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哪吒之魔童降世》,能不能算是國漫崛起之作?


《哪吒之魔童降世》,能不能算是國漫崛起之作?

要說2019年最驚豔的作品,就不得不說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了。這部動畫電影在上映之後拿到了50億的票房成績和8.5的豆瓣評分,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座高山。不僅眾多明星演員極力宣傳這部電影,觀眾們也是給予一致好評,許多人稱《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是國漫崛起之作

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能不能算是一部國漫崛起的作品呢?首先我本人是不太贊成這個說法的。國漫崛起這四個字用得太多了,我們在多少年前就在喊國漫崛起,結果到現在還在用這個詞,說明目前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崛起,因此這個詞還是少用為妙。第二是中國動漫曾經也是有過很多優秀的作品,例如動畫版《西遊記》、《葫蘆兄弟》等等都是當時的精品。所以用崛起這個詞也不太準確,我們可以說《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國漫復興的一部作品。

《哪吒之魔童降世》,能不能算是國漫崛起之作?

實在的說,《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億票房和8.5的評分成績,可能是稍微高了一點。因為觀眾很久沒有見到這樣優秀的作品了,所以對其追捧也是情理之中的。那麼如果我們拋開種種虛名,單從電影的質量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是否能算得上是一部精品呢?

我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這部電影無論是人物設計、畫面、劇情流暢度、配音等方面,都是做得比較完整的,的確算是2019年非常亮眼的一部作品。那麼我們接下來就具體聊一聊這部電影到底好在了哪。

《哪吒之魔童降世》,能不能算是國漫崛起之作?

首先我要誇一下這部動畫的畫風,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畫風非常有趣,和歐美動畫的精緻畫風以及日本動畫的可愛畫風都有不同,有點像是年畫娃娃的這種感覺。而劇中的人物造型也是別樹一格,嚴肅雄壯的李靖、混世小魔王哪吒等角色的造型都十分貼近他們的性格,而且動畫還為哪吒變身後塑造了另一個高瘦帥氣的造型,也是代表著哪吒性格的轉變。當然,還有腆著個大肚子的太乙真人,這個角色堪稱是動畫中的耍寶擔當,為電影貢獻了很多的笑料。

《哪吒之魔童降世》,能不能算是國漫崛起之作?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畫風和人物造型設計好,就意味著這部動畫的受眾面比較廣,無論是小孩或是大人都可以接受這種造型,並且從中得到許多樂趣。而電影的配音更是將這種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電影中李靖的配音是柔中帶剛,體現出李靖霸道之下也有一份對家人對百姓的溫柔,哪吒的配音是小煙嗓,體現出哪吒的放蕩不羈,給人一種痞帥的感覺。還有太乙真人的四川普通話,又為這個角色增添了不少笑料。就算沒有任何劇情,光是這部電影的動畫場景和配音,就已經能夠吸引許多觀眾了。能夠看得出來,電影劇組在基礎設定上下了很多功夫,也算是打了一個漂亮的首戰。

《哪吒之魔童降世》,能不能算是國漫崛起之作?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的劇情。實際上這部動畫的劇情非常的簡單,講述的就是哪吒和敖丙本是混元珠的兩個分身。結果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誕生在了李靖家中,成為了一個小混世魔王。而敖丙則出身在龍宮,成為了申公豹的徒弟。本來他們兩個人是對立面,但是他們偶遇成為了朋友,哪吒從小就被大家嫌棄害怕,所以他一直都沒有真心的朋友,而敖丙也是從小就揹負著振興龍族的使命,所以他也沒有朋友。兩個人相識後非常珍惜對彼此的友誼,直到後來申公豹告訴敖丙哪吒就是混元珠的另一半,要求敖丙摧毀哪吒。敖丙和哪吒終於完成了驚天一戰,最終兩人和解,一起扛過了天雷活了下來。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劇情設計比較簡單,主要是因為這是部動畫電影,要考慮到小朋友的觀影感受。不過劇情簡單不代表劇情無趣,相反這部電影的劇情是非常有意思的,在電影院中的觀眾都是緊跟著劇情,時而大笑時而哀嘆,說明電影的整體節奏也把握地非常恰當。

《哪吒之魔童降世》,能不能算是國漫崛起之作?

