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优爱腾”2020的三场攻坚战:自制控成本、IP增粘性、收入转C端


“优爱腾”2020的三场攻坚战:自制控成本、IP增粘性、收入转C端

文 | 搜狐科技 宋婉心

编 | 搜狐科技 王一粟

过去的2019年对于国内视频三巨头都颇具转折意味。

3月26日,腾讯PCG内部调整,腾讯视频旗下的“企鹅影视”撤销,改为剧集及综艺两大内容制作部;6月22日,爱奇艺会员数量突破1亿,中国视频付费市场正式进入“亿级”会员时代;而优酷因为2018年底高层频繁动荡,整个2019年都陷入了低谷。

在“优爱腾”各自有各自的风光与失意之时,2020年初,B站和字节跳动突袭,抢去不少风头,被视作视频三巨头的新敌人。在戏剧化的开年中,“优爱腾”三家都已已迎来十年左右的发展历程,2020年似乎将开启视频行业的新阶段。

“优爱腾”2020的三场攻坚战:自制控成本、IP增粘性、收入转C端

视频网站自制剧

自制:控成本

成本高企是视频行业骨子里的难题,尽管国内流媒体三巨头“优爱腾”所占领的市场份额已达70%以上,但都还不能摆脱亏损的困境。

根据爱奇艺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相关数据显示,虽然其营业总收入达到73.97亿,但归母净利润却亏损36.88亿。而且从2015年开始,亏损逐年扩大,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爱奇艺净亏损分别达到25.75亿元、30.74亿元、37.37亿元,2018年亏损更是达到91.1亿,同比激增143%。

腾讯视频虽然没有直接的财报数据佐证,但2019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中指出,腾讯媒体广告收入为人民币37亿元,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17%,主要是视频招商广告收入下跌所致。而从腾讯视频采信的数据也可以发现,广告主对营销预算的预计增速从2018年的27%下降到年2019的19%。

优酷的成绩则可以从阿里大文娱的数据管中窥豹,阿里大文娱主要包括优酷土豆和UC浏览器,2018年第四季度亏损了60.3亿元,亏损率达到了93%,2019年Q4亏损为32.98亿,亏损幅度虽然缩窄到了45%,但直接原因是阿里缩减了内容支出,也就是说在大文娱板块砸的钱少了,才遏制了一定亏损。

全行业在烧了十几年钱后,即将在2020年迎来新阶段的拐点。普华永道全球TMT主管合伙人周伟然向搜狐科技表示,自制影视剧将成为视频网站降低成本的首要手段,在版权环境愈发恶劣,版权价格在恶性竞争中水涨船高的情况下,原创内容成为共同的选择。

2019年是三家平台自制剧占比全面超过版权剧的时间点,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优爱腾自制剧占比分别为56%、65%、65%,而在2018年统计时,这个比重分别是45%、51%、53%。

除影视剧之外,综艺同样如此,从优爱腾近期陆续公布的2020年内容储备来看,三家2020年的版权综艺都在5部以下,其中爱奇艺2019年自制综艺上线数量新增比例达到21%。

相比于自制影视剧尚处在探索初期,三家在网综方面的自制经验显得更加成熟,也在2019年形成了一套适用的运作机制——工作室制。

去年3月份,腾讯PCG宣布撤销腾讯视频旗下的影视制作部门企鹅影视,更名为Scripted内容制作部和UnScripted内容制作部,分别对应剧集、综艺业务。在UnScripted内容制作部中,天相工作室、天马工作室等团队全部容纳其中。

而爱奇艺在2019世界大会上,公布了3个中心和21个工作室,分别为陈伟、车澈负责的节目制作中心,主要负责《中国新说唱》《我是唱作人》《潮流合伙人》等纯自制综艺;姜滨负责的节目开发中心主要负责《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乐队的夏天》等合作综艺;以及负责大综艺衍生内容的娱乐中心。

一位在爱奇艺娱乐中心工作的导演告诉搜狐科技,爱奇艺是导演中心制,由导演牵头组建团队接项目。

不同于爱奇艺,腾讯视频采用制片人中心模式,平台不组建自己的导演团队,而是与外部制作公司合作:《创造101》背后是七维动力,《吐槽大会》背后是笑果文化,《明日之子》背后是哇唧唧哇等等。这进一步压缩了平台的制作成本压力。

优酷虽然没有成立单独的工作室,但在综艺上的运作模式同样以外部合作为主,比如与银河酷娱合作的《火星情报局》和与灿星合作的《这!就是街舞》。

“优爱腾”2020的三场攻坚战:自制控成本、IP增粘性、收入转C端

视频三巨头网综

IP:增粘性

近年来,B站被普遍认为是优爱腾的劲敌,但如果究其本质,B站并不能和后三者相提并论,前者的本质是社区,而优爱腾的本质是平台,平台本质决定了其用户粘性起点低,人随剧走现象明显。

“Netflix也是早期买版权,后来才走上自制的路,Netflix的成功是原创内容的成功,不是平台的成功,这个角度来看,国内视频平台正朝着相同的方向发展。”周伟然向搜狐科技表示。

《纸牌屋》是Netflix打响的自制内容第一炮,首推在2012年,反响热烈,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在此之前的一年,Netflix同样经历了会员订阅的风波。当时Netflix将其DVD租赁业务更名为Qwikster,并将Qwikster和流媒体业务拆分为两个不同的订阅包分开收费。此举遭到用户强烈反对,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变相收费,据悉Netflix最终流失了约80万用户。

