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稻盛和夫談利己之心:“小愛”擴張過度,必將遭致災禍

“小愛”是必要的,每個人只有愛自己,才有可能去愛他人,愛社會。但是如果“小愛”過度擴張,超過了必要的限度,演變成自私,那就有可能會後患無窮。

一般來說,自私自利的人都是鼠目寸光者。他們所關心的永遠是他眼前的利益,他所患的是利益上的近視症。“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錢就圖”,因而當他們處理與他人的關係時,永遠是斤斤計較的,永遠是爭先恐後的,總是擔心自己吃虧。

稻盛和夫談利己之心:“小愛”擴張過度,必將遭致災禍

稻盛先生一直強調“利他之心”。說起“利他”,聽起來好像有點過於偉大,其實並不是。給小孩吃美味的食物,讓勞苦一生的父母過得舒適,像這樣對周圍人的一點體諒、關心就已經是利他的行為了。單身時以過好自己的一個人的生活優先,結婚組織家庭以後,不僅為自己還要為妻子工作,養育並保護小孩。此時,人的行為在無意識中已經包含利他的行為了。而如果連這些基本的都做不到,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害得失,那就可以叫做自私了。

俄國學者薩克雷先生在《名利場》中這樣形容自私自利的危害:“在一切使人格墮落的不道德的行為之中,自私是最可恨的、最可恥的。”法國文學家雨果也說過說:“最高的聖德便是為旁人著想。”

稻盛先生認為,任何人都可以有滿足自己的“慾望”。但是,慾望不能只停留在利己的範圍內,同時也要有利於他人的“欲壑”並謀求公共利益。因為利他精神終究也將有利於自己,並且這種利益會繼續擴大。

利己和利人總是辯證的關係。有這樣一則小寓言故事,告訴了人們自私自利,“小愛”過度擴張,最終必將招致災禍的道理:

稻盛和夫談利己之心:“小愛”擴張過度,必將遭致災禍

一頭馱著沉重貨物的驢,氣喘吁吁地請求一匹馱了一點兒貨物的馬:“幫我馱一點兒東西吧。對你來說,這不算什麼,對我來說,卻可以減輕不少負擔。”馬不高興地回答:“你憑什麼讓我馱東西?我樂得輕鬆呢!”不久驢累死了。主人將驢背上的所有貨物全部加在馬背上,馬懊悔不已。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只掃自己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小愛”擴張過度的人永遠只知道愛自己,不知道愛他人,對他人的不幸,表現出一種“罕見的冷漠和麻木”。所以自私自利者並沒有真正的精神生活,有的自私自利者,儘管財產很富有,卻是一名精神的貧困兒。

“小愛”過度擴張的人一般都缺乏感激的心情,缺乏感恩的美德,不會以德報德,更不會互助互愛,缺乏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不會愛人,因而不會與他人和諧相處,不會與群體和諧相處,不會與社會和諧相處,。

馬克思曾經這樣說道:“如果人只是為了自己而勞動,他也許成為有名的學者、絕頂的聰明人、出色的詩人,但他決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

稻盛和夫談利己之心:“小愛”擴張過度,必將遭致災禍

在我們周圍的自私自利者中的確不乏“能人”,不乏絕頂聰明的人,但是由於這些人將他們的聰明才智都用到“為己”上,因而對社會的破壞作用也就越大。

如果人人都變成徹頭徹尾的自私者,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古人呂坤先生所曰:“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人人都利己,人人只顧“小愛”,那麼,人與人之間不是相愛,不是互助,而是充滿了你爭我奪,充滿了猜忌、怨恨,人和人之間關係將會十分緊張,社會上的衝突會無限制的擴張,國家與國家之間必將是戰爭、飢餓,最後的必然結果是人類自身的毀滅。

在稻盛先生看來,人的內心充滿的幸福感,不是在滿足自我,而是在滿足了“他人”的時候。事實上,聰明的人應該能注意到,奉獻於他人並不僅僅只是對他人有利,終究還將有利於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