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上下联动千方百计稳就业——黔南州全力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全省、全州劳动力市场出现新的变化,企业复工时间推迟,劳动力返岗时间有所错后,这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对就业也产生了影响。如何解决好企业用工和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稳住全州就业大盘是我州开展工作的重点之一。

疫情发生以来,我州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委有关决策部署,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助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并以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更多举措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群体就业工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及就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高位统筹,助企业复工复产,为就业创造条件

稳就业首先要稳企业。随着全省上下加快企业复工复产的“号角”吹响,全州各级各部门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决策部署,上下联动,主动作为、履职担当,及时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给企业注入了“强心剂”,也为全州就业群体创造有力条件,吃下了“定心丸”。

在当前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做好转移就业工作是保障企业用工、促进生产恢复的关键之举。

2月15日,全州召开企业复工复产和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我州复工复产及就业形势,深入推进疫情防控期间我州企业复产复工及促进农民工有序转移就业工作。州人社局印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十条政策措施》;州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也印发了《黔南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引导务工人员有序返岗复工工作方案》。

此外,各县(市)人社局以电话或实地走访形式,主动与园区(经开区)、工信部门及部分重点企业对接了解企业复产复工困难和岗位用人情况,及时了解企业动态,有效确保务工人员与用工企业人岗匹配精准,促进就业稳定。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州已有序转移就业18.94万人,为全州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和决胜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防疫生产两手抓。疫情发生后,贵州卡布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成功生产出口罩防护内垫等疫情防控物资。但是由于受疫情影响,部分县外员工无法按时返厂复工,造成生产一线人工紧缺。

为解决这一问题,切实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平稳发展,龙里县人社局通过与该企业对接了解后,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机制,派干部协助企业开展招聘工作,通过网络、电话、微信等“不见面”方式,积极动员组织返乡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者报名应聘,有序引导他们到公司就业,确保企业生产需要。

2月18日,贵定县内重点企业“老干妈贵定分公司”招聘面试正式拉开序幕,当天达成就业意向220人。

如今,在全州各级的齐力助推下,企业复工复产步伐正在加速向前,而在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全州社会就业大局稳定。

多措并举,“外输内引”为就业提供保障

“请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过来量体温、领口罩……”2月19日,三都、罗甸、独山县农民工有组织劳务输出现场火热。连日来,为全力保障企业用工、促进生产恢复,我州充分依托东西部协作资源,积极发挥“带头能人”和人力资源公司等作用,极力促进劳务输出和就近就地就业。

“带头能人”有序转移就业。积极兑现“带头能人”带头转移就业一次性奖励政策,对“带头能人”带动本地农村劳动力到县外就业的,给予100元/人的一次性奖励,实现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再给予300元/人的一次性奖励。罗甸县发挥“带头能人”积极作用,组织输出务工人员68人。

“人力资源公司+带头能人”有序转移就业。积极兑现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政策,对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合作社)、外出务工“带头能人”有组织输出县内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或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到户籍所在地县外省内就业的,给予500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输出到省外就业的,给予1000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大力支持和鼓励群众转移就业。三都县采取“人力资源公司+带头能人”方式组织开展农民工返岗“春风行动”,有序组织输出农民工175人就业。

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有序转移就业。全州各级人社部门全面加强对劳动力就业意愿和务工地企业用工需求的排查,主动“牵线搭桥”,确保务工人员能及时返岗,企业用工得到保障。独山县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优势,首批有序组织输出25名务工人员到广东东莞就业。

鼓励引导就近和灵活就业。建立疫情期间“一人一企”、“多人一企”联系服务制度,通过组织发动、引导就业转移就业以及兑现落实吸纳就业补贴、担保贷款、创业奖励补贴、免费技能培训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同时,会同工信、卫健等部门加强防疫保障服务,促进州内企业早日复产。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稳定就业”。全州通过“外输内引”等多举措,克服疫情防控期间带来的不利因素,着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千方百计统筹城乡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助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措施有力度,稳定就业就有支撑。2月16日,一辆乘载23人前往浙江金华返乡务工人员免费客运大巴从福泉缓缓驶出,这是福泉市保障返乡外出务工人返岗复工首列专车,这是我州连日来积极采取多项举措取得成果的一个缩影。

上下联动,抓重点强服务,为就业注入动力

近日,各地企业复工复产,为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我州积极谋划,出台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的十条政策措施》,提出了直补服务主体、线上培训补贴、支持稳定就业、加大就业扶贫等多方面的“十条”措施,并制定了黔南州农民工务工返岗方法指南、黔南州企业招工用工指南、务工人员返岗复工转移输出操用指南以及致全州广大企业和务工朋友的倡议书等,确保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为促进稳定就业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我州依托精准脱贫和疫情防控两个快速反应网格管理平台,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建立好疫情防控期间返岗就业人员台账等。同时,通过“贵州公共招聘网”“黔南人社”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的求职登记和就业意愿登记栏目收集劳动力需求信息,确保劳动力就业需求摸排覆盖面广、准确度高。目前,已收集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32.9万人。

同时,依托“就业劳动力信息管理系统”及自有网络媒体、人力资源市场(公司)及乡镇(社区)等平台,加强部门联动,通过电话联系、网络查询或函发等形式主动对接,为我州安全有序转移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已收集省外用工需求12.7万个,已收集省内就业岗位2.9万个。

此外,我州还做好“就近促就业、转移稳就业、创业带就业”三项服务。通过建立企业联系人制度,定期开展人岗精准对接,协调当地产业园区、扶贫车间、500亩坝区产业开工复工,目前全州规模以上复工复产企业660家。依托各级人社部门疫情防控期间促进农民工安全有序转移就业工作专班,发挥村级劳务合作组织、劳务经纪人、转移就业“带头能人”作用,科学有序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全州通过专车、专列、专机,已有组织集中转移就业1.41万人。通过广泛宣传落实担保贷款、创业奖励补贴、免费技能培训等就业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更多有技能、有经验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不断深入挖掘内需带动就业。截至目前,全州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30万元,扶持创业92人;兑现职业培训补贴333.92万元,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108.38万元,创业补贴16万元,求职创业补贴36.2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