所幸Netflix创始人Reed Hastings当机立断地完全放弃了这项计划,并将精力全部投入进自制内容及海外市场,才诞生了《纸牌屋》《怪奇物语》《女子监狱》等一系列热门自制剧。

对于会员订阅费是唯一收入来源的Netflix来说,原创优质内容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用户对平台的依赖,而这正是国内各大视频平台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开发IP是可以带来多方面利好的解决方案,一方面一个IP可以衍生出影视、游戏等多种媒体内容,也就带来了多种收入渠道,提高了版权的投资产出比,比如腾讯阅文集团在手的很多文学作品版权都可以作为自有IP进行开发;另一方面,知名IP本身拥有特定粉丝群体,已经有先验经验,开发既有IP也就比纯自制更容易成功。”周伟然观察发现,当下很多视频网站都在探索这一方法。

今年1月,爱奇艺制作的网剧《唐人街探案》正式完结,在豆瓣上,截至目前有16.9万人标记看过或在看,并有超过15万人为其打出7.3的较高分数。这部网剧正是电影《唐人街探案》的衍生剧集,全剧只有12集,分为三个单元。

国内此前并非没有过由电影剧本拍网剧、电视剧的项目先例,只不过过往案例更多是单纯蹭IP,爱奇艺却将网剧《唐探》和电影版共用一个世界观,且用电影人物出演,像极了漫威电影系列和电视剧《神盾局特工》之间的关系,二者共享同一个时间线,后者补充了电影的故事空白并扩充故事。

而关于网剧《唐探》,业界讨论最多的也是其展现出的“美剧模式”。爱奇艺CEO龚宇曾表示,对标美剧的超级网剧模式将成未来主流。爱奇艺开发的一系列诸如《河神》《无证之罪》的剧集也按照美剧模式,剧集越来越短、单集投入越来越高。

“优爱腾”2020的三场攻坚战:自制控成本、IP增粘性、收入转C端

网剧版《唐人街探案》

会员:转移收入重心

单集投入增加的背后是对自制内容质量的重视,以及收入重心的转变。

虽然视频网站及App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但长久以来国内视频网站的商业模式仍旧沿用传统电视台的模式。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对标美剧,是因为传统电视剧匹配的是电视台播出的广告收益商业模式和线性播出模式,而网剧是要匹配互联网的会员付费商业模式和点播为主的播出方式。

也就是说,视频网站正在由to B营收为主转向to C营收为主。这背后涉及到了用户行为习惯的变化。普华永道去年年底发布的一份《2020年视频消费者之战》报告中,对美国2016名18-59岁、家庭年收入超过40,000美元的人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同2013年至2018年的类似调查进行了比对。

调查发现,用户的视频消费习惯正在从被动获取转向主动选择。由于美国流媒体市场在2019年迎来了迪士尼、HBO和苹果等新玩家,半数的用户表示将尝试订阅新平台,这部分用户中的64%还表示将停止已经订阅的视频服务之一。

周伟然指出,针对中国市场,2020年的转变则发生在从免费播放转向高端付费服务,高端付费服务成为行业收入的重要驱动因素。

只是这一转机尚处在萌芽时期,现阶段国内视频网站还处在转变初期的尴尬错层,即视频形式上已经向美剧逐步看齐,但内容质量跟不上,用户付费意愿不够高,导致商业模式主要还是以广告收益为主。尽管爱奇艺会员付费用户量去年抢先达到一亿,领跑行业会员数量,但中国视频网站的ARPU仍无法和Netflix相比,后者达206.4元,但中国平均仅60元左右。

要让用户心甘情愿付更多的钱,提升内容品质是不变的根基,这也就是爱奇艺单集投入越来越高的原因,据悉,12集的《唐探》拍摄了四个月之久。

《唐探》较高的用户评价和电影原班的制作班底有直接关系。导演陈思诚为了更好地开发《唐探》IP曾接触多家视频平台,最终敲定了爱奇艺,并以监制的身份参与网剧版的制作。

再回想年初的《囧妈》事件,周伟然认为影视制作公司应当从中变得警觉,到了需要拓宽发行渠道的时候了,“《囧妈》不会是个例,而是新商业模式的开端。过去影视公司影院播放抱有执念,但希望这次能帮他们打开这个门,让他们愿意和视频网站合作制作电影,逐渐地,像Netflix一样独供在线播放的电影就会成为新的商业模式。”

结合当下的分账模式,“视频网站和影视公司完全能够各取所需,视频网站参与到制作过程也能承担一部分成本。”周伟然说道。

网络电影并非新业态,自2016年开始各视频网站就开始竞相入局,但是用户过往对“网大”的评价普遍较低,内容质量不高且题材类型不丰富。含《囧妈》在内,今年1月共有10部网络电影在豆瓣开分,其中仅《辛弃疾1162》一部评分达6.3,其余均在6.0以下,而这还是网络电影有所进步的成绩。

质量不过关直接导致了用户对网络电影的刻板印象,进而难以培养起在线看首播电影以及付费的习惯。据骨朵数据显示,2019年网络电影总数量较2018年减少41.7%,数量大幅减少,这也是用户市场反馈倒逼的结果。

如果视频平台向C端商业模式的转变不可避免,那和更有制作经验的影视公司合作,甚至和知名导演合作、选择已有认知度的IP都是快速提升作品质量、为作品背书的捷径。

自制全面占据优势、IP为降本留存一箭双雕、会员付费带领全行业转型,这些是行业共同面对的命题,但在行业共性之下,爱奇艺、腾讯视频互相咬紧的过程中谁将稳住龙头位置,优酷能否追赶上掉队的进程,或许会在2020年逐渐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