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老兵再出列!天河退役軍人組建戰“疫”突擊隊

“祖國有困難的時候,就是需要我的時候,我理應入列。”天河軍休二所68歲的感染病科醫生、退役軍人李灼亮,專門寫信給軍休二所黨委,主動請纓參加黨員突擊隊,要求發揮醫學所長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員村街優撫對象、退役軍人孫廣輝,克服家庭困難,第一時間與社區黨組織聯繫,希望為所在小區門崗增強力量,站哨守崗……

沒有專門動員,疫情就是命令。1月28日,天河區委組織部發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倡議書後,全區退役軍人紛紛請纓參戰,披掛上陣,衝鋒在“疫”戰一線,他們當中既有退休老兵,又有在職幹部,既有企事業單位員工,又有一般居民村民......天河區退役軍人事務局28名退役軍人第一時間組成黨員突擊隊,各街道退役軍人紛紛加入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作戰,他們有的配合社區派發、張貼疫情防控宣傳資料;有的到村口巷口協助做好外來人員登記、體溫檢測等工作;有的主動為社區群眾購買生活物資,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充分展現軍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忍耐”的精神。

再當“放哨兵” 守好防控“安全門”

“田書記,我要參與疫情防控阻擊戰,守護好我們的家。”2月1日上午,57歲老兵劉武撥通長興街黨工委副書記田從華的電話,向組織再次遞交“請戰書”。他如願站在岑村珠江嘉苑小區的疫情防控崗,為小區居民的安全健康“站崗放哨”。他對出入人員驗證登記、測量體溫、提醒戴好口罩,風雨無阻,嚴守防控第一線。長興街像劉武一樣的退役軍人還有很多,他們紛紛向組織請戰“守崗”,守好全街22個小區門崗和兩村10重要路口。棠下街潘鴻柏、潘慶峰、潘耀輝等退役軍人主動向村改制公司黨組織提出到各交通路口“守崗”,“村口交給我們,請組織放心”“我當過兵體質好,夜間值班可以多安排我上”,他們這樣說,也是這樣做,開展疫情防控以來,無論嚴寒、暴雨,始終可以看到這些老兵的堅挺身影。

老兵再出列!天河退役军人组建战“疫”突击队

再當“尖刀兵” 啃下防控“硬骨頭”

“報告領導,重點人員已運送完畢!”2月4日凌晨,長興街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馮波向長興街疫情防控群發出一條微信,這是他剛剛運送完一批“星夢號”郵輪人員到集中醫學觀察點後,給街道領導發出的信息。身為部隊轉業幹部的他,是街道負責運送疑似病例人員、密切接觸者、疫區來穗人員到定點醫院、定點集中醫學觀察場所的轉運小組成員,他不懼風險,衝鋒在前,當起“尖刀班”班長。截至2月20日,他參與轉運疑似病例人員、密切接觸者19人次。他對退伍戰友說:“軍人就要有軍人的樣子,槍林彈雨我們都不怕,這點風險算什麼!”

老兵再出列!天河退役军人组建战“疫”突击队

再當“宣傳兵” 傳遞防控“正能量”

“大爺,您出門要戴好口罩,現在疫情形勢還很嚴峻,要注意做好防護!”只要在路上碰到沒有戴口罩的人,元崗街退役軍人甘有兵都會上前勸說。“剛開始有些人不理解,有時候甚至還會招來白眼,但我還是堅持這樣做,因為戴好口罩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甘有兵笑說道。“這次的疫情對我來說就是軍令狀,疫情就是戰情,我雖然已經退役了,但我時刻銘記自己是一個兵,是一名共產黨員,看到社區工作人員這麼辛苦,我要幫幫他們。”

戰“疫”陣前,老兵勇出列,這一幕在天河成為一道道風景線。

退役軍人季鵬波是冼村街的一名共產黨員,李糧安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從大年初二接到疫情防控任務以來,他們在大街小巷、公交站臺派資料、貼告示,向居民、乘客宣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他們曾在寒風料峭中駐點服務時間長達10個小時,沒有半點怨言。

再當“偵查兵” 提供防控“準情報”

“看到社區工作人員又是上門宣傳又是貼橫幅,實在辛苦,防控疫情不只是社區的事,作為社區居民,作為一名退役軍人,我們也有責任。”棠下街59歲退役軍人覃兆福連續多天電話聯繫轄區內湖北籍人員,摸查掌握有關人員近來信息,並提醒他們做好日常自我防護。退役軍人冼劍明為了儘快摸清冼村轄內出租屋重點疫區來穗人員底數,不懼風險,帶領組員深入戰“疫”第一線當好“偵查兵”,出色完成摸查任務,為街道精準防控提供“一手”情報。長興街36名退役軍人網格員,走街串巷瞭解情況,及時上報反饋情報。

再當“勤務兵” 守住防控“保障線”

“家裡的菜還有沒有?需不需要幫忙買?”“這是你的快遞。”陸健恆、雷波既是長興街的退役軍人,也是中共黨員,他們主動當起疫情防控“勤務兵”,每天為居家隔離人員購買生活物品、收集生活垃圾、收寄快遞等,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能夠安心在家中隔離。

冼村街退役軍人陳順民每天開自己的私家車穿街走巷,為站崗志願者提供送餐服務,經常工作到深夜。在疫情防控的各個戰位,我們都能看到天河退役軍人的身影,他們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保障線”。

再當“防化兵” 當好防控“清道夫”

“新型冠狀病毒看不見、摸不著,如果不及時對人員密集公共場所進行消殺,隨時都存在被感染的風險。”長興街有防化兵經歷的退役軍人榮青,曾參與汶川地震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主動配合愛心企業廣州公衛蟲害公司對轄區居民小區、商業區、地鐵口、綜合市場、防控崗等易“沾染地帶”進行消殺,切斷疫情傳播途徑。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不少有防化經驗的退役軍人勇當防疫先鋒,積極與街道環衛工作人員一起開展消殺作業,對農貿市場、超市、賓館飯店、中小餐飲店等重點單位和垃圾中轉站、公廁等重點場所進行全面消毒,及時處理各類垃圾汙物,消除、減少病媒生物孳生的環境和條件,降低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發生風險。

老兵再出列!天河退役军人组建战“疫”突击队

永當“黨的兵” 心連防控“第一線”

“我是一名老黨員、老軍人,可是我年紀大了,也幫不上什麼忙,希望通過捐款來盡一份綿薄之力吧。”1月31日上午,天河軍休三所老兵趙瑞華因身體不適在醫院輸液,當得知所裡開展捐款活動後,生怕錯過時機,輸完液直接從醫院趕到所裡捐款1000元。

老兵黃挽洛不會使用微信,得知捐款又不能從退休金中代扣時,年屆八十的他在2月1日早上步行8公里到軍休三所捐款1000元。

疫情阻擊戰開展以來,天河軍休“老兵”積極開展捐贈活動,他們平時省吃儉用,捐款卻出手“闊氣”,軍休二所鄭煥琴、湯世偉夫婦一次捐款20000元,黃金香、董學詩夫婦捐款11000元,馮錦秀捐款10000元……短短几天,400多名軍休老兵捐款40多萬元。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秦松 通訊員 田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