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中國馬都錫林郭勒盟

錫林郭勒盟(錫盟、中國馬都)

簡介

錫林郭勒盟,是內蒙古自治區盟。錫林郭勒盟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距首都北京640千米,距首府呼和浩特620千米,既是國家重要的畜產品基地,又是西部大開發的前沿,是距京、津、唐最近的草原牧區。地處東經115°13′~117°06′,北緯43°02′~44°52′之間。北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1098公里。南鄰河北省張家口、承德地區,西連烏蘭察布市,東接赤峰市、興安盟和通遼市,總面積203000平方千米,是東北、華北、西北交匯地帶,具有對外貫通歐亞、區內連接東西、北開南聯的重要作用。

截至2014年,錫林郭勒盟轄2市、9旗、1縣、1個管理區、1個開發區,常住人口為105.16萬人(2017年),以漢族為主,有蒙古族,回族,滿族,朝鮮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等23個少數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區。

2018年,錫林郭勒盟地區生產總值(GDP)較2017年增長4.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8%,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0.8%,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9%。2016年9月,錫林郭勒盟入選“中國地級市民生髮展100強”之一。


中國馬都錫林郭勒盟

行政圖

行政區劃分

錫林郭勒盟共轄1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2個縣級市、1個縣、9個旗,分別是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多倫縣、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阿巴嘎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鑲黃旗、正鑲白旗、太僕寺旗、正藍旗。此外還有烏拉蓋管理區1個管理區、錫林郭勒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開發區。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駐錫林浩特市錫林大街。

二連浩特市為內蒙古自治區計劃單列市,位於自治區正北部,北與蒙古國口岸城市扎門烏德隔界相望,兩市相距4.5公里,東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西、南與蘇尼特右旗毗鄰。距錫林浩特市360公里、呼和浩特市390公里、北京690公里,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邊境陸路口岸。距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714公里、俄羅斯首都莫斯科7623公里,邊境線長72.3公里,是我國對蒙開放的最大陸路口岸,是國家和自治區向北開放的前沿和窗口,是最接近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從北京經二連浩特到莫斯科比經濱洲線近1140公里)。


中國馬都錫林郭勒盟

區域劃分

地理位置及其環境

位置境域

錫林郭勒盟位於中國正北方,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距首都北京640千米,距首府呼和浩特620千米,既是國家重要的畜產品基地,又是西部大開發的前沿,是距京、津、唐最近的草原牧區。地處東經115°13′~117°06′,北緯43°02′~44°52′之間。北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1098千米。南鄰河北省張家口、承德地區,西連烏蘭察布市,東接赤峰市、興安盟和通遼市,總面203000平方千米,是東北、華北、西北交匯地帶,具有對外貫通歐亞、區內連接東西、北開南聯的重要作用。

氣候特徵

錫林郭勒盟屬北部溫帶大陸性氣候,其主要氣候特點是風大、乾旱、寒冷。年平均氣溫0~3℃, 結冰期長達5個月,寒冷期長達7個月,1月氣溫最低,平均-20℃,為華北最冷的地區之一。7月氣溫最高,平均21℃。年較差為35~42℃,極端最高氣溫39.9℃,極端最低氣溫-42.4℃,日較差平均為12~16℃。平均降雨量295毫米,由東南向西北遞減。最大降水量628毫米(太僕寺旗1959年),最小降水量83毫米(二連浩特市1966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個月內。每年11-3月平均降雪總量8~15毫米,1977年10月26~29日降雪總量達36~48毫米,降雪中心達58毫米。年平均相對溼度在60%以下,蒸發量在1500~2700毫米之間,由東向西遞增。二連市最大蒸發量達到3150毫米(1963年)。蒸發量最大值出現在5~6月份。年日照時數為2800~3200小時,日照率64~73%,無霜期110~130天。

地形地貌

錫林郭勒盟是一個以高平原為主體,兼有多種地貌的地區,地勢南高北低,東、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錯落其間,為大興安嶺向西和陰山山脈向東延伸的餘脈。西、北部地形平坦,零星分佈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臺地,為高原草場。海拔在800~1800米之間。最高山峰為古如格蘇烏拉山峰,海拔1957米。渾善達克沙地又稱小騰格里沙地,由西北向東南橫貫中部,東西長約280公里,南北寬約40~100公里。屬半固定沙地。

