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期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開工難、用工難、資金難

2020年的開春,註定會在很多人的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而就企業而言,新冠肺炎造成的衝擊巨大,餐飲住宿、文化旅遊、百貨零售、線下影院等閉門休業,但沒有了收入並不意味著成本的減少,員工工資、場地租金等項目仍處於待支付狀態,這對於一些企業來說,壓力重大。

即使困難重重,在考驗面前,企業也不是束手無策的,一些辦公創新模式和經營方法在考驗中應運而生。

經濟是社會關注的一大焦點

經濟是基礎。在疫情期間,除了關注肺炎疾病對人的影響以外,經濟影響是外界關注的另一大焦點。

疫情期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開工難、用工難、資金難

隨著原定法定節假日殆盡,各地復工復業的時間先後成為網絡話題,引發眾人的關注與參與。

春節假期原本是促進消費的一大絕佳時期,但因為疫情的影響,人們的活動場所限於各自的家中,提上日程的各種消費計劃被擱置,直接造成這一時期旅遊、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收益的慘淡。

疫情後期,人們的注意力從疫情對人的影響逐漸轉移到疫情對經濟、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上來,大到對經濟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小到各行業、具體品牌、個體店的影響都成為關注的內容。

以餐飲業為例,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下館子”是不少家庭的選擇,鑑於往年客流量和營業額,各大餐館也早早囤積好食材,等候消費者的光臨,但由於今年的特殊情況,各大酒樓只能閉門休業,而這不僅僅是收益的減少,各大酒樓還得負擔年前囤積的大量食材費用。疫情對餐飲業造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餐飲業能否順利度過這次難關,難關面前餐飲業有何新舉措備受關注。

“開工難、用工難、資金難”

“開工難、用工難、資金難”是企業面臨的普遍考驗,而企業規模越小,面臨的考驗越嚴峻。

“開工難”,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時間延後,公司各生產鏈無法正常運轉,交易訂單無法按時完成。“用工難”對於一些加工業製造業尤其是與疫情相關的緊急物質生產商而言,如何快速聚集員工恢復生產是難題;對於一些企業而言,受疫情影響,勞動力流失嚴重是一個重要問題;而對於一些暫時休業的企業來說,如何安置旗下員工也是一大難題。“資金難”,現金流缺失,企業沒有進賬,成本支付費用仍隨著時鐘指針的轉動在積累增加。

北京、廣東兩地是企業聚集地,外來人口多,何時復工復業的問題備受關注。

疫情期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開工難、用工難、資金難

企業如何解決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無法按時復工:遠程辦公模式啟動

為減少損失,恢復正常的生產秩序,不少企業選擇遠程辦公模式作為2020復工的開端。在遠程辦公搭建技術提供的保障和知名互聯網企業的帶動下,遠程辦公成為這一企業復工話題下重點提及詞彙。

作為現階段性流行的新辦公模式,“遠程辦公”的話題量不斷,不管是助力企業順利復工還是員工在家遠程辦公的種種意外狀況以及遠程辦公模式前景的展望,都能在網絡上掀起一輪討論的話題。

縱覽網上關於遠程辦公模式相關話題,對於這一新型模式,網上以正面情緒為主,佔比60%,在這一模式下,企業正常的運轉得以恢復。17%的負面體驗主要集中於在家辦公的個人工作效率及設施配備不完善方面。

疫情期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開工難、用工難、資金難

用工難:共享員工滿足各方需求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有企業因員工工資、安放問題而傷神,而有的企業卻因招不到員工而發愁。對於旅遊、餐飲、酒店行業而言,勞務閒餘,而對於一些加工製造業、線上配送、運輸行業來說,這一時期的繁忙程度達到峰值。如何平衡這一時期勞務市場的需求,是另一大難題。

2月3日,盒馬聯合雲海餚、西貝、探魚、青年餐廳等餐飲品牌達成“共享員工”的合作,這是早期網絡熱度最高的“共享員工”事件,阿里和盒馬也因此舉收穫了一片了輿論點贊聲,“共享員工”帶來的新用工模式也引發關注。

所謂“共享員工”,即指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下,一些暫時難以復工的中小企業將員工以共享模式進行短期人力輸出的合作用工方式。共享員工的做法讓員工在企業之間臨時流動,實現人力資源的再分配。

隨著復工復業的推進,一些行業面臨短期歇業的現狀,而用工荒的局面也存在於一些行業中,在這樣的矛盾現實下,“員工共享”的模式受輿論關注。被稱為目前企業積極“自救”的一次創新之舉,@央視新聞 @中國新聞網 @新華視點 等輿論對這一模式進行了傳播和普及。

疫情期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開工難、用工難、資金難

線下業務碰壁:調整核心業務

線下業務原本是許多企業的主營業務,但由於正值特殊時期,線下業務受挫,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企業主動求變,積極調整業務模式。

就餐廳領域而言,線下業務盈利減少,及時調整業務模式,將線上外賣作為主推業務或新增業務是應對考驗的一次嘗試。如火鍋行業,一些知名火鍋品牌對現狀做出判斷後立即做出業務調整,轉戰外賣平臺。

以特色奶茶火鍋出名的湊湊火鍋為例,火鍋外賣是其在這次疫情期間做出的一大全新嘗試,自2月17日首次在北京推出火鍋外賣後,其旗下北京門店陸續加入外賣配送的行業,目前來看其外賣或許不能與往常線下營業額相匹敵,但肯定使得這一時期的收入增加了。湊湊火鍋表示通過火鍋外賣業務發現了市場上對於火鍋外賣的需求正在逐步積累,日後會繼續推出外賣服務。

對於企業而來,這一時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果能及時發現市場新需求,並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業務,或許能實現另一番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