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涞水的千年塔影里,有着一声叹息

从北京人遗址向南10公里是云居寺,再向南10公里是张坊古镇,再向南10公里,是涞水板城村,接着不用10公里,分别是石亭镇、东文山,涞水县城。

河北省涞水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建制2200余年,名胜古迹遍布城区及其周围,是北京西南景观群中一颗璀璨明珠。

塔是中国古代建筑经典式样,也是最具感召力、精神性的建筑。一念造一砖,砖砖砌成塔。涞水山川纵横的辽阔土地上,矗立着一座座古塔,它们穿过历史的烟雾与尘埃,在荒野中历经风雨雷电,呈现着独有的古朴沧桑、厚重神秘。

涞水在宋辽时期曾为契丹与中原作战前沿,长期为契丹经略占据,辽塔建筑特点明显,塔体多为密檐式塔,塔基设置须弥座,第一层都很高大,而以上每层的层高特别小,各层塔檐紧密重叠。

辽塔多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十三层为宝塔层数之最,佛教传入中国有十三宗派,十三层寓意功德圆满。涞水古塔虽各有特点,但基本特征在某个部分都有所体现。

涞水的千年塔影里,有着一声叹息

金山寺舍利塔,位于涞水县西北东龙泉村金山上。据塔铭记载,该塔始建于元代大德四年,历时七年建成。由尼泊尔人阿龙哥等人资助创建。这个资助者曾让我经常引发联想,无法推断这个尼泊尔商人为何不远千里,来当初异常荒凉的幽燕之地。

明代天顺年间,金山寺废倾,仅存此塔和山门碑刻。什么叫支离破碎?什么叫巍然兀立?舍利塔就是两者的结合,一切都在空寂之中。

此塔为典型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石塔,塔体为须弥座塔基,束腰部分浮雕海兽,环列八面。束腰上下雕海马、海狮、海石榴、缠枝牡丹等各种几何纹图案,八楞塔柱上南面正中雕无量寿佛三尊。

腰檐、方柱、覆莲,幢顶。日头西斜,藤蔓茂盛,光影斑驳,一千余年的古塔神针般傲立,没有一丝倾斜。金山寺舍利塔因其海外血统,在涞水各塔中,雕刻工艺最为端庄,建筑华丽而考究。

我曾多次到访金山寺舍利塔,从山石土层遗迹分析,当时金山寺规模不小,这里至今有着唐僧取经路过的传说。其塔下中央深处有青砂岩排列,附近岩石上有类似经文痕迹,这说明当初此塔下应掩藏地宫,其中有石匣,依序为铁匣、银匣、金匣,金匣内置金罐、银罐各一只,罐中均盛“舍利”。这些遗物早年被盗一空,现在只留有地形的推理。

东龙泉村三面山峦环抱,东临深谷,鸟瞰拒马河,林木葱郁,泉水叮咚,宛若仙境。舍利故事在民间流传,有点神奇。故事传说并不重要,只是历史对后世的泽被。东龙泉村村风朴实,尤其是人文昌盛,灵光如同遥远的梦境,依稀存在。

涞水的千年塔影里,有着一声叹息

镇江塔,位于涞水县北水东村。据清光绪年间《涞水县志》记载:“河东寺塔在山后河东村,高五丈,周三丈。”即指此塔。

据说当时的清水河常洪水泛滥,毁田伤人,为息水患,筑塔镇之,故名镇江塔。

镇江塔是保定境内最为古老的一座砖塔,始建于唐代,形制为正方形七级密檐式空心砖塔。塔体高14米,砖角向外错砌筑形似莲瓣,第一层塔身南向辟拱券门,为汉白玉石雕刻而成,券上浮雕蔓草纹花边,阴刻“万历二十三年重修”。

该塔没有斗拱、飞椽、瓦垄等仿木结构部件。各层檐大体相同,顶为葫芦刹。

镇江塔的建造没有确切文字记载,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辽代建筑,有的则认为唐代修建,两者都没列出具体根据。但总的认为是,镇江塔没有辽代密檐式塔特点,应为唐代遗物。

镇江塔雕刻不精美,色彩不光亮,塔身上已千沟万壑。对于它的镇江之本放在何处。囿于史料匮乏,只能通过有限版本的流传作一管之窥,聊胜于无。我认为,塔在人心,不在传说中的机要之地。

涞水的千年塔影里,有着一声叹息

庆化寺花塔,位于涞水县北洛平村南侧山腰。秋高气爽,水天一色时,偶尔的云彩飘过,塔接云彩,云移塔驻。

花塔在国内分布并不多见,保定境内有两座花塔,庆化寺花塔是最典型的一座。

花塔建筑源于晚唐,流行于宋辽金时代,是古塔造型中突破常规的一种,其特征是塔身上半部装饰巨大莲瓣,有密布的佛龛或雕塑天王力士等形象。远看宛如一朵巨大花束,故称之为花塔。

花塔是《华严经》“莲花藏世界”的象征,塔身上一座座小佛龛代表“如微尘数”的小世界。庆华寺花塔为八角单层的砖塔,基座为砖砌须弥座。

花塔砖雕非常精美,束腰各角皆砖雕力士一尊,形态生动,每面均雕有弹琴、吹箫、慢舞等形态各异的乐伎雕像。这些雕像都头戴天冠,佩戴耳环,衣饰华美,但岁月斑驳,我已经无法分辨这些雕像是佛还是菩萨?

