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考研成績公佈,壓分事件為什麼年年爆熱搜!學長學姐:擇校很重要


考研成績公佈,壓分事件為什麼年年爆熱搜!學長學姐:擇校很重要

考研學子感慨

某西部大學壓分事件

這兩天“某西部大學考研壓分”的熱搜刷爆了各種新聞媒體與朋友圈,簡單來說就是微博爆料該大學在2019年研究生初試中部分課程試卷存在“壓分”的情況。

考研成績公佈,壓分事件為什麼年年爆熱搜!學長學姐:擇校很重要

考生哭泣

“壓分”對於考研黨而言從來都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18年的廣*大學部分課程也曾出現過類似的爆料。那麼這些可能存在的“壓分”對於我們考研擇校的選擇又有什麼影響?我們又該如何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

眾所周知,考研不同於高考,高考一份卷子就可以決定你未來的去向,而考研則由初試與複試兩個部分組成,初試即為常規的應試,考生通過相應的分數線即可進入學校的複試之中,複試則由各個高校自主選擇複試方式,更為靈活多變。

也正是這種靈活,造成了更多可操控的空間,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初試成績出來後一定要儘快聯繫報考院校的研究生導師的重要原因。

考研成績公佈,壓分事件為什麼年年爆熱搜!學長學姐:擇校很重要

考生的感慨

西部壓分的前因後果

我國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國家線分為A區線與B區線,其中B區是指內蒙古,雲南,新疆,西藏,廣西,海南,貴州,甘肅,青海,寧夏等十個省份,除去這些省份之外的區域為A區。而劃分A區B區的原因則是為了保證教育公平與教育資源的平等性。因此,B區每年的國家線總分一般比A區低5-10分,而單科線一般要低2-5分。

在最初的設計中,這樣的目的在於吸引部分報考A區高校但分數卻稍低於A區國家線的同學來調劑B區高校,並以此保證B區的教育能夠正常的發展。

而隨著近年來考研熱度不斷地上升,B區由於分數線較低、報考人數較少、試卷難度較低等一系列的因素。B區高校被很多同學視為可以“撿漏”的存在,尤其是B區的原985、211高校更是得到相當一大部分考生的青睞。

因此越來越多的考生開始選擇將B區高校作為自己的一志願目標,而正式一志願考生的飽和擠壓了調劑生的空間,這也就是“壓分”的由來,高校希望通過擠壓一志願考生的數量以提高學校的生源質量。

考研成績公佈,壓分事件為什麼年年爆熱搜!學長學姐:擇校很重要

考研初試現場

該怎麼選擇自己的考研院校?這樣的“撿漏”還會存在嗎?

考研學生大多聽過這樣一句話,叫做“考得好不如選得好”。確實選擇對於考生而言真的太重要了,而如何做選擇,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兩個要點:目標定位、信息收集。

目標定位,即你對自己的瞭解。最簡單的邏輯,你自己成績怎麼樣,你能為之付出多少,以及你能否保證前兩個問題的真實性。很多人都聽說過某某某三本學生努力學習最後考上了清北的研究生,然後就覺得別人可以自己憑什麼不可以,就算不比他考個985、211總還是可以的。可事實是什麼?太多心高氣傲的學生,一戰、二戰、三戰最後選擇了放棄……

如果說目標定位考驗的是考生的智慧、努力與付出,那信息收集就是在考驗考生的情商與社交能力,如何獲得報考院校的歷年考題、如何瞭解報考院校的招生情況、如何獲得報考院校導師的青睞。這些都是在信息收集中需要思考的問題,這也是“撿漏”的重點,無論何時何地都會有“漏”的存在,關鍵是它是否屬於你。

考研成績公佈,壓分事件為什麼年年爆熱搜!學長學姐:擇校很重要

考研複試現場

讀研是為了什麼?

這是很多學校複試過程中都會問出的問題,作為考生大多都以學術追求來回答。可讀研究竟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提升學歷、為了更好的就業、還是逃避來自社會的壓力或是真的是學術上的追求。

每個考生心中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答案,這個答案對於考生的選擇而言至關重要,因為只有知道自己真實目的,才可以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考研成績公佈,壓分事件為什麼年年爆熱搜!學長學姐:擇校很重要

考研複習

如果為了研究生的文憑,小城市的不知名院校可能更適合你;

如果為了更好的就業,那北上廣則是你的首要目標;

如果致力於投身科研事業,那麼雙一流高校的優勢學科則是你的不二選擇;

如果為了僅僅為了逃避成長的壓力,較為安逸的公務員生活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總的來說,考研擇校,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大城市,總歸是公平那麼一點兒”;

隨著考研熱度的上升B區高校的競爭壓力也在不斷提高,這時候B區是否還為一個明智之選?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