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其實我前前後後入手過的降噪耳機並不少,從我個人的使用體驗來看,部分降噪耳機特別是廉價的降噪產品並非不可用,但整體的使用體驗是略有小坑的,例如小米和魅族的白菜降噪耳機,如果對於降噪需求不算特別強的話可以買來玩玩,但如果是追求極致的用戶,個人顯然就只推薦大廠老廠的產品了。對於降噪耳機這類產品而言,實話說並不是廠家堆疊了硬件就能做好,廠家們對於降噪算法的收集和運用、DSP以及降噪芯片的設計顯然都十分重要,有大量的專利和科研積澱,否則國外大廠牢牢佔據降噪的老大地位就不是必然的了。

而我作為每天上下班的通勤人士,此前用的降噪耳機主力其實是BOSE QC30,但QC30作為推出一年多的產品,實話說我也有考慮過更換成蘋果的Airpods Pro玩玩。但是從我個人的使用需求而言,真無線耳機的“真無線”使用方式其實並非個人硬性需求,而且相對於我這個耳機發燒友而言,音質其實也是更重要的考慮因素,因此在相比起設計餘量並不寬裕的真無線耳機,個人最終還是升級入手了索尼的WI-1000XM2,與此同時也算是充值了一波信仰。

其實用過BOSE降噪耳機的估計都清楚,BOSE的優勢其實並不在於音質,例如聽慣了發燒耳機的燒友如果改聽了QC30實話說並不一定能完全習慣QC30低頻部分,三頻的表現要看個人口味,。但是QC30的優勢相對一般廠家來說其實還是比較明顯的,特別是通勤時的低頻背景噪聲,其降噪力度很強,BOSE獨家的多級降噪算法也讓這條耳機有不錯的適用場景,在較強的背景噪音下,QC30其實是可以做到較為不錯的負向抵消,多種場景下特別是回放音樂時是可以做到不錯寧靜度的。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而我入手不久的索尼WI-1000XM2,其實相比起BOSE的QC30算是新產品了。從科技含量上來看,索尼WI-1000XM2吸引人入手的地方其實有好幾點,其中最大優勢估計還是索尼大法家自行研發的降噪處理芯片QN1,號稱是實打實的硬件黑科技了,這個芯片也同樣用在了索尼家的WH-1000XM3上。而另一方面,WI-1000XM2顯然為了音質的提升有了更大考量,藍牙規格去到了藍牙5.0,比起QC30的藍牙4.2是要高的,支持索尼自家的LDAC,理論上功耗、穩定性以及播放音樂時候的帶寬都要更好,音質的上限也可以做到更高的。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另外就如上面說的那樣,索尼WI-1000XM2這類非真無線耳機的設計餘量其實明顯要比作為真無線耳機的WF-1000XM3要更好,直接去到了9mm的動鐵混合單元,其規格上其實也要比QC30要好。

當然了,單看外觀的話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算是平分秋色,各有各的設計特點。例如QC30的外耳撐設計,一定程度讓通勤和戶外使用時有不錯的穩定性。WI-1000XM2其實反倒是通過類似於人體工學的多點式支撐,而且入耳部分的腔體比起QC30要小,不劇烈運動的話其實日常使用問題不大,但佩戴時舒適感其實要更好。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而操作以及APP,其實兩款產品都有自己獨特的操作邏輯以及生態,例如上面說的BOSE的多級降噪,其實索尼自家的多款產品也已經實現了,對於喜歡自定義的玩家而言,索尼WI-1000XM2有兩個黑科技是值得把玩的,一個是索尼不少產品中都有的被稱為“高音質引擎”的DSEE HX,這個對於提升藍牙產品音質來說是實打實的立竿見影。而另一個,則是360 Reality Audio,這個是我好幾個月前體驗過後如今再次體驗了,直接能通過APP上傳耳朵照片,雲端AI分析後實現這個獨特營銷的支持,如果追求這種人聲和樂器擁能夠有更強環繞感的話,實話說可以慢慢把玩。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WI-1000XM2和QC30兩款產品對比之下,雖然說WI-1000XM2剛推出不久可能有溢價成分,但實話說音質方面WI-1000XM2顯然要更強。例如對於我這個流行和爵士樂愛好者而言,WI-1000XM2有不錯的中頻密度,有更飽滿有力的人聲,人聲位置略靠前但能做到不錯的柔順度,讓它在回放黃翠珊《Close To You》這類發燒錄音的女聲或者陳奕迅的Live For Today時能感受到不錯的聲音密度和寬鬆度。另一方面,只要不是像大編制這樣的大場面樂器,像上面說的《Close To You》或者《fourplay》這類慢調且優美的爵士樂專輯,個人是更推薦使用WI-1000XM2。畢竟從音頻性能而言,圈鐵單元和LDAC加成的WI-1000XM2比起QC30能做到更好的泛音清晰度以及更快的收放,雖然再特別注重其實的交響樂上並沒有太優異的表現,但是從流行和爵士樂的回放性能來看,WI-1000XM2會是跟上一個層次的產品。

