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前路依然漫長——評點印度海軍新型中型水面艦(七)

印度海軍建立之初,得到的護衛艦也是英國海軍二戰剩餘物資,即5艘英國“江河”級護衛艦。之後,印度才擁有了真正的戰後設計製造的全新艦隻,即3艘英國造14型“布萊克伍德”級反潛護衛艦。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中,這3艘艦中的“庫克裡”號作為印度第11護衛艦大隊旗艦,被巴基斯坦“漢果”號潛艇擊沉,印度海軍對反潛作戰和護衛艦裝備的高度重視。

前路依然漫長——評點印度海軍新型中型水面艦(七)

自此以後,印度開始在外國幫助下自建護衛艦,首先是6艘老式“尼爾基裡”級護衛艦,系英國”利安德“級的印度版,的確大幅度加強了近海巡邏和反潛能力。這之後,印度繼續利用英國”利安德“級的艦體建造了6艘重武裝、強突擊能力的護衛艦,即3艘P16型“戈達瓦里”級和3艘P16A型“布拉馬普特拉”級護衛艦,奠定了12艘現代化主力護衛艦(大中型護衛艦總數保持在15艘左右)的裝備序列基礎。

這些護衛艦在近海作戰中,能夠適應對岸對艦突擊、水道巡邏與封鎖、為大艦護航以及前沿對峙等任務,保證能夠應對空中、水面和水下多維度的威脅。

進入新世紀後,印度開始又一輪全面更新護衛艦序列,主要項目為外國幫助下自建P17A型“什瓦里克”級,以及俄羅斯建造交付的11356型“塔爾瓦爾”級護衛艦。該兩級護衛艦為印度海軍最新銳大型護衛艦。

俄羅斯建造交付的11356型“塔爾瓦爾”級護衛艦,是進入新世紀後印度海軍得到的第一種現代化護衛艦,該艦的同系列產品,也是俄羅斯自己建立現代化近海作戰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之後印度在俄羅斯、美國、法國、德國、荷蘭、意大利、加拿大、以色列等多方大量幫助下建造的P17A型“什瓦里克”級,則是“塔爾瓦爾”級的印度放大版本。

前路依然漫長——評點印度海軍新型中型水面艦(七)

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尺度,“塔爾瓦爾”級排水量增加了2000噸,但是主要軍械和船電設備沒有大的變化,主要是為加大續航能力和自持能力,並避免配備過於擁擠,以加大冗餘度和人機效能。另外,“什瓦里克”級護衛艦擁有2架艦載直升機,直升機平臺、機庫、彈藥油料庫容積大得多,大大加強了中遠程反潛能力,這方面比11356型“塔爾瓦爾”改善良多。

“什瓦里克”級和“塔爾瓦爾”級的反潛、反艦、防空能力比較齊全,情報雷達、電子戰和聲吶系統配置基本完備,比較同時期的歐洲主流護衛艦,該兩艦在技戰術性能上比較接近。

總體設計方面,印度兩種新型護衛艦現代化程度還是有一定保證的。外形方面,均儘可能減少甲板和建築表面設備配備,注重隱身能力。艦體方面設計特色也比較明顯。例如,兩艦長寬比方面比之前印度護衛艦更小,但也達到8以上,比較英法新型護衛艦的7-8之間還是有明顯區別,還是比較注重高速能力。

又例如在吃水方面,印度兩艦吃水均嚴格控制在4.5米以下,還是注重針對淺水作戰需求,與英法全球航行和深水/淺水兼顧的設計取向不同。輪機方面,兩艦輪機都尚屬上一代產品,反潛作戰相關速度段下,其變速能力不如電機推進,另外噪音控制方面也明顯不足,有礙於改善搜索聲吶和反潛火控系統的工作範圍和條件。

前路依然漫長——評點印度海軍新型中型水面艦(七)

在突擊能力方面,印度兩艦總體上緊跟世界主流,突擊能力並不弱,尤其是具備以較大口徑垂直髮射系統發射“布拉莫斯”反艦導彈、“口徑”3M54E系列反艦和對地導彈,以及91P1超聲速反潛導彈的能力,彈藥的多樣性較好,且彈藥本身性能較好,尤其超聲速反艦導彈突防能力強,超聲速反潛導彈速度快,落水點精度較高,儘量壓縮敵方潛艇目標應用對抗手段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