,直徑為14米,池高為 4米濃縮池,內設一臺全橋式中心傳動汙泥濃縮機,功率為0.75kw。濃縮後汙泥含水率可達97%。

其他配套設施

粗格柵,2臺,迴轉柵條式格柵除汙機,間隙為25mm,柵寬為1.7m,渠深7.8m,配套的格柵電機為3.0kw。格柵前後裝有4個手電鑄鐵閘門和2臺超聲波液位差計。

細格柵,2臺,迴轉齒耙式格柵除汙機,間隙為4mm,柵寬為1.5m,渠深1.5m,配套格柵電機為1.1kw。柵前裝2臺手動不鏽鋼閘門,格柵前後裝有2臺超聲波液位差計。

進、出水計量井,井內各設有一臺DN700超聲波電磁流量計,用以計量進出汙水廠水量。

鼓風機房3間,每間內設變頻控制的3臺羅茨鼓風機,同時對單組綜合池供氣,每組綜合池的供氣管上設有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熱式氣體流量計。鼓風機的風量為64m3/min,壓力55.8kpa,功率為90kw,配套進出口消聲器,空氣濾清器、安全閥、放空閥、放空消聲器,同時在每颱風機出口管路上裝有DN250的電動蝶閥。

汙泥脫水機房,內設2臺臥式離心脫水機,單機處理汙泥量為12-20m3/h,功率為22kw,配套兩臺偏心螺桿泵流量為20m3/h,揚程為20m,功率為7.5kw,汙泥切割機2臺,流量為20m3/h,功率為1.5kw。因汙泥脫水前加絮凝劑,選用罐積為1m3的絮凝攪拌機,罐溶為2.5m3。加藥計量泵兩臺,流量為0.5m3/h,功率為0.75kw。加藥除磷系統中設有自動溶藥設備兩臺,溶量為1m3,攪拌功率為0.75kw,選用藥計量泵2臺,流量為0~50L/h,揚程為25m,功率為0.37kw。

加氯間,內設兩臺高效複合二氧化氯發生器,有效氯產量為10kg/h,功率為5.0kw。配有量臺動力水泵,流量為800ml/min,揚程為25m,功率為1.5kw的臥式離心泵。兩個有效容積為5m3的原料儲罐,分別裝氯酸鈉和鹽酸溶液。其配套設備還有鹽酸卸酸泵、氯酸鈉溶藥機、鹽酸加藥計量泵、氯酸鈉加藥計量泵、氯酸鈉溶液提升泵。二氧化氯消毒藥劑根據進水流量來進行控制其投加量。

某城市汙水處理廠懸掛鏈曝氣系統建設的詳細施工記錄

石家莊江源水處理懸掛鏈曝氣系統施工案例

三、調試和運行

由於管網建設滯後,未能將汙水全部接入汙水處理廠,造成進水量偏小,僅為10000m3/d左右。分別對兩個綜合池進水,實現接種和馴化同步進行。接種汙泥選用城市汙水處理廠帶式壓濾機壓濾過後的汙泥,每池投加80噸汙泥。經過兩個多月調整後,曝氣池內的汙泥濃度達到設計要求,並出水達到排放要求。

四、經濟分析

該工程總投資4600萬元,汙水處理單位成本為0.46元/m3,直接運行成本為0.27元/m3。汙水總裝機功率為1450kw,平均運行容量為960kw。

五、結語

1、該工藝啟動快,運行、操作簡便,運行穩定,並能保證出水達標,產生的汙泥量少。

2、只要條件許可,可使用土壩結構承建汙水處理綜合池,並能形成一體化結構,形成造價低,投資省。

3、高效的移動懸掛曝氣管,可使氧在水中的停留時間加長,提高了氧轉移功率,在達到出去有機物同時亦能節約能耗。

4、曝氣管檢修不需放空,檢修方面,運行保證出水。

此文來自http://www.hjyhb.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