大興安嶺西麓低山丘陵區,亙於東烏珠穆沁旗東部和西烏珠穆沁旗東部和南部,成為錫盟與興安盟、通遼市和赤峰市的分界線。烏拉蓋盆地又稱索林淖爾盆地,位於東烏珠穆沁旗中南部和西烏珠穆沁旗中北部。烏珠穆沁波狀高平原主要分佈於東烏旗與西烏旗北部、錫林浩特市中北部和阿巴嘎旗東部。

阿巴嘎旗火山熔岩臺地,南抵渾善達克沙地北緣,東以錫林河為界,西至阿巴嘎旗查干淖爾,北至巴龍馬格隆丘陵地。蘇尼特層狀高平原,在地貌上隸屬於烏蘭察布高原。包括蘇尼特左旗大部和蘇尼特右旗朱日河以北的大部地區。

察哈爾低山丘陵地區,包括太僕寺旗全部、多倫縣大部、正鑲白旗、蘇尼特右旗、鑲黃旗、正藍旗南部地區。


中國馬都錫林郭勒盟

生物資源

野生動物

截至2016年,錫林郭勒盟野生動物資源有,一類保護動物:梅花鹿、盤羊、斑羚、丹頂鶴、白枕鶴。二類保護動物:馬鹿、駝鹿、猞猁、天鵝、細嘴鬆雞、鴛鴦。三類保護動物:雪兔、鵝喉羚羊、白鼬、伶鼬、黑琴雞、大鴇、花屋榛雞、灰鶴和各種猛禽。

錫林郭勒盟常見的野生動物有:黃羊、狍子、野豬、獾子、麝鼠、狼、紅狐、沙狐、香鼬、狸子、蒙古野兔等,飛禽有鴻雁、野鴨、環頸雉雞、石雞、斑翅山鶉、沙雞、百靈鳥等。

錫林郭勒盟魚種主要有鯽魚、華子魚、鯉魚、草魚和泥鰍等。

野生植物

截至2016年,錫林郭勒盟野生種子植物達1200多種,其中飼用植物671種,可栽培植物60多種,可供藥用植物400多種,油料科植物50餘種,樹木18種。經濟植物有黃芪、防風、柴胡、知母、麻黃、甘草、黃岑等400多種藥用材,成為中國主要中草藥的生產基地之一。還有蘑菇、髮菜、蕨菜、黃花等多種食用植物都是名貴菜餚。還有重要的農業原料蘆葦,在錫林郭勒盟有大面積分佈。

水資源

錫林郭勒盟主要河流20條,大小湖泊1363個,其中淡水湖672個。分為三大水系。南部正藍旗、多倫縣境內的灤河水系,中部的呼爾查干諾爾水系,東北部的烏拉蓋水系。

錫林郭勒盟水資源總量為34.93億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資源量9.08億立方米/年,地下水資源量30.23億立方米/年,基流量4.38億立方米/年。水資源可利用量19.7億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3.99億立方米/年,地下水可開採量16.34億立方米/年。

除生活、生態、農業用水外,在保證率97%的前提下,可提供農業用水3.1億立方米/年。

現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25座,總庫容4.6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2座,即烏拉蓋水庫和西山灣水庫,總庫容34800萬立方米;中型水庫2座,總庫容4500萬立方米;小型水庫21座,總庫容44.3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截至2016年,錫林郭勒盟已發現礦種80餘種,探明儲量的有30餘種,其中煤炭、石油、天然鹼探明儲量分別為1393億噸、1.8億噸和4500萬噸。煤炭資源尤為豐富,境內有百餘個含煤盆地,探明及預測儲量1883億噸;褐煤總儲量在全國居第一位。鐵、銅、鉛、鋅、鎢、金、銀、鍺等金屬礦儲量也相當可觀。


中國馬都錫林郭勒盟

煤炭

風景名勝

<strong>錫林郭勒盟因地域遼闊和景點分佈等因素,分中部、南部和北部三個旅遊區。

中部旅遊區

以錫林浩特市為中心,包括西烏珠穆沁旗、阿巴嘎旗、東烏珠穆沁旗和烏拉蓋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錫林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旅遊基礎服務設施完善,景區(點)可進入性強。該區域自然旅遊資源以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風光為主,是盟內草原保持最原始狀態的部分;人文旅遊資源以內蒙古四大廟宇之一的貝子廟和蒙元文化園為代表,蒙古族民俗風情保留較完整,亦是搏克健將的搖籃、民族服飾之都、蒙古長調之鄉和遊牧文化之源。

