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小房企做城市更新,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最近,有一個面積最大的重點產業城市更新“工改工”項目(新橋東片區重點城市更新單元)報名主體只有一家(寶安實業集團)。關注城市更新的朋友都會疑惑:為什麼這麼大的一個城市更新項目,只有一家公司報名?


單個報名市場主體,在舊改的項目中,並不少見。但很多人都把這個現象歸結於舊改項目難度大、專業程度高以及資金投入和政府關係要求高等。這當然是片面,那麼今天就來談談舊改的這些問題。


第一個問題:為社麼舊改項目中會出現單一主體報名?


如果一箇舊改項目出現只有一個市場主體申報,有以下幾種可能:一是這個項目的地塊屬於這個市場主體,這個是自改,自行申報,自行改造。另一種可能是這個項目存在定向問題,市場主體與項目權屬人達成某種協議,那麼這個項目就只能由這個市場主體改造,其他的房企也就不參與了。還有另一種可能,這個項目在公開的時候會設置一個”門檻“,例如註冊資金不低於人民幣四十億元,不接受聯合體報名參選等。這些門檻本身就會對市場主體進行一個篩選,並且舊改項目的風險本身就很大,前期需要的資金非常大,這非常考驗房企的融資能力,風險研判能力等。再加上目前的疫情,絕大部分的房地產商現金流吃緊,資金壓力非常大,綜合的因素下來也有可能導致單一報名主體只有一家。


我們可以看看政府公示的報名資格:


小房企做城市更新,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從報名的條件來看,相信大家都一目瞭然了。


第二個問題:小房企做城市更新,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這個說法不成立,如果歸結於這個說法的話,舊改無非就是幾個大房企的利益分配遊戲而已。城市更新的項目的複雜性,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透的。目前沒有任何一家房企,能承諾100%把城市更新項目做好。


上面都只是片面的說法,並不能概括全面。目前,整個行業都在摸索城市更新。隨著城市進程的發展,對城市更新項目要求也會非常高。例如深圳的城市更新項目,要求導入產業,這對房企的商業運作能力要求非常高,並非之前大拆大建了。政府關係層面,這個當然重要,但並非絕對因素。


城市更新項目向來都青睞本土企業,這其中也會涉及一些傳統觀念等。但外來房企有絕對的實力的話,也是可以參與其中。例如升龍集團在廣州市場的表現,被成為”過江猛龍“,一直在廣州市場深耕多年,現在廣州的舊改領域表現非常搶眼。


因此綜合的因素非常多,只要你能搞懂政府的需求,村民的訴求,懂規則,懂流程,依然是可以參與城市更新的。另外,我要說的一點是,整個行業都在探索期,信息透明度遠沒有大眾想象得那麼高。


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誰先能摸到那把鑰匙,誰就能在城市更新中脫穎而出。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房企都是有機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