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淺析:稻盛和夫《幹法》一書中透露的三大職場致勝要訣

今年7歲的小侄子開始上小學,有了英語課,一直是奶奶輔導他功課;奶奶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每天的英語課就成了奶奶的負擔;


只要弟弟,弟媳或者我在家,奶奶就一定會抓著我們教孩子認單詞,讀句子;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們往往對教孩子說英語這件事情沒有太多耐心,總抱著差不多得了的心態;


前兩天無意間聽見奶奶在輔導孩子讀英語,令我驚訝的是,奶奶居然能整句整句的讀出英語,而且發音很標準;


淺析:稻盛和夫《幹法》一書中透露的三大職場致勝要訣


後來才知道,奶奶每次都在我們教孩子讀英語的時候把我們讀的都錄了下來,同時她又在小侄子的家長群裡瞭解到有個跟孩子所學的英語課本同步的軟件,她每天利用孩子去上課的時間在家裡練習,等孩子晚上放學,她就可以輔導孩子當天學習的內容;她的努力做到了英語不求人;


最近在閱讀稻盛和夫的《幹法》一書,他在書中提到“不管多麼細小的工作都要用心去做,投入100%的力量。”“要完成一個產品,99%的努力是不夠的。一點差錯,一點疏忽,一點馬虎都不能允許。任何時候都要求100%的完美主義”。

淺析:稻盛和夫《幹法》一書中透露的三大職場致勝要訣


稻盛和夫,他的一生並不順利,大學畢業後他被家人安排進了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所從事的工作也不是他本人擅長和感興趣的,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利用了40年創建了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

2010年,78歲高齡的稻盛先生又出任了破產重建的日本航空公司董事長一職,他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將日航扭虧為盈,並創下了日航歷史上最高的利潤;

淺析:稻盛和夫《幹法》一書中透露的三大職場致勝要訣


稻盛先生用他的著作《幹法》向我們解釋了“到底是幹一行愛一行,還是愛一行幹一行”這個千古難題,同時他傳奇的一生向年輕的我們揭示了“愛上工作的方法和真諦”;

方法一:培養自燃體質,讓自己成為團隊中的“自燃人”;

《幹法》一書中將人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點火就著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種是點火也燒不起來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種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燒的“可燃型”的人

淺析:稻盛和夫《幹法》一書中透露的三大職場致勝要訣


大多數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是賴以生存的,養家餬口不得不幹的事情;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回相應的報酬;拿多少錢幹多少事是很多成年人面對工作持有的心態;所以大多數人是屬於“可燃型”或“不燃型”人的範疇。

但是我們發現,在身邊還會存在這樣一群人,對待加班他們任勞任怨,對待突發狀況他們遊刃有餘;

同樣一份收集數據的工作,他們除了基礎數據的收集之外還會添加圖表,柱狀圖等內容用來說明數據的趨勢。同樣一件通知會議的工作,前者只是打打電話,發發信息;而後者可能除了打電話,發信息之外會把會議的時間,地點,注意事項等編輯成郵件,微信等形式通知給參會者,除此之外還會考慮天氣,交通等特殊情況,並將通知結果以簡單明瞭的方式給與老闆反饋;

淺析:稻盛和夫《幹法》一書中透露的三大職場致勝要訣


這種人在工作中主動,積極;在生活中熱情,樂觀;他們自帶“磁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目光和關注度;

這種人就是所謂的“自燃型”的人,從來不是“等別人吩咐了才去幹”“因為有了命令才工作”的人,而是“在別人吩咐之前自發去幹”主動積極的人,他們應該都是熱愛工作的人;這種人工作上可以取得卓越的成果,人生也會更豐富多彩;

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我們凡事多思考一些,多做一步,培養自己的“自燃體質”,讓自己成為“自燃型”人才;

方法二:面對工作沒有“最佳”只有“完美”

稻盛先生有位叔叔是海軍航空隊的飛機維修員,叔叔曾跟稻盛分享說:“每次轟炸機起飛時都需要維修員隨機飛行,但奇怪的是所有的飛行員都不會乘坐自己維修過的飛機,因為每位飛行員在飛機維修保養時只做到了竭盡全力,卻沒做到完美無缺”;


淺析:稻盛和夫《幹法》一書中透露的三大職場致勝要訣


就像我們熟知的“規矩”,外科醫生是不會給自己親人開刀做手術一樣,我們認為醫生面對和自己朝夕相伴的親人們,他們做手術會緊張,會發抖;稻盛一語道破其中的玄機,是因為醫生們對待自己的醫術不自信,害怕有萬一;

在《幹法》一書中稻盛和夫提到:最佳這個詞,意思是同別人比較是最好的。但這只是相對而言的,因為,在水平較低的隊伍裡也存在著他們的最佳。京瓷的目標不是向最佳看齊,而是向著完美去追求。

方法三:“動機至善,私心了無”

前段時間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她表示現在每天上班跟上刑一樣,為了控制成本公司各種指標卡的非常嚴格甚至苛刻,員工們怨聲載道,但她也無能為力,每天像個傳話筒一樣向員工傳達著上面的指示;


但令她最感到無力的是那些所謂的“團建活動”,那些打著“團建”口號的活動除了聚餐沒有任何真正的意義和價值,但不出席顯得她格格不入;


其實這個女孩我對她本人還算了解。她熱情,積極,性格開朗,樂於付出;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如果好好培養一定是一個很好的管理人才;之所以選擇這家公司是因為她很看重這家公司的發展平臺;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成了追蹤KPI的機器,而從中她自己也沒有收穫任何成長;


淺析:稻盛和夫《幹法》一書中透露的三大職場致勝要訣


《幹法》的作者稻盛先生在書中提到:“驅使我想要提升公司業績的原動力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員工們在未來的日子裡,永遠生活安定,永遠幸福”。


其實打翻我這位朋友意志的不是工作,不是KPI,而是她沒有遇到一個“動機至善,私信了無”的上司;作為管理者們,當團隊出現各種問題,不應該只是一味的抱怨現在的員工越來越個性,越來越不好帶;應該更多的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做到了“動機至善,私心了無”。

淺析:稻盛和夫《幹法》一書中透露的三大職場致勝要訣


對待一項工作的開始我們要培養自己擁有自燃體質,成為“自燃型”人才,讓自己成為那個擁有“磁力”的發光體,吸引更多有同等特質的人;面對一項工作的過程,簡單也好,複雜也罷,我們要擯除“最佳”心態,追求“完美主義”;面對任何工作的結果,要時刻提醒自己“動機至善,私信了無”,讓我們真正的愛上工作。

面對生活也好,工作也罷;如果我們對待問題都能像奶奶教小侄子學英語那樣想盡辦法和堅持,都能像稻盛先生那樣龜毛和嚴苛,就沒有完不成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