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调研精品】江门市2019年税收收入形势展望

【调研精品】江门市2019年税收收入形势展望

税收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税收收入的变化反映了地方经济运行的质量。为深入研判2019年全市税收面临的形势,国家税务总局江门市税务局和市委政研室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江门税收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促进税收持续平稳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2018年江门税收实现平稳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圆满完成年度预期目标

2018年,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兴业惠民、治吏简政”,坚持工业立市,深入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全市经济平稳运行,税收收入持续健康发展。

(一)税收收入增长平稳,收入质量持续改善。近年来,江门税务部门积极贯彻落实营改增等降税减负措施,财税改革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激发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为江门税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创造了条件。2018年,全市税收收入492.82亿元(全口径,不含海关代征,下同),比2017年增加42.01亿元,同比增长9.3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6%)1.72个百分点,排在珠三角第五位,高于珠海市(8.8%)、中山市(7.1%)、深圳市(6.1%)和广州市(5.2%)。税收收入是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构成,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73.04亿元,同比增长10.9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0.9%,比2017年提高0.73个百分点。

(二)二产贡献进一步提升,收入结构较为稳健。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江门第二产业创税能力逐步增强,税收规模也增长最快。2018年,第二产业税收收入265.91亿元,比2017年增加了25.83亿元,增长10.76%,分别高于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和全市税收收入3.02和1.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税收贡献率(61.47%)比2017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税收增长5.73个百分点。分税种看,“营改增”政策全面推行后,全市税收收入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为主,2018年上述三项税种实现收入371.48亿元,占税收收入超七成(75.4%),全市税源结构较为稳健。


【调研精品】江门市2019年税收收入形势展望

(三)支柱行业引领有力,重点税源贡献突出。从行业看,江门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七大行业,上述行业2018年税收收入443.56亿元,占全市税收达90%,是创税的支柱行业。其中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的税收收入位居前三甲,2018年对全市税收的贡献超七成(72.7%)。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税收收入保持高增长态势,2018年分别增长18.5%、15.72%和10.37%,是七大行业中增速最快的三个行业,均高于同期全市税收收入增速。从重点税源户看,2018年全市税收总量前100名的纳税企业实现税收收入152.94亿元,占全市国内税收收入的31.03%,其中实现市县级收入45.51亿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8.66%。重点行业企业税收收入情况良好,反映江门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调研精品】江门市2019年税收收入形势展望

(四)宏观税负呈下降趋势,降税减负成效明显。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各项税收收入总量与经济产出总量之比值,一般用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表示。江门宏观税负呈下降趋势,在剔除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翘尾影响后,2018年全市税收占GDP比重为16.74%,比2017年(16.76%)下降了0.02个百分点,比2015年(17.3%)下降了0.56个百分点。积极落实税收优惠,加强政策服务,减免税额创历史新高。其中,改善民生减免税18.08亿元,鼓励高新技术发展减免税13.46亿元,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减免税11.91亿元,三项减免税合计达43.46亿元。

二、2019年税收平稳增长虽有积极因素,但困难和挑战并存,特别是减税降费全面实施,税收下行压力加大

影响2019年税收形势的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其中相对确定的几个因素可以概括为“两大有利条件,五个减收因素”。

(一)两大有利条件。

1、稳中向好大势明朗。早在2018年底,国家就开始为实现2019年经济平稳增长,打基础、作铺垫,有条不紊地开展系列安排。在促进国内需求方面,国家发改委对基建审批快马加鞭,将有效促进一批重大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形成有效投资需求;在资金保障方面,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快地方债发行节奏,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从我市看,今年将继续在合理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不断发力,全年初步计划重点建设正式项目443项,年度投资计划647.3亿元,其中产业项目211项,年度投资计划282.9亿元。为加快构建融入大湾区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市交通大会战计划投资175亿元,安排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44项。可以预见,随着一系列项目的深入推进,我市税收平稳增长有基础、有条件、有保障。

2、行业发展不乏亮点。近年来,全市认真落实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任务,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些行业税收收入出现阶段性回落,但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高附加值行业税收收入增长迅速。2018年全市装备制造业税收收入84.12亿元,增长11.55%,比制造业税收增幅高出1.16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税收分别增长15.66%、16.46%和34.06%。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18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税收收入86.92亿元,增长22.04%,对第三产业税收贡献率高达96.44%,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分别增长59.36%和66.55%。随着这些行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将为税收收入平稳增长提供了动力源泉和必要条件。

(二)五个减收因素。

1、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今年1—2月,我市部分经济指标低位运行甚至下降,比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0.3、4和22个百分点,反映了经济总体形势相当严峻。2018年,我市税收弹性系数为1.02,即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减1个百分点,税收增减1.02个百分点。经济决定税收,经济增速放缓,必然导致全市税收增速同步下降。