菩萨原本为男相,或为“勇猛丈夫”,或为“善男子”,后来逐渐女性化。特别是西游记的电视剧之后,更有了约定俗成的形象。

恍惚中看到,当年的千年古刹庆化寺中,四周古木掩隐,晨钟暮鼓浑厚悠远,檀香烟雾飘逸袅袅,这里曾是一个庄重肃穆、清虚高渺的佛家境地。

花塔塔身砖砌八层小佛龛,每个小佛龛上部雕有三个寿桃,呈三角形。第一至七层每层16个小佛龛,第八层8个小佛龛,共计约120个小佛龛。花塔源于庆化寺,塔若有寺,则多为僧人埋骨之地,其下埋葬的历代得道高僧们的灵魂定会长年守护这里百姓的生活。

该塔始建年代也没有确切文字记载,从塔的造型及建筑风格上分析,当属辽代遗存。该塔结构精巧、造型古朴、是中国古塔建筑艺苑的佳作,1993 年庆化寺花塔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作为辽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涞水的千年塔影里,有着一声叹息

皇甫寺塔,位于涞水县城东北皇甫寺村东。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塔下有方形台阶,上置八角形须弥座台阶两层,塔内有壁画残存。塔顶置铸铁葫芦型塔刹。浮雕图案与塔基卷云栏板相呼应,呈现出塔逸云端的艺术效果。

据县志记载,皇甫寺塔建于金世宗颜雍大定年间,你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会生出一种苍茫的、凄凉的、沉重的、梦幻般的美感,该塔蕴藏着建筑、雕刻、绘画、宗教、书法等多角度文化内涵,特别是塔背后隐藏着珍贵的记忆符号,等待后人读懂。

皇甫寺塔在1982年定为省级文保单位,2013年定为第七批国家级文保单位。

涞水的千年塔影里,有着一声叹息

西岗塔,位于县城西边西岗村。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楼阁式砖塔,须弥座式基座,下面有八角形砖砌台阶。须弥座八角束腰、八面各雕饰腾飞角柱和间柱。二层浮雕缠枝西潘莲、牡丹、卷草、莲花等,平座以上用三层莲瓣承托塔身。

古塔的内部为独特的双层套筒楼阁式结构,由塔壁和塔心柱构成八角环形回廊 ,楼梯置于回廊和砖柱之中,从塔身可旋至塔顶。

现在的西岗塔旁边,就是涞水最好的中学,祖冲之中学,阅尽千年沧桑的古塔,点亮了莘莘学子的希望和梦想,虽然它早已失去了人们的些许依赖,但作为文明的象征,仍然有着让人仰望的高度。

史上连个名字都没有记载的西岗塔,无确切的建造年代可考,辽代砖塔内部多为实心结构,少有楼阁式塔,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西岗塔不应为辽代建筑。但从塔的结构和造型看,应为辽代砖塔。

西岗塔是唯一矗立于涞水县城的古塔,周围分布着学校、驻军部队和电视台,所处的地方,丝风、细雨、残香、飞雪、战祸,一切都曾经发生。

岁月苍苍,天地悠悠,西岗塔超然宁静地注视着发生的一切。富贵如烟,日月如梭,大梦千年不过如此而已!故人已矣,塔却依旧……

京西南莽莽群山之中,大大小小的县有很多个,大大小小的山不计其数,位于县城边沿、且被叫做西岗塔的,独涞水有。

当身在县城的时候,这座塔十分具体而生动。街道宽阔,人来车往,楼房林立,鳞次栉比。多年以后,可能记不住曾到过的街道,忘了见过的人,但一定会记得西岗塔。

每年都有很多在涞水当兵服役的人,来到西岗塔下,回味那曾经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

毋庸置疑,西岗塔是一座承载了涞水文化传承和历史沧桑的丰碑。1982年西岗塔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涞水的千年塔影里,有着一声叹息

涞水的塔,与史上澶渊之盟有着密切关联。宋辽两国缔结“澶渊之盟”,大宋王朝从此放弃燕云十六州的主权,契丹人开始对涞水地界的占领与统治。

失去燕云十六州,大宋王朝也就在重要战略方向上失去战略屏障与高地,历史已雄辩地证明,任何占据这个地区的游牧民族都可以由此长驱直下、直捣中原。从此以后,大宋王朝完全失去了对国家安全的塑造能力。

一个不能实现国家统一的王朝,无论别的方面如何突出,也难以挽救其历史地位的低下,这是一条基本的历史规律。

宋朝在这方面就严重落后,最终也仅是一个半统一王朝,人们惯常以“弱宋”称之。最令人胆寒的是,“澶渊之盟”开启了历史上屈辱事敌的恶劣先例,引起连锁反应,一直影响到同样马背起家的满清后裔。

这一段结尾与塔无关,却有人心凝聚的本意。

涞水,就是这样一片诚义与血性并存的土地,站在这里,遥望古塔,思接千载,一吐快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