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鉚足勁抗疫 不勝不休---記鄂州市優撫醫院幹部職工抗疫阻擊戰

目前是疫情膠著對壘的關鍵時刻,鄂州市優撫醫院以傳染病防治相關法律法規為遵循,在市防控指揮部有力指導下,全體人員擰成一股繩,鉚足勁,集中力量鬥疫魔,勢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疫”中不勝不休。

按照傳染病診斷標準和治療要求,醫院樹立“一盤棋”思想,採取相應措施,在抗疫專班全盤把控下,臨時成立了醫療護理小組、院感小組、物資保障小組、消毒小組等,各小組切實做到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於擔責。

迎難而上的抗疫主力軍

鄂州市優撫醫院作為發熱精神障礙患者定點醫院,為了避免發生聚集性發病,醫院將精神科現有三個病區騰出一個,連夜完成隔離病房改造工作,建立了隔離區,科學防控,全力救治全面展開。醫療護理組密切配合,在市疫情防控醫療組專家的指導下,合理調配人員,不斷完善處置突發疫情的應急預案,細心上報疫情信息,盡心聯繫疾病會診,全心參與重症救護,對留院重症精神障礙病患者實行科學防疫。

鉚足勁抗疫 不勝不休---記鄂州市優撫醫院幹部職工抗疫阻擊戰

採集咽拭子標本是確診和排查新冠肺炎的重要環節。採集的過程中,操作者不僅跟患者近距離接觸,還要直面患者口腔的飛沫,有的患者咽喉很敏感,受到刺激時會咳嗽、嘔吐,所以每採集一次樣本,都意味著要面臨一次感染風險。再加上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的特殊性,患者的不配合,這樣的風險無疑被放大很多倍。身為精神科負責人的程四喜和周國平,在負責新冠肺炎和精神疾病救治的同時,還將採集標本的風險攬在了自己肩上,他們扛起的是醫者的責任,是職業的使命。

鉚足勁抗疫 不勝不休---記鄂州市優撫醫院幹部職工抗疫阻擊戰

在精神科這個特殊的疫情“主戰場”,醫院護士們經過短期培訓,火線上崗。厚重的白色戰衣、惡劣的抗疫環境,已被這群女子突擊隊員們駕輕就熟。除精神科原班人馬,有17年前支援過非典疫情防控工作的護士牛丹,由於消毒液刺激引起皮膚過敏,臉上皮膚大塊起疹已經破潰,而她卻“輕傷”不下火線。有48歲的老護士徐琳,她曾經是精神科“元老”,她說她知道怎麼同新冠肺炎合併精神疾病的患者“打交道”。還有來自其他崗位的護士們,這些隊員中,有幾名護士是二胎媽媽,最小的孩子不足2歲,每日下班後與孩子視頻,孩子們都哭著要媽媽;還有一名護士因為勞累,暈倒在“疫”線,修整後的第三天,她的身影再次出現在精神科主戰場。她們,一群護士,克服了重重困難,硬生生撐起了抗疫護理突擊隊。她們說:“疫情當前,我們作為護士有責任衝到一線,我們不會退縮也更無怨言,我們願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把好“進出”第一道關口的導診人員

門診導醫臺是設立在醫院大廳的第一道防疫關卡。 工作日常由3人輪班值守,為了保持醫院導醫工作的持續性,人員縮減為2人。在疫情期,一邊是上下班進出醫院的同事,一邊是複診的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導診人員要做到眼、口、手、腿“四勤”非常不易。既要觀察整個門診的動態情況,又要主動詢問就診人員需求。既要對出入醫院的所有人員做到一人一消毒,又要全權負責門診患者掛號、繳費、取藥等環節。“日行兩萬步”的導診人員嚴格把守醫院進出關口,不讓疫魔有可乘之機,不讓患者在醫院內多行一步,而增加一絲感染的風險。誰會想到,隔離服裡的兩名導診人員羅細平、周琴曾經都罹患過重症疾病呢?

