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春遊鄭州黃河風景區

黃河風景名勝區位於鄭州市西北二十公里處,南依巍巍嶽山,北臨滔滔黃河,這裡是黃河地上“懸河”的起點,黃土高原的終點,也是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


春遊鄭州黃河風景區

我在鄭州工作過一段時間,聽朋友介紹說,黃河風景名勝區還不錯。正好五月一號我愛人到鄭州來看我,於是決定去看看,第二天早上我們起了個大早,搭乘公交車直奔黃河風景區。鄭州火車站有到風景區的直達公交車。

進入景區大門,我們決定先去五龍峰景區,這裡三面環山,空氣清新,是戶外休閒的好地方。雖然要爬山,但路比較好走,路兩邊都是枝葉碩茂的松柏樹,鬱鬱蔥蔥,陽光透過濃密的樹杈間隙點點灑落在身上,暖暖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香甜的味道,順路而上,耳邊不時響起清脆的鳥鳴,甚至連一些不知名的小昆蟲的叫聲都聽得到,就好像大自然的天籟之音,讓人陶醉。


春遊鄭州黃河風景區

我們一路來一個小花園,花園四周開滿了不知名的小花朵,有紅的、黃的、紫的等各種顏色,遠遠看去,好似成群的蝴蝶在風中搖曳,春風拂面,花香陣陣,真是讓人心曠神怡。花園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梅花形水池,沿水池邊環繞著五條青石雕獨角龍,龍頭口吐水柱朝向正中央,水池中央坐著一位懷抱嬰兒的母親的塑像,栩栩如生,只見雕像通體呈乳白色,高約五米,看著母親那慈祥的面容和嬰兒甜美的睡相,顯得格外親切,格外美麗。 塑像的名字叫“哺育”以象徵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 。真是非常形象地表達了黃河和中華民族的血肉之情。


春遊鄭州黃河風景區

告別“母親”我們來到邙山提灌站,看到山坡上有八根粗大的鑄鐵管,把經過沉澱的黃河水提到半山腰,再通過人工水渠,流入市區,為鄭州市提供了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農業用水,人們形象地把這裡比喻為“鄭州人民的生命線”。看著這條被稱為“生命線”的引水工程,遙想四五十年前,可是有十幾萬人上邙山,在那裡留下了一段激情燃燒的記憶啊!


春遊鄭州黃河風景區

往回走一段路,來到嶽山寺的的腳下,順著臺階爬上小頂山,就看見一尊青銅鑄造的毛主席坐像,塑像高3.8米,毛主席神采奕奕地坐在那裡,面向黃河,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再現了當年毛主席視察黃河的風采。我們觀瞻緬懷偉大領袖毛主席,滿懷敬仰之心。


春遊鄭州黃河風景區

朝著主峰飛鳳嶺的方向走,一座長四十米的臥虹橋跨立在嶽山斷壁峭崖間。橋下公路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過了橋再往上走,就是高三十六米,三層塔式建築——浮天閣。站在浮天閣的頂端,俯視遠方,只見滔滔黃河水滾滾向東流而去,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生長著綠油油的莊稼,大片綠色盡收眼底。一條長長的公路橋跨越黃河,像一條巨龍直通天際,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宛如一幅亮麗的青綠畫, 美麗極了。


春遊鄭州黃河風景區

下了浮天閣,我們就直往炎黃二帝廣場而去,遠遠的就見炎黃二帝巨型塑像,炎黃二帝的巨塑背依邙山,面對黃河,高106米,是世界最高的雕塑之一。山體右下方是歌頌炎黃創造了中華文明的光輝史記的《炎黃賦》碑刻。整個廣場很大,氣勢磅礴。如今這裡已成為全球華人和國際友人尋根祭祖、觀光旅遊的聖地。我們自稱炎黃子孫,將炎帝與黃帝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精神動力。


春遊鄭州黃河風景區

唐代詩人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把黃河一往無前的氣勢生動的表現出來了,這也是中華民族一往無前的氣勢啊。象徵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夕陽西下,我們告別了這條看起來有點渾濁、、黃黃的卻孕育了中華文明的黃河,這條我們的——母親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