著名的旅遊觀光景區(點)有:錫林九曲度假村、平頂山奇觀、白音錫勒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灰騰錫勒天然植物園、扎格斯臺淖爾(天然湖)、英純血馬場、北京知青所立的“第二故鄉”石、貝子廟、白音查干敖包、烏珠穆沁遊牧部落、蒙古汗城、遊牧文化保護區、成吉思寶格都烏拉、蒙元文化園、烏里雅斯太度假村和牧人之家等20餘處。


中國馬都錫林郭勒盟

南部旅遊區

以正藍旗、多倫縣為核心,包括太僕寺旗、鑲黃旗和正鑲白旗在內,是距離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區,直線距離僅180公里。該區旅遊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景區(點)可進入性強。人文旅遊資源以蒙元文化、清代商業文化和察哈爾部落民俗風情為主。這裡蒙元文化底蘊深厚,淵源流長。金代的侍郎城遺址、元代的上都城遺址、清朝的皇家御馬場和塞外商業古城多倫諾爾均在這片古老神奇的草原上。自然資源以典型草原和素有花園沙地之稱的渾善達克沙地景觀為主。

著名的旅遊觀光景區(點)有:元上都遺址、金蓮川草原、忽必烈夏宮、匯宗寺、南沙梁景區、山西會館、灤河源頭漂流、成吉思汗度假村、洪格爾高勒和汗海日罕山等20餘處。

北部旅遊區

以著名的邊境口岸城市二連浩特市為核心,包括蘇尼特左旗和蘇尼特右旗在內。二連浩特市是1992年國務院批准的全國13個沿邊對外開放城市之一,是我國通往歐亞大陸的最大陸路口岸,目前已發展成為集商貿、旅遊、加工和陸港為一體的綜合性口岸城市。與二連浩特市隔界相望的是蒙古國對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城市——扎門烏德。該區旅遊基礎服務設施完善,景區(點)可進入性強。旅遊資源以邊境口岸、古人類遺蹟和恐龍石盆地、蒙古國異國風情和半荒漠草原為依託。

著名的旅遊觀光區(點)有:恐龍博物館、國門與界碑、中蒙交易市場一條街、蒙古國扎門烏德一日遊、洪格爾巖畫群和寶德爾楚魯石林、玄石坡與立馬峰、賽漢塔拉旅遊娛樂園等。同時還可觀賞到難得一見的蘇尼特草原“金駝”,專供北京“東來順”的蘇尼特羊肉。境外旅遊還可領略蒙古國與俄羅斯的異域風情。

國門

舊國門始建於1984年,中蒙邊界設有357號雙立界碑。2003年,357號界碑完成使命成為歷史遺蹟。815號大型花崗岩雙立同號界碑於2003年08月15日替代了原357號混凝土界碑。新國門於2003年破土動工,2005年投入使用。新國門橫跨鐵路雙軌,跨度39m,高22.5m,長70.39m。


中國馬都錫林郭勒盟

國門

界碑

界碑是二連浩特重要的旅遊景點。


中國馬都錫林郭勒盟

界碑

二連浩特恐龍地質公園

二連浩特恐龍遺址公園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的評審,正式成為自治區級地質公園。 二連浩特恐龍遺址公園位於市區東北9㎞處的額仁諾爾鹽池一帶,是內蒙古最早載入國際古生物史冊的恐龍化石產地。


中國馬都錫林郭勒盟

二連浩特恐龍地質公園

伊林驛站博物館

伊林驛站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二連市區東北9公里處,佔地約1600平方米,是張家口—二連—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古“茶葉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遺存。伊林驛站設於清嘉慶25年(公元1820年)。“伊林”為蒙語,漢語意為“紀元、初始”。二連市伊林驛站博物館正是對此遺址的復原建設。


中國馬都錫林郭勒盟

伊林驛站博物館

特色飲食

錫林郭勒盟特色飲食主要有:烤全羊、手扒肉、血腸、羊背子、涮羊肉、炒米、鮮奶(蘇)、白油、黃油、奶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阿爾查、阿如勒)、奶渣(楚拉)、黃油渣(楚其給)、奶茶、酸奶、馬奶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