按照索尼自家產品線的定位來看,WI-1000XM2短期內應該不會再有更新,作為索尼無線降噪耳機中的集大成,對於索尼來說音質和體驗都會不遺餘力。就如上面我說的那樣,WI-1000XM2的音質優勢其實在於整體的解析力以及高頻部分的泛音表現,雖然低頻不算太強,但是和QC30太強的量感相比WI-1000XM2其實要顯得更為清晰,這也是更雜食更高解析力的關鍵所在。而對於音質有更高層次需求的話,WI-1000XM2在設置中開啟DSEE HX後,WI-1000XM2的整體聲音同可以做到更柔順更高密度,開啟降噪後同樣如此,在不算特別大聲場下可以保持同樣的清晰度和平順感。整體來看的話,QC30的聲音雖然不錯的低頻量感以及橫向聲場支撐,但是弱點其實還是在於樂器的泛音,讓整體通透度還是幹不過WI-1000XM2,在雖然有強大的降噪性能加持,但對於BOSE來說這條耳機的設計初衷或許並不在於音質。當然了,和有線發燒耳機對比的話,WI-1000XM2和QC30應該都幹不過良好驅動的千元級別發燒耳機,但是WI-1000XM2顯然比起上代產品更好地解決了降噪問題,有更好續航,同時做到了聲音的順滑和清晰,有不錯的連接穩定性,升級是巨大的。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而在降噪方面,個人在日常使用中其實並不會感受到索尼WI-1000XM2和BOSE的QC30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畢竟兩款產品在無線降噪耳機裡面都算是標杆級的存在了,但是在不同場景下的差別顯然還是存在的,況且如果從索粉的觀點來看,WI-1000XM2的這波硬件更新包括了芯片以及降噪麥克風的升級,很大程度就是為了對標QC30而存在,野心勃勃的索尼在WI-1000XM2的降噪上算是下來不少的功夫。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無線降噪的新黑科技來了,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對比


而我雖然也沒有專門乘坐飛機測試一下WI-1000XM2和QC30的飛行體驗,但是從我室內及通勤時的使用體驗來看,兩款產品的高頻段的降噪差別其實還是比較明顯的。要我說的話,WI-1000XM2對於一些特別尖銳的噪音,例如鳴笛或者刮擦聲,WI-1000XM2消除得比起QC30要更好,而且在音樂回放時也更為自然。QC30的強項,其實還是在於低頻部分的有效消除,就像風噪和路噪強行降低了三四十DB那樣,一下子就安靜了,但是還是會有沉悶感。WI-1000XM2對於低頻噪聲的消除,特別是通勤時外部雜亂無章的白噪聲,其實同樣能夠做到幾乎聽不到的程度,WI-1000XM2更注重的,其實還是降噪時音樂回放的自然度,這一點是優於QC30的。而對於我這樣每天開車或者坐車上下班聽音樂的通勤人士而言,WI-1000XM2是實際體驗上優於QC30的選擇。

  在通話方面,其實索尼WI-1000XM2和BOSE QC30都將通話麥克風置於線控上,不過從使用體驗來看QC30的通話質量應該屬於中等水平而已,幾乎完全幹不過WI-1000XM2。可以說,在最重要的戶外使用時,QC30穩定性幹不過使用藍牙5.0的WI-1000XM2,而且在噪雜環境下對比,WI-1000XM2對於通話方面的優化是明顯的,通話質量和抗風噪性能要更好。

總的來說,索尼WI-1000XM2無論在降噪體驗以及APP的可玩性上都是不錯的,而且WI-1000XM2的單元規格、LDAC藍牙編碼和聲音優勢,或許讓這款產品成為了無線降噪耳機當中聲音最好的產品。無論是本著買新不買舊的原則一步到位入手最好無線降噪產品,或者是索尼的信仰粉以及想要體驗360 Reality Audio帶來的獨特體驗的玩家,WI-1000XM2都會是不二的選擇。

WI-1000XM2和QC30哪個更好,相信大家已有定論,最後還想嘮叨嘮叨。說到降噪,索尼一直給人以專業、專注的印象。自從1000X家族誕生以來,索尼便執著在耳機降噪領域,在降噪黑科技的持續加持下,隨後面世的每一款降噪耳機產品都給人以紮實、沉穩的感覺。並不是某一款產品爆紅,而是從頭戴式到頸掛式,再從頸掛式到真無線,所有產品線中都不乏明星產品,每一次的產品更新都能給我們很大的驚喜,這也是為什麼索尼是為數不多即擁有用戶、又擁有粉絲的科技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