電影中的劇情分成了兩條線,一條是哪吒成長的線,一條是敖丙想要復興龍族的線,然後兩條線又通過兩人的命運這條主線給串聯了起來。電影中的小哪吒一出生就被視作是小魔王,所以他的童年生活非常悲慘,因為得不到足夠的關愛,哪吒就乾脆自暴自棄成為了一個小魔頭,到處欺負村裡人,可是他心裡其實是希望大家能夠尊重他,承認他。而敖丙的童年也非常慘,他生活的龍族被罰在大海中鎮壓海怪,所以他從小就被給予厚望,龍族的命運都交給了他。因此敖丙性格非常成熟,然而敖丙也並非是絕對的成熟,他心裡也會渴望玩耍渴望友情,想要過著不這麼沉重的生活。因此電影通過兩個人的不同經歷,到最後終於統一戰線抵抗天雷,描述了兩個人的成長,成功地塑造了兩個有血有肉的神話人物。

《哪吒之魔童降世》,能不能算是國漫崛起之作?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電影劇情老少皆宜,對原著進行了許多的改編,也增加了不少的設定使得人物更加豐滿。這算是這部電影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可能是電影受人詬病的原因。因為原版哪吒、封神榜的故事,內涵和隱喻是比較深刻的。例如哪吒和龍族大戰一場,龍族要求李靖交出哪吒的時候,其實龍族、李靖、哪吒就代表了三個不同的位置。一個是代表天庭、代表權力,一個是代表效忠、一個是代表反抗,而哪吒因為孝道的考慮,最終做出了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的決定,代表著自己徹底完成了位置的劃分。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將一個背景比較宏大的故事,改成了兩個孩子成長的故事,的確是弱化內涵的嫌疑。

《哪吒之魔童降世》,能不能算是國漫崛起之作?

而且《哪吒之魔童降世》裡面進行了許多的模仿,例如電影中的娘娘腔大漢,和周星馳電影《功夫》中的裁縫類似;村裡老者一直把石碑當成是李靖,和《大話西遊》中的劇情類似;太乙真人說出“不知道我頂不頂得住”和《少林足球》中的臺詞類似。還有哪吒喊出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時候,也是借鑑了《太極張三丰》中的臺詞。這些模仿也是電影的一種特色,觀眾能夠迅速地從中得到情感共鳴,產生出熟悉的感覺。而這些借鑑同樣是電影的軟肋,一方面外國觀眾無法產生共鳴,另一方面電影的格局也縮小了很多。

總而言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優勢在於簡單歡樂,老少皆宜,而他的弱點也恰恰在這裡。如果國漫想要打造出封神榜動畫世界的話,那麼太過簡單歡樂的劇情會讓整體的格局打不開,很難創作出一部名流影視的經典作品。

《哪吒之魔童降世》,能不能算是國漫崛起之作?

《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中留下了很多的伏筆,例如元始天尊弄混元珠的目的是什麼,太乙真人背後的力量還有哪些,李靖效忠的又是什麼力量,和仙界是什麼關係。還有敖丙所屬的龍族,為什麼會被罰鎮壓海底大妖,海底的又是什麼力量,龍族算是妖屆的叛徒嗎?這些伏筆都可以有很長的延伸,可以成功連帶出一整個封神世界。如果這些東西都能夠處理好的話,那麼這個封神世界會是非常精彩的,會讓中國動畫提升不止一個高度。所以還是說回《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問題,如果《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將封神世界塑造得太天真了,那麼後續的封神動畫會受到很多制約,難以完成一個統一的精彩的世界觀。

當然,我們在這裡也不能將動畫的重任全部推給《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畢竟他拍攝出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如今《哪吒之魔童降世》證明了動畫電影也能夠賺錢,希望會有更多的電影人才進入動畫點這一塊,打造出屬於中國的封神動畫世界,讓中國動畫能夠再度復興,讓越來越多的外國觀眾能夠欣賞並喜愛我們中國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