鉚足勁抗疫 不勝不休---記鄂州市優撫醫院幹部職工抗疫阻擊戰


鉚足勁抗疫 不勝不休---記鄂州市優撫醫院幹部職工抗疫阻擊戰

身兼數職的流動車隊組

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一個電話通知,院辦副主任汪雲峰、放射科主任姜國良、功能科醫生袁志軍、救護車司機李享山、陳剛等就義無反顧來到醫院,承擔起醫院物資轉運、病人的轉運、醫療應急等重要工作。

鉚足勁抗疫 不勝不休---記鄂州市優撫醫院幹部職工抗疫阻擊戰

疫情初期,防護物資嚴重缺乏,在院領導的多方努力協調下,在各界愛心組織的大力援助下,醫院爭取到一些醫用物資,只要接到指令,不分晝夜,不管雨雪,他們第一時間就趕往現場,有時是幾十件消毒液、有時是大件的防護物資,上下貨物,搬運入庫,比起日常的工作量,這樣的工作強度無疑是非常大的,他們卻時常說“比起“疫”線的白衣戰士,這些真的算不上什麼。我們只希望能爭分奪秒將防護用品送到一線人員的手中,以保障她們的安全。”

鉚足勁抗疫 不勝不休---記鄂州市優撫醫院幹部職工抗疫阻擊戰

救護車司機李享山奮戰在轉運患者、護送標本的第一線,經常尚未回到醫院,就接到下一個任務,完成消毒後,立刻就出發。他卻毫無怨言,他說:“上陣父女兵。我的女兒也是抗疫一線的護士,這些孩子們太不容易了,我只想為她們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以瘦弱的肩膀背起“黃色”垃圾袋的院感人

全面細緻的院感工作是杜絕疾病傳染的重要措施。由於工作崗位的臨時調整,護理部主任夏曉燕一肩挑起院感工作的重擔。疫情初期,進入醫院隔離病房的工作人員穿脫隔離裝備不甚熟練,她一遍一遍示範,逐個逐個檢查,直到全員熟練掌握流程。保潔師傅對進入疫區自我保護和防範意識不強,她苦口婆心,耐心教授消毒水的配置方法,物表的清潔消毒知識等。時至今日,沒有一名隔離區工作人員出現發熱、咳嗽等不適症狀的。

鉚足勁抗疫 不勝不休---記鄂州市優撫醫院幹部職工抗疫阻擊戰

收取醫療廢物是個力氣活。原承擔該崗位的工作人員被隔離觀察,加上疫情特殊,醫療廢物處置、轉運工作量對於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夏曉燕來說,無疑是“沉甸甸”的。每一天下午,你都會看到在醫院各醫療廢物暫存間裡,有個瘦小而忙碌的身影,推著“黃色”的垃圾袋,有條不紊進行醫療廢物處置工作,一連二十天來,她從未在收取醫療廢物崗位上缺席過。

默默抗疫的消毒人

為了內防病毒擴散,醫院加大了消毒人員力量。這支臨時組建的消毒工作組成員由護理精英團隊組成。

鉚足勁抗疫 不勝不休---記鄂州市優撫醫院幹部職工抗疫阻擊戰

為給醫務人員提供安全的防護用品,在消毒程序上她們嚴格把關。對疫區“輸出”的護目鏡,更是嚴格按照程序消毒。噴灑三遍消毒液,清洗擦乾後浸泡兩次消毒水,再次清洗擦乾後,分揀出沒有損壞的,最後經過紫外線消毒備用,這一道道工序看起來簡單,卻非常耗時。為了節省防護服,身著防護服的她們乾脆連續6小時不下崗,期間不能吃喝、不能上廁所,她們都默默承受。因為她們曾經都是護理崗位上的排頭兵,深知一線人員的艱辛和所承受的工作壓力。17年前曾經參加過抗擊非典疫情醫療支援的陳華、鄭友菊更是感同身受。

鉚足勁抗疫 不勝不休---記鄂州市優撫醫院幹部職工抗疫阻擊戰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由於防控措施得力,優撫醫院已經確診的10名新冠肺炎合併精神疾病患者病情都在朝向好的方向發展,且沒有新增發熱病例;留院的其他精神障礙病患者們在精神疾病發病高峰的季節,也都情緒穩定。

醫院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原則,將臨時組建的科室互為一體,缺一不可。全院幹部職工團結一心,共同抗疫,使疫情“魔鬼”的肆虐橫行得到有效遏制,相信就在不遠的明天,我們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