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外貿大省廣東:防疫復工兩不誤

戰疫當前看“六穩”(3) 本報記者 張李源清

2月22日,廣電運通產業園內一派繁忙,物流工人加緊裝貨。一輛輛經過嚴格防疫消毒的運輸車,裝載著43臺智能金融設備開向廣州碼頭。這是廣電運通安全有序復工後,出口海外的第二批產品,在接下來的一週,還有第三批共計197臺智能設備將發往俄羅斯、孟加拉、意大利等國。

“廣東塞車,全球缺貨。”作為全球產業鏈重要一環,在當前疫情挑戰與國內外市場的雙重壓力下,外貿大省廣東通過政企合力,走出了一條防疫復工兩不誤的復工復產樣本。

“力保海外訂單,我們有信心”

“雖然開局困難重重,但我們坦然面對,有信心一起突破困境。”廣電運通智造中心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目前該公司生產線正開足馬力,全力保障海外訂單。

作為國內知名的行業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廣電運通主要為全球客戶提供運營服務、大數據解決方案以及各種智能終端設備。2020年,廣電運通國際訂單迎來開門紅,但受疫情影響面臨交付挑戰,於是第一時間調整產品生產方案,多舉並行全力滿足海外產品生產。

“疫情之下,影響是客觀的。此次有幾個國外訂單,我們做了加急處理,客戶對我們最大效率的保障給予了充分肯定。”廣電運通海外市場總監說,印象最深的是公司全球本地化深度運營經受住了疫情考驗,成為客戶支持與理解的重要來源,讓疫情影響總體可控。

上述市場總監表示,3月份海外訂單累計還有接近2250臺設備要交付,將發往泰國、越南等國,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搶時間、搶進度,一定會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在廣東,像廣電運通一樣快速復工的企業還有很多。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經濟較發達的廣州、佛山、東莞等地,多數資本密集型和高技術大型企業已復工復產。在製造業重鎮佛山,廣東格蘭仕集團為滿足全球市場的訂單需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推動大生產,目前復工率超過80%,並有望在2月底達到100%;世界500強企業美的集團,在全國31個生產基地均已復工,企業目標是2月底整個集團基本恢復正常生產,保證海內外訂單不受影響。

廣東省工信廳副廳長楊鵬飛表示,當前廣東省重點企業復工率明顯提速,特別是龍頭企業不僅復工順利,產能利用率也達到較高水平,其中華為超過九成,格力接近八成,美的超過七成。

政策“及時雨”解燃眉之急

雖然各項數據顯示全國企業正加速實現復工復產,但面對疫情,外貿企業除了面臨一般企業的共性問題外,還要處理接單難、履約難、國際物流不暢、貿易壁壘增多等諸多外部問題,所處環境更加複雜。

非常時期,廣東出臺一系列穩外貿政策精準施策:2月6日,廣東省發佈“復工復產20條”,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同日,廣東省商務廳發佈《關於做好商貿企業及外貿出口企業復工工作的通知》,優先支持當地重點外貿出口企業復工;財稅、海關、人社等各部門紛紛拿出針對性政策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硬核”支撐。

廣東銀潤實業有限公司是汕頭一家生產玩具、工藝品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該公司2月底外貿出口訂單出庫在即,受疫情影響不得不延期,現金流較為緊張。

“在廣東稅務部門的協助下,我們成功申報了100多萬元出口退稅,對下一步購進原材料、恢復正常生產都有很大幫助。”該公司經理楊志雄對本報記者表示,疫情期間,稅務部門的出口退稅政策相當給力,進一步盤活了企業資金。

在精準施策的稅收護航下,戰疫中的外貿隊正在加速復工復產。據統計,2月1日至2月23日期間,廣東稅務系統共辦理出口退(免)稅97.83億元,惠及近1.3萬戶出口企業。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也迅速行動,協調落地海關總署出臺的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產10條措施,同步結合廣東出臺的“復工復產20條”,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惠企便民措施;廣東省人社廳發佈了“促進就業九條2.0”,從9個方面出臺一攬子政策,精準切中當前眾多企業的難點痛點;廣東省工信廳則建立了廣東全省百家制造業重點企業復工復產“一對一”跟蹤服務機制,為每家企業指定1個聯繫人,一跟到底。

“省市出臺的暖企政策真是一場‘及時雨’,目前企業因為疫情遇到的困難,政府制定措施時都考慮到了。”廣電運通黨委副書記謝臣表示,尤其是廣電運通所在的廣州市黃埔區制定的“暖企8條”,通過真金白銀的形式激勵和解決了區內各大企業的燃眉之急。

中國戰疫牽動全球

政企之間的高效合作,也推動著在粵外資企業科學有序復工復產。

“在各部門努力下,目前廣州外資企業也正有序復工復產。”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吳尚偉介紹,以黃埔區為例,截至2月18日,其124家重點外資企業中已復工企業109家,復工比例達到87.9%,全區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比例達八成左右。

作為外商投資熱土的佛山,為幫助外資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建立健全重點外資大項目聯繫機制,積極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突出困難;同時各級政府相繼出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紓困措施,積極幫助外資企業爭取相關支持。目前全市復工的外資企業超過900家,包括本田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愛信精機(佛山)電子有限公司等一批世界500強投資的企業。

增加投資是反映企業發展信心最直觀的標尺。2月13日,香港太興飲食集團在復工第二天,宣佈增加投資額9000萬港元,擴大在東莞茶山的生產,增加產品研發;此外,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集團、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等投資廣東的100億美元項目也進展順利。

“中國抗擊疫情正迎來轉機,對中國市場仍充滿信心。”有受訪外企表示,在抓緊疫情防控的同時,中國復工復產意義重大,關係到全球生產鏈、供應鏈、服務鏈的正常有效運轉,也相信中國必將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