2、制造业发展存在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困境,导致税收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如纺织服装和造纸业税收收入出现不同程度减收,2018年降幅分别为46.75%和1.23%;化学制品业税收收入低速增长,2018年税收仅增长5.09%。二是个别制造业龙头企业发展受阻,对全市税收收入贡献回落,如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整车销售大幅下降,销售收入从2017年18.9亿元急降至2018年的1.66亿元,加上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日常费用大,前期未消化的进项税多,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达2200万元,同时还享受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等优惠,该企业2018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收入为零;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2018年销售收入45.25亿元,比2017年下降4.8%,企业利润总额7.22亿元,比2017年下降38.56%,缴纳增值税0.98亿元,比2017年下降64.75%,缴纳企业所得税收入1.59亿元,较2017年仅增长2.54%。

3、房地产经济缺乏稳定性。房地产业是我市第二大税收行业,占全市税收17.25%,表明我市对房地产业税收依赖过高。2018年在限购、限贷、限价等多个调控政策下,全市房地产市场遇冷,全年房地产业实现税收收入85.03亿元,增长4.19%,增幅比2017年(43.52%)下滑近40个百分点,其中反映销售状况的土地增值税预缴收入仅增长2.26%,而房屋契税在商品房销售形势转差和纳税期间调整的双重影响下,收入下降了22.18%。今年前2个月,我市房地产市场销售状况进一步恶化,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2%和17.7%,预计今年房地产税收将进一步减收。

4、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持续加大。2019年国家出台更大规模、且以普惠性为主的减税降费政策。据统计,9个税种、2个费金列入本次减税降费范围内,全市预计减免税费涉及75万纳税户、111.35万自然人。对比2018年,全市减税户数预计增加38万户,翻了一倍多。尽管从长期看,降税降费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但短期可能会导致税收收入减少,加剧政府财政收支矛盾。据初步估算,在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下,2019年我市减税约60.75亿元,影响我市税收收入增长8.9个百分点,其中市县库预计减税15.38亿元,影响我市财政收入增速6.3个百分点(见表3)。


【调研精品】江门市2019年税收收入形势展望

5、重点税源增长趋缓。无限极连续多年稳居我市第一纳税大户。2018年,无限极两家企业(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和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新会分公司)完成税收约42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8.52%。今年年初,因发生“幼童疑因服用无限极产品致心肌损害”事件,无限极业绩下滑严重。反映到税收上,今年一季度无限极缴纳税收入库6.08亿元,同比下降27.1%,减收2.26亿元。无限极全年税收维持2018年水平可能性不大,预计增速同比下降5%—10%左右。

综上情况,我们认为,2019年全市税收收入下行压力较大,全年组织收入困难程度将显著高于2018年。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税收收入120.18亿元,同比增长3.34%,增速环比下降2.96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2.73个百分点。随着4月份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和5月份降低社保缴费负担等政策陆续落地,上半年全市税收增速有较大几率继续下探,但下半年可能企稳回升。据此判断,预计全年实现6.5%的一般预算收入预定目标必须付出艰苦努力,初步判断全年税收呈现前低后稳的走势,增速保持在5%—6%的区间运行。

三、着眼于实现全年税收增长预定目标,全力抓好促进税收持续平稳增长的关键环节

税收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面对严峻复杂的税收形势,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增强抓财税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从促进当前税收收入平稳增长的角度,建议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植壮大新增税源。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加大吸税和护税力度,将产业发展和财税收入统筹规划,积极培植壮大重点税源,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机电、食品、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精细化工、建筑、文旅等传统优势行业加速转型升级,重点加大对无限极、大长江、海信、台山核电、富华重工等重点税源和纳税大户的服务力度,从金融信贷、技术改造等方面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壮大税源基础,扩大财税增收空间。同时,要深入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年”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设立市重大项目产业基金,精心谋划引进一批高利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好项目、大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

(二)构建房地产业平稳发展长效机制。

以房产的居住属性为前提,以市场稳定为导向,综合运用土地供应、金融支持、宣传引导等手段,进一步强化税收在稳定房地产市场中的作用,从财税角度建立调控机制,降低地方财政收入对房地产等波动行业的依赖程度,避免房地产市场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全力维持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精准评估税收收入预期,按照经济税源承载能力编制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目标,避免以支定收。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按照集中财力“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要求,认真研究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盘活部门的财政存量资金,科学统筹财力支持重点项目、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出,优先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和就业保障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确保财政健康平稳运行。

(四)优化税收服务。一是不折不扣抓好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制定减税降费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重点、步骤、计划、时间、保障措施等,同时做好减税降费政策的解读、宣传、对接和培训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二是强化征收管理。巩固提升征管体制改革成效,细化日常管理,认真查找分析税源情况及征收过程的薄弱环节,强化财源监管,对零入库、税收大幅度下降的企业,要认真分析减收的原因,硬化征管措施,加大“增收、清欠、堵漏”力度,有效防范“跑、冒、滴、漏”,坚决做到应收尽收,保证税收及时、足额征缴入库。三是深化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建章立制,推动流程优化再造,完善行政管理、税种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办税便利化化水平,力争2019年底前实现7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江门市税务局、中共江门市委政策研究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