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初心如磐不畏难 使命在肩克时艰——尚志市黑龙宫镇党员干部战“疫”缩影

头顶穹庐星晨,心有使命在胸。面戴口罩,胸配党徽,抱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横下一条心,战“疫魔”,有你冲锋在前;披星戴月,风雪兼程,抱着坚决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决心,只为一句守护,战“疫魔”,有你一往无前。在东北的一座小镇,有这样的几位同志,他们在疫情防控一线,用执着和坚守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誓做红旗村的“一面红旗”

农历庚子年的春节,对于黑龙宫镇红旗村的老百姓无疑是个悲喜交加的春节。悲的是,在大年初四,一心为民、受人爱戴的老书记因患胰腺癌,永远离开了红旗村的老百姓;喜的是,有这样一位好干部,接过老书记的接力棒,与红旗村的老百姓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战“疫”在一起。他就是红旗村驻村工作队长孟凡祥。

“老书记‘走’的时候,我在他的身边,我在政府,他在村里,我们一起共事20多年。这几年,我在红旗当驻村工作队长,老书记朴实为民的情怀一直感染着我。我既是工作队长,又是党员,这个紧要关头,我必须得上。”孟凡祥朴实地说道。

不待扬鞭自奋蹄。疫情就是命令,正在黑河老家探亲的孟凡祥,看到镇里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怀着对老父亲的不舍和愧疚,离开老家,立即赶往他时刻惦念的红旗村。

风尘仆仆,没来得及半刻休息,他就立即组织村“两委”、屯长和在家党员及村医召开了紧急会议,立即部署分配任务,针对村屯较大的情况,以屯为基准,迅速组建党员排查宣传小分队,不到2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村387户的排查和宣传。

之后的日子里,他每天都挨个屯走一遍,看看有没有人员集中的地方、看看卡点是否严防死守,深入各家进行宣传、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与居家隔离人员微信进行沟通,帮他们疏导情绪、购置生活用品;定时定点利用村屯广播播放防疫音频......。

“孟书记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是我们防控疫情的‘一面旗帜’,有他在我们红旗村的老百姓就放心了。”红旗村的老百姓纷纷说道。

初心如磐不畏难  使命在肩克时艰——尚志市黑龙宫镇党员干部战“疫”缩影


我是党的一块砖


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尚宾公路卡点昼夜执勤的刘惠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刘惠滨是黑龙宫镇林业站临时用工,是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一员,他本应该不用投身一线。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员工,在大年30,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主动向镇党委递交了请愿书。他先是在宣传组进行疫情防控宣传,随后的1月27日被抽调到尚宾公路卡点执勤,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监控和测量,饿了就啃一口面包、喝点凉水,困了就轮班在车里打个盹,就这样一干就是6天。在这6天里他同每一名执勤的党员干部民警一样要求自己,始终冲在一线、干在一线。

“这几天的工作,我感觉在党的领导下,在党员的带动下,我浑身的劲都被激发出来了,我的内心仿佛有一团火引领着我,我要申请加入党组织,为党贡献自己的力量,党组织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奋战在哪里”,刘惠滨说道。

就这样,连续奋战不下火线的刘惠滨,又投入到红旗村的防控阻击战当中。

初心如磐不畏难  使命在肩克时艰——尚志市黑龙宫镇党员干部战“疫”缩影


我是村里大管家

每天天不亮,安排布置完一天的防控工作,孙延宝就踏上了为村民采购的路。

在得好村,你总会看到一位扛着麻袋,为村民送生活用品的身影,他就是黑龙宫镇得好村党支部书记孙延宝。

“兄弟,在家怎么样啊,缺不缺烧柴,缺不缺米呀、菜呀,啥的?缺啥跟兄弟说。”孙延宝每天都会同村里武汉回来的一家人联系,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所需。

孙延宝惦记的不仅仅是他们一家三口,他还同时惦记着全村的父老乡亲,谁家缺点什么、需要点什么,他都会全力以赴的给与解决。

特别是村里贾文老两口,子女都不在身边,二人患重病行动不便;老党员于有信患病常年卧床;葛军老两口行动不便,......他们始终牵挂着孙延宝的心,每天都像家人一样无微不至的照料着。

村里的老百姓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都担心着孙延宝,担心他跑来跑去太危险。但是他却说“一个村虽小,但吃喝拉撒样样不少。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何况我是一名党员,还是一名村支部书记,虽然咱们封村了,但是我是你们的大管家,你们的生活需要我全管了,我们一起共度难关。”

隔离不隔爱,封村不封情。就是这样一位村党支部书记,用实际行动默默无闻地践行着对父老乡亲的款款深情。

初心如磐不畏难  使命在肩克时艰——尚志市黑龙宫镇党员干部战“疫”缩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